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三年),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指导学生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一、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安排固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吴慎华 《云南教育》2002,(7):18-18,19
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经后天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坚持达到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由于学生对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一个素质高的民族。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他就会不断进步。读书使我们掌握知识,接受文化,训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认识,优化素质。好的读书习惯应从小培养,而语文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营造书香氛围首先利用有关读书的图画、学生的书法作品、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墙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肖像等,使教室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学生被这优美、良好的环境所吸引,产生读书的欲望。其次教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了解学生所读的书,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与学生比赛阅读,拉近与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帮助儿童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还能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自制能力。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如何开展阅读习惯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要想改变忽视阅读的现象,就要从小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并让学生在遇到好的句子或段落时记录下来,并写好读后感。努力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儿童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小学是培养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学习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方法,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爱看书、会读书的习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8.
甘利强 《考试周刊》2012,(72):41-41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兴趣培养之外,一是要指导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二是要读读背背,培养学生诵读积累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人应以书为伴。初中学生更应该深入而且广泛地读书,以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异常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我们的训练主要有:培养学生课前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背诵名言警句、名篇佳作的习惯;培养学生朗读、朗诵的习惯;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学习前沿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建立个人图书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环节,它不但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为突破口,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普遍令人堪忧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做好阅读储备,让同学们真正从内心孕育出对书的亲近和渴求,在大学期间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阅读成为每一个大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并伴随其一生,让书香飘荡在校园及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做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一直以来被教育学家们所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幼儿今后终身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将多元化阅读教学应用到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养成实践中,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不爱阅读,有的学生爱阅读但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直观重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是贯彻落实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更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我国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英语方面,学生想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就不能只是靠课内的阅读,还需要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和积累,这样才能在阅读方面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读书可明理,读书助求知,读书促成材,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为了扩大影响,推动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年暑假,我镇图书馆均会联合镇区内各小学开展了“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效果良好,通过活动,参赛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图书馆本身皆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8.
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潜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渎书之良好习惯”。这句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重大作用。在现实中,我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缺乏良好的习惯。有的学生也读了不少课外书籍,但是读书的效果却不太好,如过眼烟云,事倍功半。如何读书才能事半功倍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微时代"强化传统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