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 孩子三岁了,在家长的陪同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标志着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这是孩子生命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对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可以从持续三年多的全天式的繁重保育负担中摆脱出来,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及养育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发展各有独特之处,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学校提倡因材施教,但教师的精力、时间和能力都有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家庭中则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首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少,家长的时间、精力都允许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想让孩子进好学校,家长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的.我们也不能以能否进重点学校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农村中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至此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整日忙于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有些想多关心关心孩子,但限于经济、路途等原因,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因父爱母爱缺失,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差,心理古怪、孤僻,成绩也不理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要多和留守儿童沟通,和家长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河清 《家庭教育》2008,(12):36-36
许多家长把自己、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这些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为子女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放弃工作做全职母亲。然而问题在于:父母对孩子投入精力并不是愈多愈好,家长如果认为自己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育效果成正比,那就错了。  相似文献   

7.
从教十余年,所教班级中总有“差生”存在。造成“差生”学习不良的因素有许多,这里仅从家庭因素谈起。一、家长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引起了重视,在如何实现孩子学业成绩提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一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要孩子入了学,学好学孬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学业很少过问,只忙于做生意挣钱,疏于辅导孩子,从而使孩子放松了学习。这些家长由于思想认识的偏颇,起不到“家庭辅导员”的作用,其家教水平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势必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二、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  相似文献   

8.
《新教师》2022,(1)
1.个别家长将孩子放在学校后,就将教育的问题全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彻底放松了,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不过问.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并不利,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家长还是要多与教师沟通、多与学校合作才行. 2.课后延时服务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负担.在校时间延长,时间和精力的要求增加.备课时间压缩,下班后工作量增大.家庭生活时间减...  相似文献   

9.
如今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队伍的日益扩大,留守儿童的队伍也日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地打工,他们大都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父爱、母爱。由于隔代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所受道德教育极少,使他们成了问题儿童。由于其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使他们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得不到教育,有些孩子变得自私、孤僻。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这些孩子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在学习、生活、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家长、学校和政府必须共同关注并加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的教育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家长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了孩子身上。初衷是好的,可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不断满足孩子感官和物质上的要求,使孩子逐渐形成了依赖、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养成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制约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深入了解小  相似文献   

12.
转播台     
下一期,我们交流的话题是“假期打工”,欢迎来稿,欢迎参与。来信来稿请寄:541004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作文大王》(初中)《交流》栏目组怎样让孩子过好双休日观点一双休日是业余学习的好时机,别让孩子错过学习的黄金时期许多家长担心课外学习对孩子压力太大,其实孩子的精力是最旺盛的,关键是家长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双休日与其无所事事,还不如利用发达的校外教育系统,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学习。当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若没兴趣,就不要勉强。目前许多家长为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功利性…  相似文献   

13.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及学校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孩子就要"管"孩子,"管"孩子就要"懂"孩子。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及本人做家长的经历,谈儿点看法。一、学习效率贵在"境"一是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内环境"。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可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孩子的学习要防止目标极端化,也  相似文献   

14.
远在法国留学的孩子,2年来不仅在学习上适应了环境,他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做家长的认为,只要孩子不耽误学习,打工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5.
我家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怎么学习成绩还上不去呢?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家长您可能不知道,孩子虽然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率很低,所以学习成绩是不会太理想的。因此,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就得教会孩子轻松、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对头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他们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农村富裕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解决农村富裕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呢?就此我走访调查了20户农村富裕家庭,对凸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对策。一、存在的问题农村富裕家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2)意志薄弱,缺乏斗志,依赖性强;(3)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爱攀比;(4)不懂得尊重别人;(5)对学习不感兴趣。二、对凸显问题的分析(一)家庭因素1.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上学后的教育责任都已转交给学校和老师,与己无关了。其实,孩子入学以后,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同家长  相似文献   

18.
指导思想 孩子喜欢活动,活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而家庭中处处有教育机会,且有随机性、生活性等特点.为此,我们设计和改编了一些亲子活动方案,让家长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利用空余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家庭活动,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密切孩子和家长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些家长复工,宅家生活学习的就只剩下孩子和老人,有的家庭甚至只剩下孩子。如何让孩子在家高效学习成为家长最关注的事情。为人父母,放手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面对还处于他律阶段的孩子。但是家长这根拐杖又不得不撤。人撤走,心留在孩子那,是很多复工家长内心的真实写照。拐杖终究是要撤的,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们扯根成长的藤。当然,这根藤不能是荆棘织就的,这根藤,家长要用爱、关注、期望、温情和智慧来编织。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作业现在成为很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学生不爱做家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从家庭方面来说,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有的家长外出工作,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根本没有能力辅导,而且监管不力。二是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太科学,太难,一部分学生不会,学生容易有怠倦情绪。第三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