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编辑同志:贵刊自去年第八期起,新辟"板书评介"专栏,选登优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精当的板书设计并给以评介.这个专栏办得好.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兵,十分喜欢这个专栏.板书是进行课堂教学手段之一,设计板书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好的板书能揭示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点;从文章思路、段落层次到重点词语,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
《鸟鸣》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完备,教学思路清晰,整个设计中规中矩,且不乏新意.教学流程的四个板块规划,可以说几乎涵盖这篇散文能够教的全部内容.其中的亮点是文本研读的设计,从"聆听"、"想象"(我以为用"凝视"或许前后更协调,也切合所讨论的内容)、"思考"三个不同的向度去把玩文章:从冬到春的聆听,不仅梳理了文章脉络,也体会了文字背后作者情感的变化;从暗到明的凝视,旨在对关键句的解读和对文章象征意义的探索;而从死到生的思考,则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寻绎.  相似文献   

3.
正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语文园地"(后面简称"园地")."园地"基本由5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和"宽带网"、"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穿插呈现).我们知道,人教版实验教材都是以专题方式组织教材,园地中的这些板块都是根据本单元的专题设计的.每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以及"语文园地",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使整组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阶梯式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呈阶梯状的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文章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关系,以板书外形的几何美充分展示文章的层次美、结构美. 阶梯式板书的常见形式有上梯式和下梯式.上梯式,即从左下方起由低到高板书,如爬楼梯一样拾级而上,如下例《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板书;下梯式,即从左上方起由高到低板书,像下楼梯一般逐级而下,如下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板书.下面谈谈阶梯式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板书,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到黑板上,对学生理解内容、开拓思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指引学路起着重要的点化作用。 设计板书涉及学科、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乃至于教学风格等等方面,因而每则板书的设计都有个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变革和丰富.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数学课堂忽视教学板书的设计,有的是随心所欲的寥寥几笔,有的则完全以课件演示代替黑板上的板书,以至于课结束了还没有课题呈现.课堂板书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有人说,课堂板书有"微型教案"之称,它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显微镜,是帮助学生提  相似文献   

7.
板书的魅力     
徐谦华 《课外阅读》2011,(9):163-165
本文以类比的方法,从乐曲的主旋律和美术作品的主景的角度切入,充分说明教学中板书的精神实质,进而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精准的板书,是学文的要领、作文的指导。之后,文章以“板书的特点”、“板书的作用”、“板书的提取”、“自己设计自主学习’’四个分论点进行论述,阐述了语丈教学中板书运用的内涵和外延。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板书是艺术,语文板书更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艺术家化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因此,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我们提倡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板书的设计、创意.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一、板书设计的依据板书需要设计,设计应依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情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程度和教师的特长.第一,教学目的.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板书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它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为教学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板书是预先设计好的,一般都很完整,甚至很优美:有巧妙的结构,有凝练的文字,有分层出现的严格时间安排和步骤.优美的板书甚至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纪念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设计这种板书为教学之乐.随着教学实践的逐渐丰富,我渐渐发现了这种板书的弊端:预先的完美设计成了课堂教学的紧箍咒,教师被缚其中了,教师围着板书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板书.板书始,课始;板书止,课止.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板书是预先设计好的,一般都很完整,甚至很优美:有巧妙的结构,有凝练的文字,有分层出现的严格的时间安排和步骤.优秀的板书甚至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纪念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设计这种板书为教学之乐.  相似文献   

11.
拒绝"零板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然而,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现今的许多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决不能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板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在知识的重点处,设计梯度问题--引导自学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出示3个圆片,问:这里有几个圆片?(板书:3个)再出示9个三角形,问:三角形是圆片的几倍?(板书:3倍)问:这里的两个3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归纳出,一个整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学板书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教学板书的应用性研究,一直是我国一线教师不断探讨与实践的重要课题。然而,随着我国教学理念与手段的日益更新与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板书体系提出了挑战。因此,树立新的教学板书体系是大势所趋。为此,本文设计了教学板书的四维分类标准、四维分类系统与组合命名系统,以期构建新的教学板书体系,为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发挥教学板书的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开辟新的思路。一、教学板书的四维分类标准教学板书分类标准的建立取决于对板书实质的全面理解。从实质上看,任何教学板书都包含有三个要素:一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一种被夸大和吹捧的趋势.而传统的"粉笔+黑板+嘴巴"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粉笔板书正面临着被挤出课堂的威胁.通过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时多媒体教学和以粉笔板书为主体的教学所做比较和分析,可突显粉笔板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有文路,但文路并不等同于教路。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教者细读文本、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后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也是教者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综合体现。教师通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三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从以文章原有的脉络为顺序推进教学,到以习得方法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步骤,直至紧扣学生的阅读体验展开课堂对话,真实地再现了教学设计从以"文"为本到以"生"为本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板书,又叫“微型教案”,是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板书设计过程,是教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使之纲要化、图表化的过程.很多研讨语文教改的文章和语文教法专著都很重视板书的设计和运用.很多教学实践也证明: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并不等于是一堂好课,但成功的语文教学决不可能没有出色的板书.  相似文献   

17.
同一篇课文,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板书.《田寡妇看瓜》一课,就可以设计如下四种形式的板书.递进式总要去看瓜:土改前夏秋两季仍然去看瓜:土改后不信孩子们的话无心去看瓜:事实教育了她这个板书从课题入手,以看瓜为线索,反映了田寡妇由土改前"总要去看瓜"到土改后通过事实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板书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板书能较好体现教学意图与思路好的板书如同一份"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既能体现教师提纲挈领、概括剖析、优化教学的能力,又能理清文章思路,启发学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解决教学的难点,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形象的知识,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它以确切的科学性,指导学生学习,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板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文章阐述了会计教学中板书设计要求,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各种类型板书的设计与运用,提出了板书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应该力求精要与美观,做到既醒目又悦目,这样才能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如此,板书还体现了文章思路、教师施教思路、学生学习思路,板书的重点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一课讲完,学生就能根据板书内容掌握文章的重点.而板书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则一般以提纲形式出现,做到既精练概括又体现原作者的思路,精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分步骤、有条理、适时地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