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刘志洲 《教育探索》2008,(8):142-143
“教学工厂”指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学校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工厂环境,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零距离对接,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快高职发展必须走校企产学深度结合之路,专业设置要凸显适应市场需求,课程改革要凸显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训练要突凸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凸校企产学合作。  相似文献   

2.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是本地区,就业也以当地为主。以十堰地区和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十堰地区就业人员所在行业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将学院专业毕业生与行业对应,通过专业毕业生人数对应行业比例与十堰地区劳动力市场各行业人员比例关系分析二者契合度,提出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配置改进建议,以促进学院培养更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院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与规范,技校的专业设置是否跟上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技校的专业建设能否满足各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和明显。 技校专业设置和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 必须按市场需求不断加以调整   技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它要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它应该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调整。机械行业已从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工手段由技术型向智…  相似文献   

4.
加快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工程。一是加大布局结构与专业调整力度。市教育局将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和社会市场需求,从宏观上对各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整合配置教育资源,根据“规模调大、结构调优、专业调强、特色调明”的要求。从宏观上适时进行职校间专业设置的组合与调整,力求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与建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上规模、上水平。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专业是使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能否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要求来设置。在考虑专业时,应就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社会个人就业就学的需要,高校向社会提供人才的情况等做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再结合自身办学条件,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例如,针对天津市所实施的“信息港工程”,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  相似文献   

6.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学校为了培养高素质中等技能人才,立足园区,服务园区,努力营造企业环境下的学校,尽力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零距离”,二者不仅要“对口”还要“接口”。从我校正在进行的企业化专业设置及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和构想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浅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陈至立同志在全国职教会的讲话中谈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适应性”时也强调指出:“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及培训项目。要主动开展劳动力及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强凋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由高职特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由于它是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等技术人才,或者叫“高级蓝领”,而这类“高级蓝领”人才较普通大学培养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与一定地区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为使高职教育更加紧密的贴近市场、融入市场,高职办学应按市场.职业、技术三个坐标轴来设置专业,使得所设专业能够最大限度的适时体现社会岗位和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未来就业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如何转变为能力,教学如何与生产结合,科技如何与经济接轨是职教工作者早已关注、探讨并进行尝试、摸索的热点。新密市职教中心自建校伊始,就把定位问题提到学校发展的重要日程上,先后提出“农科教一体”、“校企合一”、“科教研兴村、兴市”等目标,并结合新密市情和学校实际大胆探索、实践,经过十余年的摸索,为推进职教与区域经济结合谋求了一条新路子,给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随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国家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筑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类职业院校应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包括规模、结构等,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协作共同做好学生培养与就业工作对接,完善课程与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三个零距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张謇先生职教思想的核心是:“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学问兼履历乃成”。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张謇先生的职教思想,提出以“三个零距离”构建高职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时代光泽。一、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与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技工教育界热点颇多,尤其炙手可热的是,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骛,一哄而上,譬如说,数控专业,几乎校校都开,而且学生多多益善,大有做抢手生意之嫌,结果喜忧参半,前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设置专业缺乏原则性考虑,盲目思想严重。笔者斗胆在此为技工学校设置专业进言:设置专业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以下三原则。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学校状况适应市场需求是指技工学校设置专业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技工学校设置的专业均为应用性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实现专业设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才能让职业技能放心依靠职业教育来获得,从而形“成服务与依靠”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的开局时期,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资源、经济、技术等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规划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宏伟蓝图。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技工学校必须有专人进行市场调研,切实认真做好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工作,要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的特色管理陈祖华学校在“特色”上求发展,具有多样性。狠抓三轮驱动(大专、中专、职业高中),既讲地方性,又讲辐射性;即为本市输送合格人才,又为外市、外省输送合格人才。学校应重视市场人才调查,专业设置具有适应性;瞄准市场需求,管理具有灵活性;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04,(5):7-8
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广泛吸引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新课题,其中包括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与经济建设需求相适应,同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按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为本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情报参考》2006,(6):F0004-F0004
辽宁省朝阳市工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确立并扎实践行了“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上,一是根据企业需要确定专业设置、停办企业需求量小。就业面窄的专业,对一些发展前景好,企业需要的专业,结合工科学校师资优势和办学能力着力发展。二是根据专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从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合理调整使用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需要出发,专业之羊能交又渗透的课程,模糊专业界限,按专业大类共同教学。三是邀请企业家代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倾听企业对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要求。强化实验、实习训练,贯彻“理论教学为实习教学服务,实习教学为就业服务、为企业服务”,同时与企业联手建立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淄博市旅游学校是一所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坚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凭借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与行业实行联合办学,为行业、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推动学校不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特殊行业的“并轨”招生南京理工大学张春福,姜雨华学校“并轨”招生已是大势所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特殊行业(如核工业、兵器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煤炭工业、地质工业等)院校也要认真研讨,积极而又慎重地实行“并轨”招生,但由于这些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职业学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办龙头专业,突出办学特色,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并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三、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要加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