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背景材料数表最早是作为计算工具出现在数学中的。公元前2000多年,古巴比伦数学中就广泛地使用倒数表、平方表、平方根表、立方表、立方根表来帮助进行各种运算。例如,古巴比伦人在除以一个数时,实际上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倒数表可以使他们比较方便快捷地完成除法的运算。古埃及人也使用数表作为计算工具。特别是,他们的分数运算法则比较复杂,需要把一般的分数运算归结为单位分数的相应的运算,例如27×74,首先要把27与74分别化为单位分数之和的形式,然后归结为(14+128)×(1+12+14)来解决,所以他们不得不使用专门的单位分数表来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
零对于数的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开始创造数的系统时.并没有自动包含零.事实上.古埃及人的数的系统就没有零.公元前1700年左右,六十进制数的位置系统发展起来.古巴比伦人将它与他们的360天的日历相结合.并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但其中并没有设计零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和差术”是古巴比伦人使用的一种数学运算技巧.本文从历史走向当下,研究高中若干数学问题运算方法的源头,探索“和差术”在当今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启示,为解决数学教学中学生只重视数学方法,轻视数学思想,忽视数学内涵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寻求思路.  相似文献   

4.
倒数浅议     
在小学数学教学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前,介绍了倒数概念。教材指出“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尽管小学数学对数的认识限制在非负范围内,但在这一范围内倒数引进的功绩却是十分巨大的。它使计算出现新的变革,借助倒数可以将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除以一个数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样,分数的除法就与分数的乘法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王玉萍 《辅导员》2009,(22):14-14
“倒数”这个数学名词,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小学数学里,大家就曾经接触过。现在,在七年级数学里我们再次学习这个概念时,无论是根据概念求某个数的倒数,还是根据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运算,很是有点得心应手之感。可是,我们是否能灵活运用倒数概念进行一些复杂运算,那就另当别论了。下面笔者就一道习题来谈谈倒数概念的灵活运用,给我们解题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6.
肖宏  刘明礼 《新高考》2004,(1):44-44
“倒数”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法则,如果我们在数学变换中依据条件和目标特征,巧妙地利用“倒数”,往往可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零这个数对于我们数的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开始创造数的系统时,并没有自动包含零.事实上,古埃及人的数的系统就没有零.公元前1700年左右,六十进制数的位置系统发展起来.古巴比伦人用它跟他  相似文献   

8.
数0探述     
通过历史文献的比较研究发现,人们对数0的起源主要有5种不同的观点:源于巴比伦、玛雅、印度、阿拉伯、中国之说.进一步考查数0在不同文化中的名称、符号及含义的演变过程发现,在古巴比伦时期就有了零的萌芽,在玛雅时期已出现了零的象形符号与含义,在古印度时期已出现了圆圈符号“0”表示的零,公元8世纪印度数码又传入了阿拉伯,在古代中国也较早地出现了用“口”、“○”等其它文字表示的零.这一探索揭示了数0的起源及其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同时,为数学教育以及数0的准确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趣味数学和竞赛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倒数,把它表成几个数的倒数的和.这类问题的解决是有一般方法的,现予介绍.(不少学生解这类题是盲目猜测,很费时.)例题在下面等式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要点和例题: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掌握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等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算规律;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近似数与有限数等的意义;掌握平方表的查法. 例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任何有理数α乘以零仍旧是α, (B)任何有理数α除以零部是零, (C)任何有理数α加上零仍是α, (D)零的倒数是零. 简析:要注意数零在有理数运算中的特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接触的数位制,一般是十进制。可是,圆周却被分成了360度。为什么圆周会分为360度呢?这得从3700多年前的巴比伦国家说起。古代巴比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科学上它最伟大的贡献是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古巴比伦人已测出一个太阳月的持续时间,精确度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只差0.4秒。古巴比伦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2个时间  相似文献   

12.
“开方”是指求一个数的方根的运算.与常见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相比较,开方要困难得多.如今需要非特殊数的方根数据时,通常会查阅现成的《中学数学用表》,而更省事的做法就是使用计算器或电脑.但在此表出现之前的时代,开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比如在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大部分有文化的读书人竟然不会开方.正凶为此,名著《数学人造的宇宙》中介绍的一种“巴比伦开方”法格外引人注日.下面就以√19为例,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4.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等类型,并经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后将算法统一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算法的表述很简洁,也很好记忆,  相似文献   

15.
丁浩清 《云南教育》2004,(31):13-14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教学中,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事实上,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在数的运算中,尤其是估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6.
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到古罗马时代的"十二铜表法",再到近代法国卢梭的<论法的精神>……人们对法的认识、研究一步一步地由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例谈“求值”的若干技巧傅晋玖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包括数、式的具体运算和集合、变换、对应、命题等的抽象运算,初中阶段更重要地体现在数、式的具体运算上。而“求值”运算,即求代数式以及含有指数、对数或三角函数式子的值,是初中数学中数式运算及变换的综合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一课"倒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判断推理的能力。2.能力目标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9.
数倒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倒数及其一些倒数关系在中学数学小占有一定的位置,应用甚广。若能清晰地掌握倒数概念及其关系,则将给解题带来很大方便。下面把课文中的倒数概念及  相似文献   

20.
王孔顺 《新疆教育》2012,(12):66-66
数感,是人们对数及数的运算的直观感觉、感受及情感。它可以帮助人们用数学的思维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并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策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及运算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