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学校管理中,“法”可以具体为各种管理制度,而“德”可以理懈为人文内涵,在“依法”还是“以德”的管理实践中,出现两种典型的倾向:一种是借鉴企业量化管理机制,相信制度高于一切并能解决一切,追求绝对量化的制度管理;另一种是泛化理解人文管理,事事讲情面、处处讲和睦,追求一团和气的人情管理。显然,它们都存在片面性,那么该如何把握校园管理中的“法”与“德”,正确理解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法”与“德”不是一对矛盾,而是学校管理中的两个不同侧面,我们需要“法治”,但不能唯“法治”;提倡“人文”。  相似文献   

2.
谢明英 《贵州教育》2010,(11):12-1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实行量化“绩效”考核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的方法之一,是学校形成约束制度的竞争机制。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教师扮演着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等多种角色。教师是最富有个性和特长的群体,在方方面面存在着千差万别。笔者认为,虽说“绩效”量化是一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不再是孤立的管理模式,而是学校管理中的两个侧面,制度管理是刚性的物化管理,人文管理是柔化的情感管理,科学制度是有序管理的奠基石,人文内涵是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学校管理中不能片面追求绝对量化的制度管理,也不能过度泛化理解人文而产生人情管理,制度和人文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杜强 《辽宁教育》2011,(7):27-28
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亦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那么,在现代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校长应如何在刚性制度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呢?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汪明玉 《江苏教育》2008,(17):47-47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人文激励与制度约束并举,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人文激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人文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是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方式的一种软性管理。班主任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思想、愿景等通过“人文管理”的形式加以实现。具体体现在用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贯穿整个班级工作,打造“人文管理”的核心力;构建班级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人文管理”的亲和力;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练就“人文管理”的内驱力;创建班级特色,形成“人文管理”的向心力;量化管理与人文管理相行不悖,形成“人文管理”的互补力。  相似文献   

7.
谈班级工作中的"人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是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方式的一种软性管理。班主任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思想、愿景等通过“人文管理”的形式加以实现。具体体现在用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贯穿整个班级工作,打造“人文管理”的核心力;构建班级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人文管理”的亲和力;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练就“人文管理”的内驱力;创建班级特色,形成“人文管理”的向心力;量化管理与人文管理相行不悖,形成“人文管理”的互补力。  相似文献   

8.
制度管理强调规范性、纪律性、时间性,它在管理的初级阶段就已经形成,并带有一种强制性。它以完成工作指标、获得物质利益为出发点,是“科学管理”时期的一种主要的管理手段,是一种“硬性”的管理,缺少变通。随着管理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制度管理虽然也有一些发展,具有一些人文性,但它的“硬性”管理特点基本没有改变。现代管理提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并重、互补,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为两者的关系既密不可分,又有区别。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既有区别又有密  相似文献   

9.
縀茶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村高中,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如东建校最早的一所中学。几十年来,我校凸显文化立校的发展目标,以良好的校风立德育人,积极打造“文化縀中”,突出成功引领的人文内涵,让师生共享“成功縀中”。在学校发展中,我们的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规范,从规范到精细,从精细到精致的发展历程,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精致管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达到在精致化教学管理中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目的。我们认为,精致管理就是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精益求精。这是我校“校风育人”办学特色在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钟璞  刘美生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35-37,50
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是在“道法自然”的“无为”哲学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欲之精神自由;而西方自由主义是在与其生产关系适应过程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理性的占有之物质(包括制度)自由。对道家文化之自由与西方自由主义之自由作一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也可以更全面地批判和借鉴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追寻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理想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到底哪种方式更好?有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严式”制度管理的效率更高,便于操作。也有人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更能为学校管理带来活力。笔者认为,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既要强化制度管理.又要重视人文管理,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形成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在“依法治校”旗帜下,我们追求着管理的规范。建章立制。从具体的岗位职责到各项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规范合法”的前提下,我们又寻求着管理的特色。追求着“人文关怀”,追求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文化管理超越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学校的管理研究,是一种基于“制度创新”的管理文化研究,是一种基于“新的理念”的学校文化研究。营造学校文化气氛,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对于这个近乎空洞的“意识范畴”的管理探索,在当代却历经了管理者无畏的追求,渗透着管理者的目标指向。关注学校文化,是让学校跳出狭隘的管理理念,用科学态度与人文思想审视学校管理与学校经营,审视学校物质建设与精神营造的需要。是对非人格化管理中忽视以人为中心,强调以财、物、事、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管理有各种类型,有人治管理、法制管理、“无为”管理、德治管理、人文管理,等等。人治管理依赖个人权威实行管理,其优点是效率高,但容易形成个人专断;法制管理的特点是一切以法规为依据,简易公正,但缺乏人情味;“无为”管理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却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状况;德治管理强调以德治校,领导的道德品格和群众的道德素养是管理的支柱,其缺点是见效慢;而人文管理是一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管理也讲个人权威,但这种权威是建立在校长个人魅力基础上的权威。人文管理也讲法规,但强调法规是为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立德树人,教育人应该耳熟能详,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但对于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为何,以及如何“立德树人”,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则不同。“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相似文献   

16.
射箭源于狩猎,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活动。在古代,射箭不仅是武力的象征,还与政治、礼仪和道德有诸多联系,形成了所谓的“礼射”。礼射盛行于西周,是当时的一种政治文化制度,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制度”,即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人文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追寻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理想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到底哪种方式更好?有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严式”(制度严密、执行严肃、监督严格)制度管理的效率更高,便于操作。也有人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更能为学校管理带来活力。笔者认为,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既要强化制度管理,又要重视人文管理,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达到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的管理有各种类型,大致有人治管理、法治管理、“无为”管理、德治管理、人文管理等。人治管理依赖个人权威实行管理,其优点是效率高,但容易形成个人专断;法治管理的特点是一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简易公正,但缺少人情味;“无为”管理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却易于出现放任自流的状况;德治管理强调以德治校,领导的道德品格和群众的道德素养是管理的支柱,其缺点是见效慢。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倡导的是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一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管理也讲个人权威,但这种权威是…  相似文献   

19.
有入说:“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去管理学校,也有的校长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我想,最适合我的管理应该是“用文化管理学校”。它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种管理精神、管理氛围,是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积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孔子“有德无位”是儒者二千多年以来的伤感,伤感系由孔子的“无位”引发,而以“德位合一”的政治理想追求为思想背景。孔子“有德无位”在带来伤感的同时,也为孔门带来了潜在的认同危机,这既关涉到儒学的发展,也关涉到儒者的个体生存,这是该问题在儒学史上被不断提起、解释的原因。“有德无位”问题不仅存在于古代,而且有其现代延续的一面,它是我们理解现代政治生活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