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课堂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要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切人点,以贴近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让对话教学展现学生生活的自然状态和纯真自由的本性,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生物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以课本为主,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使小学数学成为学生生存智慧中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学术热点,但对于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及如何回归有诸多争论。教学回归的"生活世界"指的应是学生的现实世界、经验世界,其具体的回归的策略应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开展平等对话,重视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只有汲取生活之活水,教育才具有生命力。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能在体验和践行中激发情感、提升思维品质、正确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8.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是我校参加的一个省级课题。儿童生活习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赋予教学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66):193-194
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课中有效指导学生的生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生活,从而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儿童生活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12.
生活经验是学生写作的基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却常常被忽视,使作文空话、套话连篇。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以活用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以重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亮点,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为极点,实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十分重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努力把基础知识融入生活题材,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15.
许娜 《文教资料》2007,(27):85-86
教学回归生活是新世纪教学论发展的趋势之一,它是针对当前基础教育脱离生活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从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来看,生活是教学的本源,教学回归生活是教学与生活本然关系的体现和必然要求。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加强教学、教师和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谈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化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化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热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培养新世纪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添砖加瓦。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及注意事项。1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联系的结合点。引用生活化的数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学生既能感受到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又能体会到学习数学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融入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幻想,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效果。每部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生活点滴中的不同感悟,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入手,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先决条件,成功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化的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