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场作文贵在出新,出新的关键还是选材。作文选材怎样才能出奇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呢?一、选材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要发前人所未发,见前人所未见,寻幽探微,巧出新意,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怎样做到"新"呢?⒈"新"在独具慧眼。如要写以"秋天"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可能把选材视角仅仅盯在自然界中的秋天如何醉人。如果将秋天里发生的某一个小故事写得动人,那么"秋天"的含义不就延伸了吗?比如十月的某一天,全村干群要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相似文献   

2.
[考点阐释]   "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特征".其中的"见解新颖",就是要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发",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出美来,而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材料新鲜",是指选材时除了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应允兰 《学子》2012,(2):52-54
一、中考凝眸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才能受人喜爱。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很...  相似文献   

4.
贝琼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其文冲融和雅,一唱三叹;其诗博大警敏,矫然不群,驰骤于宋濂、刘基间无所多让.贝琼的文学主张虽未脱时代轨范,但善于通过神话、寓言的形式寄寓个人文艺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弓人之弓"与"羿之射"观,主张"功倍思精",拟古出新,发前人所未发,蹊径独辟,在明初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主题求新意味着创新精神,即打破常规、常法,发掘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作要想达到如此佳境,利用联想法、翻新法和抢点法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诗家三李论集》包含着余恕诚几十年来对唐诗的一系列宝贵创见.余恕诚之唐诗研究,在艺术造诣、史料价值的鉴识等方面,体现出灵心直凑单微,发前人所未发的特色;在文学史宏观、文献史宏观等方面,则是体现出巨眼见微知著,发前人所未发的特色.这两大特色,既是各具价值的,又是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Z1)
让学生作文敢于"创一家之言",是指让学生的思想更解放些,大胆想象、大胆假设、不拘定论,不傍他人,敢于"述前人之所未述""察他人之所未察",只要"自圆其说",就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畅所欲言。好文章之所以深刻,让读者耳目一新,关键在于它的新意。文章新意最可贵,那么,怎样才能别开生面,写出新意呢?  相似文献   

8.
对于孟子的性命观,唐君毅先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解读。在他看来,孟子乃"即心言性",以此超越告子以来"以生言性"之传统及其弊端。唐君毅先生更就"心之生"处深入发掘孟子性善说的具体内涵,创发新论。此外,唐君毅先生以义命合一之旨解孔孟知命、立命诸说,新意迭出,创发前人之所未发,于义命分立之说外开出一新的义理世界。  相似文献   

9.
张进学 《宁夏教育》2013,(12):50-50
文贵求异,思贵创新,作文教学应倡导学生“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要想使中学生作文富有创意,关键的一点是在作文教学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多变性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冯李骅与陆浩合评的《左绣》,是众多《左传》评点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二人的评点,以时文手法对《左传》的篇法、章法、句法等细加寻绎,其所提出的篇法整齐说、牵上搭下说、以中间贯两头说以及宾主说等,皆发前人所未发,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歌德说过:“凡是思考的东西,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问题是我们重新加以思考。”是啊,大千世界,社会生活虽然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但历经无数前人先贤数千年的探究思考。又还有多少东西没有被思考过呢?而恰恰是很多前人思考过的东西,一些人又对其重新加以思考。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从而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了划时代的巨人。像受苹果落地现象启发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第一巨人牛顿,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开拓人类知识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创"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创造思维通过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不仅能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一篇文章写得有个性、有创意呢? 首先,要做到构思立意与选材取材的新颖。文章要写得视角独特,富有新意.关键在于立意与选材。这就要求我们.立意要善于跳出陈旧的框框,力求“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观察事物要视野开阔,要善于联系社会时代背景,关注现实人生:并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事物的真实本质。  相似文献   

14.
赵学森  张芳 《现代语文》2005,(12):119-120
写作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精神劳动,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不守旧,会创新,这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写文章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或"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令人  相似文献   

16.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面积辽阔,风景奇丽,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名师画手对它顶礼膜拜,歌颂赞美.李白不就留下了“太白洗杯泉”的遗迹吗?前人之述备矣,今人要再写黄山,就得道前人之所未道,发前人之所未见,不落窠臼,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7.
葫芦诗是一种戏称,乃"照葫芦画瓢"之意,是指按前人诗作的格式作部分词句上的改动后,赋予诗作以新的内容的诗体。这种诗作表面上看是"拟古",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趣味。唐朝诗人贺知章写有《回乡偶书》:"少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德育的具体含义一直以来都没有恰当的解释。单讲"德",让人首先想到的则是道德、品德;而单讲"育",让人所能想到的则是教育。在狭义的范围内讲德育则是指学校的教育。具体地说,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者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时代》2024,(1):16-17
<正>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发现前人未见的,而是在人人所见到的现象中想到前人所没有想到的。——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有我自己的位置,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选自《我是风》(作者:约恩·福瑟,挪威著名剧作家、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20.
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倾。“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