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画历史悠久,在以土地文明为中心的乡土文化历史进程中,她与对联、灯笼、各异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方式构成了中国人对年的集体记忆。四川地区的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全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在今天现代化的热浪中她已经有了生存危机。本文试就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等作一简单的梳理,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现在正处于以旅游促发展的复兴时期。虽然绵竹年画的旅游开发已成功起步,年画博物馆及年画村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可以从改变博物馆的经营方式、充实年画村景点内容、集中年画作坊等方面改善绵竹年画旅游现状。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13,(4):65
中国绵竹年画是绵竹南派木版画的发源地,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3月"年画村"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年画上墙美化环境的方式,将众多的古今经典年画展示在农家院墙上,有力地宣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川西新农村建设的靓丽看点。  相似文献   

4.
绵竹年画是我国四大木板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以及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具有质朴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就绵竹年画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对其所承载的民间信仰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选材多样,造型生动有趣,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年画作品讲究构图对称、完整、饱满;内容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木刻年画     
陈帅 《少儿美术》2020,(4):44-45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增添节日气氛,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城市家庭中很少会有张贴年画的风俗,导致现代人对年画充满陌生感。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它将变换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形式,以符合当代人审美标准的方式,逐渐形成新的年画情趣和现代年画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民间年画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其用木板雕刻印制而成,也被称为木板年画。湖南滩头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九大产地之一,以其古拙夸张的造型,鲜俗火辣的色彩及大胆生动的创新,在木版年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滩头木版年画艺术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其文化渊源和艺术特色的浅析,传达出楚南特色的民间美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淳朴浑厚的审美特征,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构图、用线以及设色等方面来揭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年画就是中国新年张贴的画。年画与民俗的密切结合,使社会对年画的需求量极大,单靠手绘人画是无法满足的,木版年画便顺理成章地产生并面世了。浮世,源自佛教用语,意指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因为这些版画的题材所表现的多是歌舞伎与茶社的生活场景,处处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的思想,故此被称为浮世绘。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美术形式,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与他们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人们独特的审美趣味,而独特的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头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古老的编辑出版形式。文章通过对滩头年画调查材料的分析和思考。探究了其兴衰历程及其原因,并试图从滩头年画的命运折射出中国濒绝民间艺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根据闽台木版年画表现出其特有内涵与外延美的艺术风格,从求“真”的艺术观念出发,所表现出的艺术语言、地方特色被称为南方年画的代表,带着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的年画,是它美学价值之所在,体现了闽台传统积淀和历史文化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年画娃娃是我国民俗年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娃娃年画的盛行处于民众对于种族繁衍的寄托、化生观念的沿用和对于平民生活情趣的需要,大多出现在神佛、吉庆祈福、文学人物与时令节气题材中,表现形式呈现强烈的程式化和装饰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原创图画书《团圆》成功之处在于:处处彰显传统民族文化;将传统和现代完美融合;将浓浓儿童情趣贯穿全书.《团圆》的完美呈现带给原创图画书的启示是:美术方面可以采用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故事的选材要有创新性;应该遵循幼儿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特性并使其成员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与思维情感,其所具有的巨大凝聚力往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抽象的符号,同时又是通过实物承载进而发挥影响的,武强年画蕴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最本质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反应,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燕赵大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武强年画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从档案资料来看,武强年画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符号:反映传统农耕社会气息的民俗文化、表现燕赵文化风骨的地域文化、记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符号浓缩在一幅幅的武强年画中,用图片的特殊方式展现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呈现了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文化传承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15.
上古帝王之乡内黄的农民画颇具特色,尤其在当今农民画普遍“风光不再”的背景下,它却以构建“和谐社会”、彰显“新农村,新气象”为宗旨,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通过对内黄农民画的介绍,以期更多人了解、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从而使其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写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寓意性。它要求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出物象的形态和神韵。通过写意画“写”的情感基础、写意画“意”的思维形态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画写意内核进行理论研究,企望厘清写意画精神的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审议改革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来缓解旅游压力。黄金周引发的一系列诸如机票和旅馆被超额订购,名胜古迹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以及交通堵塞的问题让该提议应运而生。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人假期出游越来越常见。但是,中国人无法自主选择出游的时间只能按照国家指定的假期出游。然而,每个人的假期都相同,  相似文献   

18.
"核心音调"是指一个在听觉上具有可识别性的短小旋律片段,在乐曲中以原型、加花、节奏的扩张收缩等形式贯穿于全曲。在民族乐曲中,"核心音调"是旋律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法。文章以刘天华的二胡曲《月夜》、《除夜小唱》和《苦闷之讴》为研究对象,就其中核心音调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