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课教学也应该渗透美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欣赏美好事物,追求美;引导劳动实践,创造美;评比劳动成果,鉴赏美。在劳动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提高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科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地理教师应善于提炼地理教材中的审美因子,充分发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功能,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手段、美育方式和美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千姿百态的生物界构成了生物学的内在美;物体的和谐与统一构成了生物学的内在美;而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则表现了美的品质和精神。把美育寓于生物学生物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生物学,使美育和生物学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其实质是通过对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教育。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美、创造美的一项艺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笔者从舞蹈艺术特点入手,注重舞蹈艺术对人的本质生成功能,探索舞蹈艺术在学校美育中的价值取向,并对当前学校美育提出一些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生活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宝库。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历程,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历史学科的美育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历史的美,发挥其内在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具有先天的优势,教材中贮藏大量的美感因素,教师应积极构想并充分利用.渗透美育要从入画--渗透意境美;入情--渗透情感美;入理--渗透哲理美入手.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美感,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使其更好地追求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开发和实施美育课程是中小学推进美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小学美育课程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涵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精神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内容上要包括文化艺术美、自然环境美、人文社会美、科学技术美等方面。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效能,需要搭建一体化的中小学美育课程框架,开发相互衔接的中小学美育教材,挖掘潜在的中小学美育课程资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强调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并通过鉴赏和感悟,体味课文中真正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地方,从而让学生大胆地去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按照一定的审美原理,通过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对受教育者进行美感教育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有缺陷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界对美育有一些片面理解:有人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那么无关乎此任务的学校大可不必考虑有关美育的问题;有人认为美育就是组织一些文娱爱好者开展课余活动,学校举办一些艺术节;也有人认为美育就是开设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等欣赏课;还有人认为那是艺术类教师的任务,美育似乎和自己沾不上边。再来看  相似文献   

11.
刍议体育舞蹈的“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全面的健身效果,其独特的运动之美、协调之美、情趣之美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和欣赏这项运动.就体育舞蹈的特点,多角度的探讨了体育舞蹈运动的“美”.  相似文献   

12.
刍议体育舞蹈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勤  薛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2):110-111
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全面的健身效果,其独特的运动之美、协调之美、情趣之美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和欣赏这项运动.就体育舞蹈的特点,多角度的探讨了体育舞蹈运动的"美".  相似文献   

13.
非职业性舞蹈教育,即舞蹈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征。为了使非职业性舞蹈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区分其与职业性舞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效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突出生命情调的综合性和节律性、注重动态性的文化意识、强调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非职业性舞蹈教育才能凌驾于授艺之上对人进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开启智力、增强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拉丁舞是一项融体育、舞蹈、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都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它不仅具有浪漫、富有激情的特点,而且还有着充满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和观察法对拉丁舞的美感要素进行研究,从更细致、更全面的角度来欣赏和学习拉丁舞。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舞蹈动作两者和谐统一,音乐可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舞蹈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蹈就失却了它的生命力。本文简单对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意境美是客观存在于人类审美意识中的综合性美感追求,而舞蹈意境的营造就是一个情景的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景、情、形、象、境逐步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舞蹈的结构层次.我们应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和实践去挖掘舞蹈中的意境美,去营造舞蹈的意境美,从而使舞蹈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向更高的层面提升.使每一个舞蹈都具备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舞蹈意境的最高境界,让中国舞蹈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巅.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街舞》教材编写的重点与难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普通高校《街舞》教材编写的重点为“街舞团体的相关问题”和“街舞实践环节内容”。其编写的难点在于:街舞信息搜集与整理的科学性、实效性,街舞实践环节内容的选择,街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孟妍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69-71
身韵是由身法和韵律组成的,也正是由于二者完美的结合,才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和精髓。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与身韵训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基本功训练没有身韵就如同人没有了生命力,表现的只是空壳,这样就无法体现优美和精彩的中国古典舞。只有这两者相结合,才能表现出最完美的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19.
本人从事高校形体教学及拉丁舞教学多年,拉丁舞因为它独特的魅力在大学校园越来越受欢迎,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增强自信,提升形体美。在实践中发现拉丁舞选修课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由于拉丁舞的专业性比较强,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抱着对拉丁舞喜爱和热情来选修,却在入门之前就丧失了信心和兴趣。本人在实践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结合PBL教学法进行实践,收效甚佳,希望对高校拉丁舞教学提出一些新思考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关学的视角来研讨舞龙舞狮竞赛自选套路创编的基本手法,并通过对龙狮舞的文化意蕴与美学要素进行审视,分析龙狮舞自选套路技术与配乐的美学原理,旨在为推动舞龙舞狮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龙舞狮竞赛自选套路艺术作品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结论为:把握创编舞龙舞狮自选套路的美学要素,讲求动作结构的美学手法与音乐搭配技巧,强调多种角度关的设计与关的追求,提出了既重视难度动作与组合动作的选择与创新,又得重视对运动员的理解力、表现力及全面身体素质的培养,创编出多种形式的龙狮运动演艺套路,能丰富巧妙展现“人体美、运动关、情节美、精神美、艺术美”,能充分展示人的“创新、向上、自信、团结”的优良品质,从而实现舞龙舞狮竞赛自选套路创编的完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