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感悟作文教学是针对中学作文教学日益功利化、学生作文日益空泛的严峻形势,从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入手.训练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一种教学尝试。本文在厘清“感悟作文”概念的基础上,就教学实践的层面提出几条具体可行的指导策略。探讨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课堂、生活、社会各个方面获取感悟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评改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体现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地体现在文章中.这就需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悟生活,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写出"真我"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作文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关于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体现创造性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生的作文却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似乎都在代他人立言,学生个性化的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都丢掉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黄梅 《四川教育》2002,(10):41-41
学生常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干巴巴的不耐看。究其原因,是作文中没有打动人心的内容。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呢?没有感触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感触不深又怎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呢?所以,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对生活要敞开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即感悟。我认为:感悟即是面对生活,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感悟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人的智慧。人们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  相似文献   

5.
王春样 《成才之路》2010,(19):49-49
现实生活是多样化的,学生作文也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然而,由于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很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来。因此,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途径.新课标要求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和推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意识,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感悟与体验,写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与体验中表现所思所想,才能写出个性的、新颖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那么生活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想写好生活作文不能生搬硬套或是随意编造。既然是生活作文就要来源于生活。要注重平时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写作时也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需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捕捉,用心感悟,学会多渠道、多途径、多方面积累作文素材,为写出优质作文奠定基础。一、在课本学习中积累初中语文课本选人了许多名家精品,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亲近生活,体验实实在在的真感觉;感悟生活,写出富有个性的真性情。让作文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让写作主体站在生活的源头之上。把初中生作文引向生活,探求策略,引领他们写出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个性化的创作,作文应充满个性化.要使学生作文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要从作文选材、构思、标题、语言等方面给予指导,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表现自己的个性,从而产生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要想学生写出出彩的作文,就必须把生活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好作文。笔者对学生作文进行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周细华 《教师》2008,(24):70-70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的看法是:只要是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本人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最为宽松的环境,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几乎都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应该说,学生能写出比较出色的文章来。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中考和平时的作文中,涌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些假大空的文章和成篇套用抄袭的作品,缺乏真情实感,与作文原本的“真”和“实”严重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学生作文内容丰富、鲜活起来?如何使学生见多识广、写出好的文章?我认为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是使学生作文成功的一个有效方法。第一,重视课内阅读;第二,重视生活感悟;第三,重视名著阅读;第四,重视学习自由发展空间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由此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亲自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写出华美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6.
求真 什么是作文的“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是真,基于生活的艺术加工和合乎情理的虚构也是真。说假话大话不是真,无病呻吟不是真,胡编乱造不是真,抄袭作文更不是真。作文求真,就是要求我们怀着一腔真情去写作,写出“我”的生活和想象、“我”的情感和体验、“我”的思考和感悟……作文求真,首先是要求我们具有十分认真的写作态度。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作文训练,重在思维训练。想要学生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创新文章,教师应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德,让他们对生活中观察、发现的东西进行深刻的感悟,多角度的分析思考,写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感受。下面我就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谈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与课标精神不谋而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实践时”的教改特色。我们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的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他们并不缺乏生活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引导他们首先要学会作文时找到参照的范例,并明白作文只不过是一种内心表达的需要,就如说话般的自然。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利用所学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自己能深刻地感悟生活,定会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20.
绿色,乃生命本色。所谓“绿色作文”,是指学生不受世俗的影响和某种固定思维的束缚,根据自己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实际收获,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自主地写出体现自身个性特点的作文。提倡“绿色作文”,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指导思想。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绿色作文”呢?我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