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蒲应秋 《大观周刊》2011,(26):74-74
张之洞引进西方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改科举,建学制,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务实之风,扭转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的不良趋向。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在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政府进行了三次学制改革,这预示我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结合这三次学制改革的背景和具体内容,剖析其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重建京师大学堂、推进晚清学制改革、改革与废除科举考试三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出发,对张百熙近代教育改革举措进行梳理,正确评价了张百熙近代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文分析了壬戌学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壬戌学制对近代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指出了壬戌学制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蒙学教育也由传统走向现代,逐步向小学教育转型.在外来学制备受推崇的大环境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调节实现既有学制与新式学制的对接来实现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华侨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第二阶段是近代新式教育模式,以创办新式学堂,讲授新知识、建立新学制为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私塾为古代中国民间社会私人开办的、主要以少年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学机构。以私塾为主要教学场所,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育模式称为蒙学教育。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分年级、分班和分科教学的西方教育教学模式传入中国。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欲挽救近代中国的危亡,必先改革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向西方教育模式学习,全面引进西  相似文献   

8.
<正>民国时代的来临,使忧心天下的有识之士们大感新生之希望,在振兴教育问题上也更为迫切。1912年后,近代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学制设定与学科分类上较清末进一步向前演进。总体而言,民国前后期的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学制及分科等方面基本维持一致,其在学制设定与学科分类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关心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都知道,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大热点是学制的改革,在2004年9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两年制为主.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蒙学教育也由传统走向现代,逐步向小学教育转型。在外来学制备受推崇的大环境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调节实现既有学制与新式学制的对接来实现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制度化教育产生于19世纪中期,并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学校。在鸦片战争后,大量的中国学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上海电报堂、福建学堂等,并将其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这种洋务学堂的开办标志着近代中国新教育制度的出现。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学制交  相似文献   

12.
许伟 《大观周刊》2011,(52):229-229
晚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由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废科举,兴学堂”就是变革的一大标志,宣告古代教育的终结和近代教育的兴起。民国年间的教育,承先启后,其间的发展演变值得认真研究。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演变的特征,而且因为贵州政治、经济、社会诸种原因而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国松 《兰台世界》2013,(12):117-118
1860年之后,清政府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与“西艺”的学校,物理学也被正式地引进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之中,中国近代物理教育开始萌芽.随着清政府对西方知识采取宽松政策,近代物理学书刊开始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大中小学校学则一组/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近代教育起步于清末,发展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北京教育事业处于新旧教育转换阶段,即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的过渡时期,新式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本组史料选取不同时期北京(北平)地区有代表性的公、私立大中小学校学则,内容包括学校的教育宗旨、教学内容、学制、管理体制等等,从中可以大略窥见当时学校教育的概况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传媒高度科技化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呈多元化的态势,尤其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为传播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传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传媒高度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大学的传播教育应如何顺应时代变化而发展?此外,香港的大学学制将于2012年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面对媒体创新、社会转型以及学制改革等因素的冲击,传播教育应如何整合才能培育学生迎合时代的转变和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旧的封建传统教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根本变革。近代教育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因素发生急剧变化而相互作用之下的结果,而癸卯学制的制定正是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康有为齐名,并称"康梁",在近代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受梁启超体育思想的影响,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颁行的《癸卯学制》中,将体育作为制度化的学校科目而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8.
<正> 六月十七日,贵州图书馆界在贵阳召开图书馆工作改革座谈会.贵阳地区九个大学的十七个代表参加座谈.会议由贵州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黄英常同志主持,全省三大系统图书馆的代表针对贵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意见和具体措施.一些同志认为: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改革着眼点应该是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的同志认为:高校图书馆改革的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  相似文献   

19.
贵州官立法政学堂的发展历程虽十分艰难,但它的设立不仅培养了近代贵州最早的一批地方官吏和法、政人才,而且为贵州大学的法律与政治学科奠定了基础,为解放后西南地区法学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的学堂设置体操(体育)课,是从洋务派开办的军事学堂和工业学堂开始的。随着《奏定学堂章程》"三段六级"学制的实施,各学堂里有了学制上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