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芳 《甘肃教育》2011,(4):52-52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的性情与当时社会不投合。“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陶渊明说出了辞官归隐的原因,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了归隐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2.
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东晋时期,士族清谈玄理风靡一时。这种风气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表现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艺术上“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创作的诗文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高度评价。《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作于辞官归田之初的一篇述志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这是一篇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它体现了自然醇厚、淡…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同时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陶渊明一生从仕到隐的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归隐”主题的巅峰之作.欧阳修甚至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相似文献   

4.
问陶潜     
陶渊明 ,人说你的诗平淡自然、质朴淳厚、潇洒飘逸 ,对后世影响极大 ,历来受人推崇 ,连欧阳修都曾赞叹 :“两晋无文章 ,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你没有想到吧 ?当然你更不会想到 ,你的诗会影响你以后一千年乃至今后无数个一千年。认识你 ,也是从你的诗开始的 ,就像常人对你的认识一样。“陶渊明是个隐士 ,他已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社会上失意以后 ,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 ,往往回到陶渊明 ,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并借以安慰自己。”直到今天 ,再读《归去来兮辞》 ,和学生研讨了《归去来兮辞》之后…  相似文献   

5.
《归去来兮辞》(下面简称《归》)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士文化。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田园抒情诗人。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其敬仰之情,无以复加。一曲《归去来兮辞》受到了众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的归隐之乐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之境。仔细揣摩,其实“乐”中蕴含着三重悲意:一是辞官归去、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不甘与无奈;二是想象中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与现实生活的窘迫困苦形成的巨大落差;三是乐天安命思想背后陶渊明对自己生不得时和精神孤寂的感伤。  相似文献   

8.
《归去来兮辞》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我们若穿越其田园诗清新、淳朴的狭巷,扑面而来的则是一缕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9.
“归去来兮”语出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兮”为语气助词,“来”亦为语助词。“归去来兮”即“归去”,而非“归去再转来”。若不明乎此,就会误用。如:1993年2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一文题目为《雷锋,你归去来  相似文献   

10.
彭泽辞官开启了陶渊明新的人生,他也因之被奉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人士。陶氏归隐田园的躬身实践,影响了许多中国士人的价值追求。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彰显了当下中国文化的某种缺失。透过历史的迷雾,仔细研读其作品,发现陶渊明彭泽辞官后并未真正做到了无牵挂。他质朴、率真、近乎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对权力、功名、生死的丝丝牵挂。基本物质保障的缺失、晋升通道的受阻、价值取向的游离,使陶渊明的休闲实践显得如桃花源般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11.
刘传菠 《语文知识》2014,(10):52-5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的抒情小赋,是用辞赋体抒写胸怀的一篇杰作。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这篇辞赋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虽然课标中也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摈弃官场归隐田园的一篇宣言书,其言之纯朴,其情之真切,其志之高洁,历来受人推崇,欧阳修就赞叹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相似文献   

13.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体现陶渊明出处行藏的一篇重要作品,文中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回归田园的喜悦。本文以生态批评为视角,深入剖析其思想内容,试图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师要不要备课?备课备到什么程度为好?这个问题的前一问不用回答。后一问很有讲究。现在一般认为好的备课应当具备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材、教法是实实在在的,需落实到纸上;学生这一要素有点虚,但也要提及。问题是,现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旁枝斜出”的现象比较严重,怎么办?是把学生往设定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新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掘进呢?笔者曾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上课中,有学生忽然插问:“老师,做官有什么不好?只要做个好官就行了。你为什么说陶渊明辞官不干,就情操…  相似文献   

15.
第一是变向,即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的走向是可变的,有关观点及其解释的倾向是可变的。如执教《归去来兮辞》一课时,有学生忽然插问:“老师,做官有什么不好?只要做个好官就行了。你为什么说陶渊明辞官不干,他就拥有高尚的情操呢?”教室里一下子嘈杂起来:“是啊,当官有什么不好。要是所有的好人都自命清高,不去做官,那不是放着官场让贪官占领吗?”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是沉下脸来,对这种发问装聋作哑,还是正视挑战、顺势引导,上一堂动态生成课?当然选择后者,并有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6.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给我的感触颇深。文章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鄙弃和辞官归隐的去向。在辞官归隐这件事上,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官场上黑暗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清官、明官等一系列的好官太少。官场上一有庸官、黑暗的场面,这些清官便辞官归隐,而且像陶渊明还提倡逃避。这样做只会令官场更加黑暗,官场上少了清官、好官,只会让庸官更加昏庸,还会导致这些庸官、贪官更加变本加厉地去贪、去剥削民脂民膏。就算归隐了,由于官场变得更加黑暗,做一个平民日子也不见得好过。正因为如此,还不如投身官场之中做好这个清官、好官,…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土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的体现。从传说中的许由,先秦的接舆、庄周,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隐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归去来兮辞》(下面简称《归》)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土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土文化。从领悟中国古代隐土的传统情怀来说,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生观的不同,个人在价值认识上的差异等,学生对文章后两段的文意感到难以理解:这后两段不就是写他辞官后的生活吗,这怎么体现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弃,表达了他自由畅快的心情?他们普遍认为文字里并没有很明显的表示出来,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只是牵强附会的拔高。诚然,对后两段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大了一些,不好接受是很自然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掉自己的疑虑,欣然接受我们的教导呢?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从修辞的角度去解析,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本文就从修辞的角度去进行文旨的探微。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归去来辞》,前后用两个“归去来兮”。读者皆解为由彭泽县归去来,来字下,无注,当是解作来往之来。窃以为不然。来字是语助词,无义,与《孟子·离娄篇》的“盍归乎来”的来字同。渊明《归去来》一文,篇首的“归去来兮”是在彭泽县准备回家时的口气;篇末的“归去来兮”是回家后在园中散步已晚,将回家休息时的口气。读者如果还不相信,请另外细看渊明亲手作的《归去来辞》和梁昭明太子的《陶渊明传》,就可彻底知道。我为一般读者方便,暂将《归去来辞》和《陶渊明传》的内容讲个大概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