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在探索“先学后讲”新思路,构建“探究式”教学方式,让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历史、感受历史,发现历史,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因素的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辅助。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学习的技能。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语文素质教学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特别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主动参与的情景,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成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即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变换课堂教学模式,促成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黄燕 《考试周刊》2013,(85):30-30
在语文课上,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语文教育新观念。“自主探索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让学生运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开发自身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优化自身素质。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教学观念的一次大变革,这就要将多年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这都是新课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益有效的做法是预习。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相对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改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强调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来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此来培养和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郝雪辉  文斌  黄善双 《考试周刊》2012,(92):106-107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体育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者发令,学者顺应”,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就是主体,他们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在体育课上就不爱思考、不主动提出问题、创新精神缺乏.这种情形令教师担忧,强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的发展”,就是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旧循保守。自主学习恰恰是以一定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利用课堂“学习卡”、“病例卡”和“复习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相信学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所必须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是学习心理的核心部分,只有那些在学习上具备较强自主性的学生,才会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并逐步实现“自我体现”和“自主发展”。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途径。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自我激励调控,培育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皮亚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同化、顺化,由此形…  相似文献   

15.
李桂仙 《中学教研》2008,(10):23-24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了“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并注重了将传统的教案与学案有机结合.要做到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要设计和使用好教案与学案的5个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和“学后反思提升”.本文结合《平面镶嵌》一课谈谈“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现代教学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探索学习,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权威”的信仰,树立“信仰”的权威,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作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以培育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主学习与相关教学思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主学习由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和自我控制等四要素构成,包含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战略和自主学习技术等三个层次,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这一教学思想。普及自主学习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且学生步入社会时的自主学习水平对其一生的学习、发展和成才具有特殊意义,故应把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中小学师生的一大教学目标,将这种改革作为新世纪教学任务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自主学习”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对于处在专科阶段的高职院校如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文中,笔者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