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共同体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个重大推进和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由于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使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必须凸显核心价值取向来引领全社会思想氛围和舆论导向。一是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正的制度体系;三是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四是坚持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持续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一切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必须以人为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规律、全面提升人的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矛盾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防范社会风险、解决我国社会现实中业已存在的不和谐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丛然要求;要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良性发展;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真心服务群众;关键是要注意创新一种人际关系和谐的长效机制,处理人民群众内部利益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和谐问题的认识成果,总结和借鉴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有益文明成果。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自身、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会;坚持生产力标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也内在要求人自身、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当代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体现着一个政治的时代,也体现着一个文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开放的社会,一个在集体的共同奋斗中,充分容纳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条件。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深刻揭示了当今中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目的和现实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在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建立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精辟之言同样适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这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社会,都要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发展阶段的小康社会)是这样;作为社会状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这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大功能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中央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和所有社会人们的积极参与、重视、共同实践才能实现。依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部署,从教育实践的社会层面来看,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和谐功能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促进途径,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站在历史的高度,《决定》昭示我们:发展与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前四位一体总体原则的载体和落脚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四位一体原则。基于这一思维进路,本文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立足于具体实践层面,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四位一体原则的贯彻落实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莹 《华章》2010,(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宗旨和目的.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坚持全面服务、依法服务、创新服务和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孙振球 《文教资料》2010,(19):134-136
本文归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持续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归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即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容忍差异、矛盾协调的市场经济。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同一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