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老师,快来呀,有两个小朋友在打架”,只听见一个在图书角的小朋友高声喊叫。我忙走到图书角,只见两个哭成泪人的小朋友正各不相让一手抓着图书的一角,另一只手在互相较着劲儿,旁边还围着一群“看戏”的小观众。争抢图书的两位小朋友是我班的王瑶和包容,王瑶边打边说:“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不给你看。”包容也不甘示弱地反驳说:“老师说过,这些书是小朋友一起看的,也是我先拿到的。”说着说着,两人又较起劲儿来,只听“嘶”的一声响,崭新的图书被撕成两半,包容见状扔下书就跑,手里拿着另一半书的王瑶哭得更伤心了。我刚要以主导者…  相似文献   

2.
以往,班里的图书角只是供孩子们课余、饭后闲时消遣的地方,对孩子们的影响、作用不大,孩子们不爱护图书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怎样充分利用这个角,发挥其知识宝库的作用呢?上学期,我对图书角进行了小小的改革。其一,设置了书架,让琳琅满目的图书摆放在书架上,让孩子们一目了然,便于取放,进入图书角犹如进入书店、图书室一样。其二,允许、鼓励孩子们轮流带来图书,使图书角不断增添新书。其三,教师以爱书、惜  相似文献   

3.
那天早上,成成与爸爸分开后哭个不停,怎么安抚他都没有效果。于是,我把他带进图书角,希望他能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可他对我推荐的书并不感兴趣,仰着头继续哭。我又给他拿了几本颜色鲜艳的书,依然没用。这时,我看到旁边有几张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就顺势问他:“照片上是谁啊?”成成带着哭腔告诉我照片上小朋友的名字。我立即拿出所有照片让他一张一张地看,说说照片上是谁,成成这才慢慢停止了哭泣。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小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看照片,何不让他们从家里各带一本相册来,这样他们在幼儿园也能看到家人的照片。很快,图书角里多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我们班里图书特别多,孩子们也个个是“小书迷”,本本书都是百看不厌,天长日久,难免“读破万卷书”。面对这些支离破碎的图书,我和孩子们一起忙碌出妙趣横生的“破图书系列产品”。产品一:幼儿从破图书中选择所需要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换客诞生记     
正"徐老师,我放在图书角的一本《小哥白尼》不见了,问了很多同学都说没有拿,那可是我最喜欢看的书啊!""老师,我放在图书角的两本新书上面不知被谁画了两笔,心疼死我了。""我的书还被别人踩了一脚呢!""我的书被人撕坏了!"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日星期四我望着图书角那一大堆书而犯愁:孩子们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这些小画册、带拼音的小故事书、小童谣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放在书柜中,徒为摆设。而孩子们在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中,在我的推荐下,又买了许多新书,如果每人捐一本,那等于一下子每人拥有了50本,学生的藏书岂不大大丰富了?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每月或每半个学期一更换,更何况,“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更新图书角!那又如何处置眼前这一大堆书?发还给他们?显然这些书对他们已不会起作用;作废物处理?这一本本书承载的可都是知识!我寻思了良…  相似文献   

7.
巧管图书     
魏加秀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看迷宫书。但迷宫书是一部分小朋友带来的。每到看图书时。孩子们就会在一起争抢。往往会出现图书被撕坏的现象。为了这件事。我不断地和孩子们沟通、交流。说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学会爱护图书,但仍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同学们、朋友们:看完作文材料,我感到非常困惑:图书阅读的人怎么会越来越少呢?网上阅读固然有它的便利,但受荧光屏的阻隔,读者难以身临其境,无法得到那种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滋养,它怎么能代替图书阅读呢!学生不才,今天就以个人的经历,做一次题为“我在图书阅读中成长”的演讲。从记事时起,我就认识了帮助我成长的书。当大灰狼那凶神恶煞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但看到它那锋利牙齿咬断小羊的脖子,直觉还告诉我:这太可怕了!于是我嚎啕大哭,不再看带有大灰狼的书。到幼儿园后,常常听阿姨讲故事,我进一步知道了这世界上有大灰狼一样…  相似文献   

9.
“老师,不好了!”负责书橱的李佳惊慌地跑来告诉我,“书橱里少了一本书!”听她说完,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还从未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别着急,慢慢和老师说。”我安慰着她。李佳急得满脸通红,“每到周末我都整理一下图书,没想到这次整理时,竞发现有一本《神探智破谜案》不知去向了,这都是我的失误。”她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女孩,出了这样的事,她显得很不安。“没关系,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呢!”我半开玩笑地开导她。“书橱的钥匙一直在我这里,怎么可能丢书呢?”她疑惑地自言自语。我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肯定是哪个淘气包特别喜欢这本书,他想和我们开个玩笑。”沉思了一会儿,李佳忽然说:“老师,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前天,  相似文献   

10.
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书角的孩子都围在一起,他时而激烈争论,时而眉飞色。我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他正在看一本自己带来的迷宫。而图书角的那些书,被冷落一边无人问津。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决定对图书角进行改革:首,将图书角改名为“小不点书”。孩子们从家中找来了花、条、彩色包装纸等,对之进行单“装修”,绘画能力强的孩还画了一些装饰画贴在墙。然后,幼儿每人每天带一本己最喜欢的书放在“书吧”中同伴分享。改革后的“书吧”受到了孩们的热烈欢迎,除了每天40钟的区域活动时间外,“晨间动”、午餐后“自由活动”、午睡身后的“欣赏活…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指一指”这个环节,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自己在教室里所找到的角。学生有的找的是黑板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数学书封面的一角,有的找的是桌角等。但在汇报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多数孩子指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角,而是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现在就该告诉他们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了呢?但转念一想,今天不妨“装傻”一回。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很多角,现在吴老师就把你们找到的角画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些,好吗?”好!”孩子们大声回答。在学生期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学校新添置了一个小图书馆,里面的儿童读物可多呢!你们肯定会认为这小图书馆是整齐的吧!不是的,恕我大胆说一句:“这是一个乱糟糟的图书馆。”图书馆规定星期二至星期四开放。第一天对一、二年级同学开放,第二天对三、四年级同学开放,最后一天是对我们五、六年级同学开放。刚开始,一本本崭新的图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图书架里。但日子久了,就变成乱糟糟的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全是因为有些同学不爱惜图书造成的。他们以为这是学校买的就不爱惜,有的故意将图书的角弄皱,有的在图书上乱涂乱画。他们看完书之后也不把书整齐地放回原处:“随…  相似文献   

13.
余欣雨 《家教世界》2022,(34):21-22
<正>每当有人问起我在小岗学校有什么“职务”时,我都会很自豪地大声回答,“图书管理员!”爱好读书的我平日经常打理自己的书柜,所以,当老师说学校图书馆招聘管理员时,我就想去试一试。经过几轮筛选,我终于选上了学校图书管理员。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相当“气派”,那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书,有文学、科技类的,也有工具书、绘本等种类,品类齐全。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装帧漂亮的书,它们像一个个穿着好看衣服的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仿佛在说:“看我!”“翻我!”“读我!”  相似文献   

14.
正早晨入园时,豆豆带来了一本新图书,画面简洁、色彩鲜艳、内容新颖、有趣。我不禁说了一句:"这本书真好!"豆豆很得意地将这本书放在了图书角。吃完早餐,孩子们自选区域游戏开始了。煦煦去了图书角,一眼就看中了豆豆早上带来的那本书,她从图书架上拿起了那本书,正准备看,豆豆见状马上跑过去,一把夺过书:"这本书是我的!"煦煦用商量的口气  相似文献   

15.
阳光足浴     
冬日的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感受温暖阳光的抚摸。“多么好的天气呀!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我和孩子们在大草坪上又跑又跳、又钻又爬……玩得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孩子们觉得有些热了、出汗了,于是,我们就坐下来休息。这时,我忽然觉得脚出汗了,鞋子也湿了,我想:孩子们的脚会不会也出汗了?何不让他们晒晒鞋、晒晒脚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晒晒鞋、晒晒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都笑了,说:“晒脚?太好玩了……”孩子们都把鞋子脱了,露出一双双小脚丫,我摸了摸孩子们的鞋和脚——呀,都湿了。于是,我就请孩子们把鞋子放到太阳下晒,随后一起…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喜悦     
侯婷婷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最近一段时间,班里的美工角无人问津。我注意观察,发现是由于美工角的材料不够丰富,主题不够突出,难怪孩子们不愿去玩。我把美工角整理了一下,添置了水粉颜料、毛笔、图书等材料,主题定为《我的书》。如何来吸引孩子们呢?第二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就坐到美工角里进行图书的制作。刚画了一会。希希、黄怡就走过来问:“老师。你在做什么呀?”我告诉她们我在制作图书。她们问:“怎么做呀?”看着她们好奇的眼神。  相似文献   

17.
吴巍 《学前教育》2005,(10):37-38
活动背景“五一”长假后,我们班小辰辰带来的京剧脸谱面具引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兴趣:“这是什么呀?真好看!”“这是唱戏的脸谱,我家也有。”“我爷爷也爱唱戏,爸爸还带我去戏院看过戏呢。”看到孩子们对京剧脸谱如此感兴趣,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并提议一起收集有关京剧脸谱的资料。随着各种脸谱的图片、面具、衣服、挂盘越积越多,孩子们想自己制作脸谱的热情也同时被点燃了。然而,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孩子们在创作时常常因为“画不像”“做不好”而失望,甚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美化教室的图书角,刘玉同学主动把自己的两条金鱼拿到了班里。语文课前,我表扬了她:“我们的图书角配上这两条漂亮的小金鱼,就更充满活力了。刘玉的这两条金鱼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小鱼。”这时,下面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代老师,我养的金鱼比刘玉的这两条更漂亮、更可爱。”“真的?还要可爱?”我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又有好几只小手争先恐后地扬起。“我的小鱼最可爱。”“谁的小鱼也不如我家的那条可爱。”“我家的热带鱼是最最可爱的。”看着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不由地灵机一动:“大家都认为自己养的小鱼最可爱,是吗?”…  相似文献   

19.
最近,班上出现了图书被撕毁的现象,于是,我组织了情境教学《小图书哭了》的教育活动,并与幼儿开展了讨论。“小图书为什么会哭?”“小朋友不爱护。”“为什么小朋友不爱护小图书呢?”“因为小朋友不爱看这本书。”“小朋友年纪小,不懂得要爱护。”老师这才了解到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原来他们对图书也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老师提出“对不爱看的书该怎么办?”让幼儿讨论。回答有三:给别人看;交给老师;放回原来的地方再重拿一本。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第三种方法最好,同时明确对不爱看的书也要爱护。老师继续启发幼儿讨论“对爱看的书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趁孩子们午睡时,我将不能再修补的图书整理出来弃之一旁。谁知孩子们一起床就对一堆的旧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捡起旧图书围在一起众说纷纭。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活动的机会吗?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下午的数学活动改为手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