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言是师生之间用来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类。体育教学以室外活动为主,无声语言的运用显得更重要。无声语言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起到"润滑剂"和"助推器"的作用,体育教师往往注重有声语言而忽视无声语言的运用。教学中巧妙运用无声语言能精炼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合理使用无声语言是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值得体育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嘱咐》一课 ,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期望 ,读懂蕴涵在朴实言行中的母爱。如何让学生从“无声”处悟到言外之意 ?一、自主朗读 ,感受“无声”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使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去读书 ,兴味盎然地去读书 ,在读书活动中体味“无声”之意 ,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节时 ,出示句子 :“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 ,再指导学生体会…  相似文献   

3.
章超 《考试周刊》2014,(28):38-38
学生阅读课外书时"懂我所懂"是必然结果。教师指导学生"懂我所懂"式的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对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内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有效的评价策略能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动机。阅读评价的主体不局限于教师,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阅读评价体系,能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能应用于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即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叶圣陶指出:"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我把这一思想理解并运用到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形成三步法:真正通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品质。然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却离阅读越来越遥远。为此,我总在思索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方法。一、用教师的情感感化学生所谓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它具有表情达意、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表达能力的作用。新教材也进一步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提出以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教学思想,以"读"为主线,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的阅读做过很多调查研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对阅读与学习能力关系展开了篇幅不小的阐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还讲道:"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叶圣陶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  相似文献   

10.
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如能实现阅读与练笔的"无缝链接",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为学生练就生花妙笔提供可能。但如果教师目中无人、顾此失彼、不分青红皂白随意设计,不管年段特点任意训练,就会让练笔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负担。一、目中无人,揠苗助长案例: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苏教版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布置学生写一篇300字左  相似文献   

11.
春风无力却能吹开满院春色,细雨无声却能唤醒一地新芽,你我无声却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这种无声正是柔和的力量.但是,受"严师出高徒"古训的影响,迫于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教师面对违纪违规的学生,却无论如何也"柔"不起来,更多地采用惩罚或体罚手段来应对.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但是,小学生好动,没有自控能力,想要让他们能静下心来阅读是很困难的。加上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阻碍,不少学生失去阅读的主动性。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悄无声息地引领学生慢慢走进"阅读"的殿堂,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呢?一、多种形式,润"趣"细无声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用心地"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知识。一、善用教材,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坚持课前读一读,课内仔细读,课后反复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就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本,教师一定要有要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5.
何兰 《生活教育》2014,(14):78-79
正读着《爱如茉莉》,我总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文心素朴,语言平淡有味,文字间似乎散发着阵阵淡淡的茉莉馨香,犹如清风拂面,浸染其间,满是美好。于是,我想,语文课堂的四十分钟里,教师是不是也能带着学生走入这样的一种佳境,找到这样的一种身心愉悦之感,让这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呢?回答是肯定的。从阅读《爱如茉莉》到执教这篇文章,我美好的体验来自"原生态"的阅读心境,即一种原始的、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这里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讲是需要阅读与写作来共同合作,从而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种课型。这里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发展、交互作用、共同参与。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读写结合"的局限性,能推促其结构向纵深发展。一、挖掘素材,寻找读写"生成点"根据一定的语境以及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阅读文本中的素材,实现阅读文本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里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讲是需要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生成点"来共同合作,从而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种课型。这里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接触"若无其事的教育"这一说法,是在日本佐藤学教授著述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中.阅读之初,我很是不解:教育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感化,需要教师用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循循善诱,慢慢沁润学生的心灵,怎么可以"若无其事"呢?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悟的深刻,便慢慢品味到它的精妙之处来:"若无其事"不正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润物于无声,教化于无痕"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于是,我对"若无其事"这一说法的理解和应用,便逐渐丰满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一个人一生的活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阅读和训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多动脑筋,大胆创新,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我认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加强课堂教学指导1.引导学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会采用自由朗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阅读方式,这样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觉得不妨试试以下方法:1.通读,通读是指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全文,对课文有一个总体认识,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2.细读,把握重点,做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从教若干年,我深切地感悟到:作为优秀的教师,他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引路者、阅读的陪伴者、阅读喜悦的分享者,更是引领学生阅读的前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