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意大利印刷、造纸和纸加工机械制造厂协会主办,上海市印刷协会、中国印协柔印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意大利印刷技术培训班于2002年11月6日~7日假座上海花园饭店举办。来自本市及周边省市的一些印刷企业的厂长、经理及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本次培训,感受意大利及欧洲市场最新的印刷技术和印刷企业的生产管理。企业营作方面的经验。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包装生产过程的组织(从设计、制作、印刷到交货等一体化流程,从创意、打样到制版的局部性流程)、设备评估的标准(以保证在印刷和包装加工过程中实现经济节约  相似文献   

2.
前言中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了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八百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造纸法和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为人类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人类文化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图书出版印刷文化的总体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共分三部分,本期刊发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将在下期发表。中国是世界上图书出版印刷事业最先发达的国家。要写一部《世界出版印刷史》,第一卷就应该是中国卷。因为中国的图书印刷化在世界印刷化史上占着举足轻重、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分量。无论是最早的雕版印刷,还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活字印刷以及套版印刷,都是首先在中国发明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学钱存训博士所说:“在世界明史中,中国字记录的多产、连续和普遍性最为突出。中国典籍数量的庞大、时间的久远、传播的广泛和记录的详细,在15世纪结束以前,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作用》,载《献》1991第2期)特别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信息的传播在质和量上都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宗教繁荣、科学普及、技术进步、化交流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刘虹 《出版科学》2015,23(1):103-105
抗战初期的延安出版业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灵活地改进了出版技术,实现了印刷及其配套的造纸、油墨等的自主性生产.本文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延安前期的出版技术革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印刷业经济必将融入世界多元化、多层次的印刷经济大市场。到2005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产值将达到1800亿~2000亿元人民币,2010年至少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国际印刷界专家认为“中国的印刷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世界看好中国印刷市场,印刷业的优胜劣汰、蓬勃发展势在必行。因此,作为一个印刷企业如何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是每一个高层管理者必须回答的战略课题。现在不少  相似文献   

6.
日本不仅是世界上的造纸大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的用纸大国。不过,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无论是纸张生产量还是纸张使用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也是日本二战以来最大幅度的下滑。生产量从970万吨下降到770万吨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关于"纸张·印刷·塑料·橡胶制品"  相似文献   

7.
今天,你去上学时,再也不会被书包里重重的泥版书压弯了腰;今天,你看到一篇美文时,再也不用纠结是将文章抄在衣服还是大腿上;今天,你为了记录一件事情,再也不用为了竹简去竹林里拼命砍伐……这一切都得益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 黄蜂为什么是造纸的鼻祖?西方商人为何说中国的字写在云朵上?马可波罗为何称纸币是“印刷点金术”?这些关于纸张和印刷术的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科学严谨且不失趣味的《写给儿童的人文小百科·纸的神奇之旅》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卢燕 《电子出版》2005,(9):53-55
今天的中国,数码印刷已真正登堂入室,开启了多元化的市场应用阶段。有资料显示,数码印刷在中国的年增长率将近100%,其发展速度是欧美国家的5倍之上。数码印刷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十年?从业者又是怎样前仆后继、执着追求走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寻迹数码印刷在中国发展和演变的历程。2005年,数码印刷的“身影”格外活跃,大事连连不断:3月:“2005中国印刷业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版与海外交流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文明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和促进中发展的。在中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将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丝绸纺织和陶瓷制造技术等精湛的工艺输送到西方,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18世纪和19世纪以来,经过产业革命的欧洲和科技进步的美国,又把先进科技和文化传到中国。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世界先进文化的推进和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0.
吴妍妍 《编辑之友》2015,(10):104-106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延安印刷业经历了由起步到发展的阶段,印刷条件的相对改善为延安出版各类书刊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延安先后出版了百余种文艺书刊,延安印刷业从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及印刷单位等方面影响了这些文艺书刊的印刷质量、种数、份数与书刊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是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2009年创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的综合类学术研究型期刊,以刊登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高端技术综述,学术研究、应用研究论文及行业科技成果简述为主。本刊欢迎国际、国内印刷包装行业相关院校、研究机构、生产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及高校学生投稿。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在职场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 2.在工作中您最喜欢什么? 3.在工作中您最不喜欢什么? 4.您所在的公司最近在研发什么新技术、新产品? 5.您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6.您现在最关注什么发展趋势? 7.在知识经济社会,实现印刷生产的数字化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贵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您对推动我国印刷业的数字化生产进程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3~4日,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江苏省印刷技术协会、浙江省印刷技术协会主办的"长三角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江、浙、沪三地知名的印刷厂家及印刷机材生产供应商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历时二天、内容丰富的研讨和参观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印刷商们一直在努力工作.期望能够实现网络化印刷生产的目标。正当、JDF和网络化生产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时.将于2004年5月6~19日在德国举办的Drupa2004展会有望成为一个将概念转变为现实的重要转折点。实际上,印前、印刷和印后生产之间的网络化工作流程已经实现.那么JDF到底能够改变什么呢?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最新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中国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七;2007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经过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难理解,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高速成长,那么,中国企业高速成长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呢?印刷工业出版社的新书《北大商训》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中国企业三十年间高速成长的一个最有力的支撑是——新商业精神.  相似文献   

16.
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的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是印刷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控制印刷质量、减少印刷风险与成本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钱存训对中国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的书史和印刷史研究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对印刷发明前中国书史的研究,对中国造纸和印刷历史的研究,对印刷术的发明和技术史的研究,对纸和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启示,旨在探讨钱存训对中国书史和印刷史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华宝斋经营现状 华宝斋是全国唯一一家从事造纸、制版、印刷、装订乃至于出版、发行一条龙生产影印线装古籍之纯文化产业的集团公司。1999年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杭州富阳古籍宣纸厂、杭州富阳古籍印刷厂、华宝斋古籍书社、华宝斋书社(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等八家全资子公司。公司富阳本部占地面积120余亩,拥有员工300多人,资产1亿多元,年生产古籍宣纸300余吨,影印线装古籍100多万册。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我们获悉四年一度的世界印刷大会于5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世纪汇集世界印刷界精英的盛会.此前我们已看到了您为大会提交的献礼书《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书上注明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所以,咱们访谈的话头就先从这部书扯起.……  相似文献   

20.
据人民日报中国是世界产业分工链上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吸引了约5000千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大批跨国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以便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分享中国市场的好处.这种合作的规模是空前的,它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国人民可以得到中国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制成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