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12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预告,2015年6月30日(格林尼治时间)实施一个正闰秒,全世界的钟表都需要拨慢一秒钟。闰秒并不罕见,从1972年至今,已经进行了25次闰秒的调整。闰秒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变慢,日子越变越长,"世界时"与"原子时"出现了"钟差",需要调整统一,不然大约几千年以后,人类的使用时间将与自然时间出现近1小时的"时差"。一秒有多长,取决于一天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中国在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的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这多出来的一秒是怎么回事?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时间不均匀。为有更精确的时间概念,人们拟定了两个时间标准,一个是由天文测量得出的"世界时"(天文时),即"时刻",它根据地球自转来计算,是人类计时的传统工具;另一个叫"原子时",利用铯原子自身振荡周期物理特性得出,其基本尺度就是"秒",它比天  相似文献   

3.
正闰秒又至,2017年元旦将比往年晚1秒到来。这是因为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要求,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格林尼治时间)之后要增加1秒。增加闰秒,主要是为了消除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与基于原子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上一次闰秒增加是在2015年6月30日。多1秒钟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你知道在1秒钟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4.
秒杀、秒抢、秒灭、秒传、秒拍、秒退、秒懂……生活中,我们常常用"秒"来传递对时间超短极限的理解,然而1秒钟究竟有多长呢?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这个周期所持续时间就是1秒。对于普罗大众来说,1秒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谁能想到这背后竟然会出现如此庞大的数字!为了让这"漫长"的1秒更加精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间频率研究所将"争分夺秒"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正>秒杀、秒抢、秒灭、秒传、秒拍、秒退、秒懂……生活中,我们常常用"秒"来传递对时间超短极限的理解,然而1秒钟究竟有多长呢?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这个周期所持续时间就是1秒。对于普罗大众来说,1秒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谁能想到这背后竟然会出现如此庞大的数字!为了让这"漫长"的1秒更加精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间频率研究所将"争分夺秒"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个平台上,张爱敏和她的守时实验室也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就与时间与圆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同样,时间与圆也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球)空间反映出不同的时间。但由于人类对时间与圆的认识不同步,因此,对时间与圆产生了两个标准,即圆用360度制、时为24时制,根据地球上时间与圆的关系,应统一时间与圆的标准,以24度(时)制替代360度制,即圆=24度,每度=60分,每分=60秒,秒以下单位为10进位制。即1新度(24度)=15老度(360度),新24度制,除度制改变外,分、秒单位和进位均与原制式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因闰秒导致的PMU装置采样与主站WAMS系统不同步问题展开论述,分析了闰秒发生时刻同步时钟系统IRIG-B码的输出格式,以及PMU装置在广域系统实现同步测量的原理,阐述了闰秒条件下PMU装置的处理策略,同时还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步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确保了PMU装置在接入电网后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个定时电子钟,目的是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启动和停止。设计的主题思想是通过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每秒一次的方波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同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到了设定的时间,接触器动作,开关闭合,就起到了定时的作用,来达到给电器定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技术是目前准确度较高的远距离时间频率比对方法之一,不但应用于时间传递,也应用于原子喷泉钟和氢钟之间的精密频率比对。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国计量院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团队深入研究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比对系统;通过相移键控技术将伪随机噪声码调制成射频信号进行时间信号发射和接收,实现了时间频率信号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高准确度高稳定度传递;详细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将比对不确定度降低在E-15量级;提出利用卫星双向法进行频率标准比对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实现了利用GPS方法对卫星双向比对链路的校准。系统建成后加入欧亚比对链路,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实现了国际计量院与欧亚多家实验室的直接比对,比对数据报送至BIPM并被用于国际原子时计算。比对结果表明,中国计量院卫星双向比对系统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彻底解决了国家时间频率基准比对手段单一及喷泉钟无法进行直接国际比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原子与光场的量子性质随时间的演化多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而其中的双原子体系又是研究相互作用多原子体系的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双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纠缠双原子与光场作用系统中,在考虑原子之间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情况下,两原子间纠缠度随时间演化规律和场-原子纠缠度随时间演化规律几乎相反;在耦合双原子与光场作用系统中,双原子系统会影响到光场的光子统计性质、相位特性,量子动力学特性及量子信息传递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讲,世界上任何物质都存在着一个反物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想: 宇宙中有个反地球? 新年伊始,传来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利用氙原子和反质子碰撞产生了反氢原子。尽管这种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的反氢原子寿命很短,只有400亿分之一秒,却引起了关心科学的公众极大的兴趣。 这次实验,产生了由反质子与反电子组成的反氢原子。合成出来的东西,虽然只是反原子,还不是反物质的集团,然而毕竟它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造出了反原子,肯定是非  相似文献   

12.
舰载机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时,航母或舰船由于受风浪的影响会产生一定幅值和频率的摇摆运动,进而对传递对准的精度和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种仿真环境。研究不同的摇摆模型对舰载机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时的精度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摇摆运动在一定程度内可以提高传递对准的精度和缩短对准时间,单轴方向上的幅值和频率的增大可以提高其他轴向的估计精度和缩短对准时间,但对该轴向的估计精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9,(8)
原子在重叠时,由于多个原子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使得原子之间有一个点对原子外围的微粒有着强烈的吸附作用,这些外围粒子围绕这点形成一个没有原子核的"假原子"。"假原子"并不稳定,除非在特定条件才能稳定存在或者在捕获新的原子核就会化假为真。"假原子"会受到电磁场的束缚,从而稳定运动。处于稳定运动状态的"假原子"可以产生磁场。个体"假原子"在特殊温度和压强下也会保持稳定,这种外界条件叫做"假原子"的平衡态。不同"假原子"的平衡态也不一样。处于平衡态的假原子会因为自发运动的产生自己的磁场,拥有排斥周围强大磁场的特性。大量自发稳定运动的"假原子"是产生引力的最终原因。大量非自发不稳定假原子的规律运动的是受到引力的原因,也是它自己产生引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与密度都极大的原始火球(即奇点),在0秒时,奇点发生了爆炸,经过大约137亿年的时间,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宇宙,我说宇宙并非无限大,理由有三:一、爆炸时产生的物质所运行的速度不可能无限大,所以有限的速度乘以有限的时间何来无限大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3,(12):20
闪电一闪的时间是0.01秒。人类眨一下眼的时间是0.1秒。人的心脏跳一次的时间是1秒。航天飞机飞行120千米的时间是15秒。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是497秒。蜗牛移动10米的时间是1000秒。一个人一生睡觉的时间是8亿秒。人的寿命若以80岁算,一生约过了25亿秒。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时间",可能大家会说,不就是钟表嘛!看看表盘上秒针一格一格地走着,时间不就一秒一秒过去了?实际上,时间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在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中,时间作为一维,和空间三维组成了四维时空,并且这四维时空是可以扭曲的;在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不是感觉上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的新年元旦,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因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而凭空多拥有1秒钟的时间,这1秒已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2月51日下午6时59分59秒以后和下午7时之前加上。  相似文献   

18.
时码信号在飞行试验中主要作为时间统一标准使用,时码解析电路主要用于接收模拟时码和数字时码,同时能够以接收到的1PPS秒脉冲信号为基准,发送模拟时码信号和1PPS秒脉冲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时码解析电路系统,对系统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们目前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新一代的激光时钟,这种时钟计时极其精准,在20亿年时间里几乎不会产生1秒的误差.这种迄今计时最为精准的激光时钟未来可应用于卫星导航,其在追踪地面移动目标时精度可以保持在1米以内.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还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声现象。现在,这些现象的秘密很多已被声学所揭露,有的已经很好地为人服务。回声和颤动回声当声源发出一个声音后,由于障碍物的反射,人耳先后重复地听到两声或更多的声音,就说产生了回声现象。如果两个同样频率的声音,到达耳朵时的时间间隔大于1/20秒,那么人耳就能感觉出有两个声音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