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札记──有关传播的12个条目王德民1、“出纳王命,王之喉舌。”—──摘自《诗经·民》《诗经》“民”这首诗,为周宣王的大臣吉甫所作。内容赞扬了同僚仲山甫的政绩功德。“出纳王命,王之喉舌”,是指仲山甫出色地发布传达了宣王的旨意,如同宣王自己的喉舌那样...  相似文献   

2.
《襄樊日报》近两年来有效地探索出一种适应市州报发展规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三贴近”和舆论监督九种“加法”运作。(一)“喉舌” “耳目”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当“喉舌”,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上,全面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使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实  相似文献   

3.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参》是内部参考消息的简称,一般用作内部高层阅读或作决策参考用。它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从反映的内容上看。它比公开报道更敏感、更迫切需要领导层的关注。大量不宜公开报道的事件和问题往往通过《内参》的形式反映到有关领导那里。如果说报纸是党的“喉舌”,那么党报《内参》就是“耳目”。  相似文献   

5.
《内参》是党报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级党报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舆论监督中,如果把党报公开报道的作用比作“喉舌”,那么党报《内参》的作用就如同“耳目”。这种“耳目”,既可以直接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一个时期的社情民意以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又可以随时揭露社会上一些不宜公开见报的不良倾向和问题,它有着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抓信息,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参考作用。 《内参》是供一定范围领导层参阅的一些不宜公开见诸报端的报道,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以及重大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交通广播异军突起之时,城市新闻广播是改头换面,融入交通广播洪流,还是继续坚守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笔者认为,城市新闻广播只有从实际出发,根据听众的需求不断调整战略,继续做大做强做好做细新闻节目,重视内容产品的针对性和服务性,把“三贴近”作为城市新闻广播竞争的着力点,才能在强化“喉舌”功能的前提下扩大影响力,提升收听率。  相似文献   

7.
李垚的新闻学文集《两难选择与自由应对》一书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为该书作序。方汉奇先生在序言中说,作者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对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无处不在的耳目”、作为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和权力腐败的“揭露者”、作为“人民精神的干呼万应的喉舌”等本色职能的梳理和阐发,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71-72
<正>"喉舌"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概念之一,借用说话的器官来定义党报的性质和功能。中国新闻史上,最早使用"喉舌"说明报刊作用的是梁启超。他1896年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写道:"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后来他又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1905年孙中山创办《民报》时强调:"《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1932年5月8日国民党党报《中  相似文献   

9.
加强新闻工作者知识修养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决定的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就是党赋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耳目和喉舌,又是人民的耳目和喉舌,担负着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说,报刊是“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我国报刊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这个起源和演进过程中,从内容到装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着。从梁启超的《时务报》到孙中山的《民报》,从陈独秀的《新青年》到早期共产党人和鲁迅、茅盾、邹韬奋等先驱的办刊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1.
5月8日至12日,首次全国性党报内参工作会议——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先后两次到会讲话,他强调,从报社编委会角度讲,办好内参与办好报纸同样重要。他还就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作了阐述。他说,党报除了是我们党的喉舌之外,还应成为党的耳目。所谓耳目,就是要通过党报来使我们各级党委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据此作出决策,然后通过党报和其它传播工具,以及各种渠道向群众宣传。高狄强调说,内参工作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纪事     
党报的公开报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的内参报道则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办好党报内参与办好党报同样重要。这是5月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内容。内参的“耳目”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沟通、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它有助于党和政府掌握群众的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要认真实践马克思新闻观,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多出精品佳作,当好“耳目”与“喉舌”是新闻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5月8日至12日,首次全国性党报内参工作会议——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先后两次到会讲话,他强调,从报社编委会角度讲,办好内参与办好报纸同样重要。他还就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作了阐述。他说,党报除了是我们党的喉舌之外,还应成为党的耳目。所谓耳目,就是要通过党报来使我们各级党委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据此作出决策,然后通过党报和其它传播工具,以及各种渠道向群众宣传。高狄强调说,内参工作要注意“三新”:新问题、新经验、新情况,要围绕这“三新”办内参。  相似文献   

15.
“耳目”与“喉舌”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对无产阶级党报作用、功能的传统概括。当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新莱茵报》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高潮中诞生时,马克思就提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千呼万应的喉舌”。即对反动统治的罪恶进行“孜孜不倦”的揭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奋起;对革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愿望、呼声作热情的表达,鼓舞他们英勇地投入斗争。  相似文献   

16.
1918年,蔡元培为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作序时写到:“余惟新闻者,史之流裔耳”,“新闻之内容,无异于史也”(1),点明了新闻和历史的关系。梁启超曾说报馆是“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子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食粮也”(2),其中“将来之灯也,现在之食粮也”,指的就是新闻与历史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竞赛须知》见本期第3页)1、1901年5月,列宁在一文中,论述了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的观点。A、《从何着手?》B、《革命的任务》C、《军队和革命》2、首先提出工人报刊“喉舌”和“耳目”功能的是?A、马克思B、恩格思C、列宁3、毛泽东在一文中,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著名论述。A、《报纸是指示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B、《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C、《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4、邓小平同志于就提出了办好报纸的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A、50年代B、60年…  相似文献   

18.
记者,要做好党的“喉舌”,必先做好党的“耳目”。果如此,不论用公开的报道去说话,还是用“仅供领导阅处”的“内参”来实现,都同样重要,后者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果把党报公开发表的报道比作党的“喉舌”,那么,就可以把“内部参考”比作党的“耳目”了——新闻媒体运用新闻手段,将不公开报道又很重要的新闻事实制作成仅供党政领导参阅的新闻作品。这种“内部参考”,既可以及时地向党政领导反映社会实情,又可以写进对情况的分析和相应的建议、对策,从而为领导  相似文献   

19.
白谦诚同志的《广播特点初探》一文,提出了广播特点这一新闻广播理论问题。多年来, “四人帮”在新闻广播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制造了许多混乱。为了加强新闻广播理论的研究,我们希望在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指导下,对一些重大的新闻广播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基层是县级融媒体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要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近40年,县级媒体历经辉煌又陷入衰落,关键在于与本地群众和基层政府失去连接.新时代县级融媒体的发展进路,在于重建本地用户连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从“喉舌”变成“喉舌”+“耳目”+“参谋”+“尖兵”,更要从摇旗呐喊的“啦啦队”变成上场奔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