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近来电视新闻节目中,特别是一些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陈伟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36-237
在电视节目当中,如何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讲故事?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被东西方电视界所认同的电视表现手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故事类、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当中,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情景再现的方式,分析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并对误用、滥用情景再现可能引发的表达危机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提示。  相似文献   

3.
方丹  钱国宏 《记者摇篮》2004,(11):23-23
现场短新闻是再现现场新闻事实的精短报道。再现现场新闻事实,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再现内容:一是新闻事实的再现:二是新闻现场的再现。近年来,由于现场短新闻具有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特点,纷纷见诸报端.一时成了采编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一、发现现场,深入现场 采写现场目击式新闻,要求记者深入现场和充分利用现场。《“造林”还是“造字”》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作者善于发现现场,巧妙地利用现场捕捉的有用信息,真实地再现现场情景,揭示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因而,作品给人以动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一、情景重现运用于新闻节目中的可行性新闻作品中的情景重现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综合目前诸多对于情景重现的描述,笔者认为情景重现是指记者或编导在无法采集到新闻现场的资料而又有必要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时,根据所搜集到的新闻素材,采用模拟新闻现场的形式,通过对事件当事人,事件发展情节以及地点环境等的模拟把事发现场的情形表现出来。它实际上是对真实的一种模拟,通过这种模拟,使新闻事件更清晰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由此而见情景重现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它的产生是要为新闻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闻节目中的“情景重现”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综合诸多对于情景重现的描述,笔者认为:情景重现是指记者或编导在无法采集到新闻现场的资料而又有必要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时,根据所搜集到的新闻素材,通过对事件当事人、事件发展情节以及场景环境等的模拟把事发现场情形表现  相似文献   

7.
新闻解读,颠覆了传统新闻理论的定义在国内新闻界,由"老祖宗"确定的"用事实说话"的定义,这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者长期以来自觉遵守的规则。在以往新闻表述中,除新闻述评外,各类新闻是排斥议论的。如今,随着传媒市场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新闻解读"文体,就是对传统理论意义上的新闻定义的颠覆。主要表现在:(一)从新闻的编排模式看,解读从路来。这样,就能举重若轻,以一种轻松、清新、时尚的方式进行解读,以独家视角对重大主题进行人文化的再选题。  相似文献   

8.
“电视现场短新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不过,我们初步认为可以这样定义:“电视现场短新闻”是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简短而精辟的解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画面,在第一时间内向受众传递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重要)新闻事实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定要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播音员则通过"播出真实感"来体现这一原则。"所谓真实感,就是播音员依据新闻提供的事实材料,通过情景再现等一系列播音创作思维活动,把自己并未亲历的事件,加工成似乎是自己亲身去采访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样。  相似文献   

10.
李琴 《军事记者》2005,(12):26-27
画家以线条和色彩描绘客体,音乐家靠音符与节奏表达创作意图,记则用新闻语言进行报道。什么是新闻语言?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直到今天也没有统一说法。马向伍、蓝鸿教授在《新闻语言分析》中定义;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即为新闻语言。简言之,新闻语言是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是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魏璐芳 《今传媒》2009,(11):44-45
在日前的一些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摆拍和"情景再现"的画面.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吗?在新闻报道越来越讲究真实的今天,应该如何来看待摆拍和"情景再现"?怎样处理好电视新闻摆拍和"情景再现"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丽君 《新闻世界》2010,(9):127-12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但它没有颠覆话语霸权,只是现实世界里话语权结构的再现。本文旨在对"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做一分析,揭示其话语权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现场气氛摄影艺术造型表现的术语。指摄影作品内容通过画面再现真实生活情景。转意现场短新闻写作,指现场短新闻作品能够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立体式的表现出来。现场气氛主要指:新闻事件中人物所表露的情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时政新闻?业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如果硬要规范之,可以用“对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这个约定成俗的说法。当然,时政新闻是一个深具中国特色的新闻分类。大  相似文献   

17.
情景再现是指通过后期设计和导演,模拟原始场景,再现已经消失了的现场、事件发生的过程、细节等,给观众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  相似文献   

18.
高玲 《记者摇篮》2006,(7):56-56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并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它可以满足听众获得真切现场感受的需求。现场报道由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解说两部分组成。现场音响又包括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音响、新闻现场的人物访谈。这两部分就像是现场报道的两条腿,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一、选择典型音响增强新闻感染力没有现场音响,就没有现场报道。但不是现场所有音响都可用作现场报道,而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音响。只有典型音响,才能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004年记者采制的《清欠办公…  相似文献   

19.
三、选择能再现现场情景和气氛的事实。因为新闻报道的是正在发生变动的事实,而且变动越剧烈,新闻价值越大。讲变动,就要有变动的场景和气氛。美国名记者莫林说:“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们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用再现现场情景的事实说话,不但能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写是一项实践极强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些记者(包括少数通讯员)新闻职业精神缺失、敬业精神淡薄,其突出表现是新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具体表现为采写会议新闻时不用耳不用脑,甚至不用手,拿起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就走人,回家当"裁缝",按固化模式,剪辑几句领导"强调"、"指出"、"要求"之言,敷衍应付,糊弄读者;即使是非会议新闻的其他新闻采访,他们也是对材料情有独钟,奉为至宝,只倚重材料堆里做文章,而轻视和不愿到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那里"抓活鱼"、“摘鲜菜”,被人们讽为“懒堕记者”、“材料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