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效率,要转变农村家长和学生对美术课的观念,针对偏僻的农村学校实际特点,开阔学生对美术的眼界,针对学生数极少的具体情况的山区自然环境的优势,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时进行讲评,组织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充分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广大教师正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一个崭新的课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受地域、师资、经济、思想观念方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全面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困难很大。本文试图就偏远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发展和改善农村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重点工作。目前,我区共有17所学校,其中有6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区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日趋完善,农村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改革的道路仍然很艰难。诸如农村学校师资不稳定、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课堂教学理念陈旧、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逐步改革与推进,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就连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正朝着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那样发展。但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尤其是部分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学改革却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沿袭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效果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标是相悖的,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也是相去甚远的。基于此,针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构建有"农村特色"的农村初中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形式下农村初中学校的角色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为此,农村初中学校在实施好义务教育课程要求的基础之上,还应当把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农村、立志建设农村"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旭红 《考试周刊》2015,(8):178-179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构建课程改革新体系和高效课堂模式,切实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大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已成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农村学校教师应如何运用高效课堂呢?作者认为应从观念、行动、反思与总结经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虽然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但是却为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为适应偏远农村适龄学生人数较少的客观情况而设置的规模较小的学校。目前,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逐步走上规模化、效率化道路的背景下,小规模学校的地位与存在价值自然受到经济理性主义的质疑,以致在教育决策中经常成为被撤并的首选对象。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现实地位与发展前景。纵览各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特作用具体体现在:能够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扩大受教育机会、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偏远农村社区的文化凝聚力。此外,各国政府促进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策略也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泽林 《教育研究》2012,(8):155-159
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施中,以学生发展为重心,确保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全面参与学校、家庭、文化、社会生活的权利,从校长治校、教师专业发展、弱势群体转变、育人环境改善、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管理嬗变、家校合作推进等方面探索农村学校变革的路径。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实施中进一步做好提高校长学校领导能力,加深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注重学校变革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能力,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乡,各种软硬件都不到位,造成了农村学校与发达城镇之间的差距较大。本文认为农村学校要走进名校之列须注意以下三点:(1)以人的名气让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2)以物的"名"带领农村学校济身于名校之列;(3)以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突破口带领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  相似文献   

11.
地方     
《教育》2013,(12):13-14
河北:偏远农村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 日前,河北省政府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意见》,要求全省偏远农村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不得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撤并学校。农村校布局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布局。河北规定,各县(市、区)要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  相似文献   

12.
刘小杰 《考试周刊》2013,(77):45-46
我国农村地处偏远。学校硬件和软件条件相比城市学校较落后,城市学校可能有电脑、投影仪、电视、广播等,但是农村语文课可能只有一个讲台、一面黑板和一名教师。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下一番工夫。  相似文献   

13.
农远工程的实施使偏远、闭塞的农村学校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拉近了距离。我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忠靛 《中学文科》2007,(11):151-151
近年以来,由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许多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就在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农村学生,尤其较为偏远乡镇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已进城务工。笔者曾对本校及周边乡镇学校的学生进行统计,留守少年儿童占学生人数的60%以上,留守少年儿童中,40%以上是后进生,其中20%左右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又存在着乡镇中心地区与偏远山村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湘西自治州进行了"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美术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美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能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学校美术改革的成果。然而,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现状仍令人担忧,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场地缺乏,设施落后,器材缺少等因素的困扰下,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供给侧改革"着眼于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满足其全面加特长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训实用型人才。而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如何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适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特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在分析不同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状况的基础上,设计出因材施教的课间模式,以促进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     
《教育》2013,(34):13-14
河北:偏远农村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日前,河北省政府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意见》,要求全省偏远农村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不得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撤并学校。农村校布局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布局。河北规定,各县(市、区)要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  相似文献   

20.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金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共同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积极性,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保驾护航作用、教师的引领推动作用和学生的实施践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