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震中在汶川,里氏8.0级地震。就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短短数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布了汶川县发生地震的消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两  相似文献   

2.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史无前例的重大灾难;52分钟后,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在温家宝总理乘机降落成都10余分钟后,《新闻联播》播出了温家宝总理在专机上的重要讲话。接着,央视又推出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四川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美联社、  相似文献   

3.
邱翔 《中国广播》2008,(9):34-35
5月12日汶川的灾情就是集结号,中央、地方各路媒体迅速行动,“千方百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全世界报告汶川发生了什么。地震发生后的17分钟,14:45,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出现在荧屏上;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7.
王红蕾 《记者摇篮》2009,(11):47-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时45分,地震发生后仅17分钟,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经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5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6时40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温总理上专机,奔赴灾区,并播出温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34分钟后,15时02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播音员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地震发生44分钟之后,15时12分,CCTV综合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窗口打开。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34分钟后,15时02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播音员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地震发生44分钟之后.15时12分.CCTV综合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窗口打开。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1分钟后.中国地震局实时监测机屏幕上的地震波形出现了剧烈振荡;12分钟后.短信速报到该局及下属机构400名官员  相似文献   

11.
从地震报道看传统媒体的创新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网友的震后"网络168小时" 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14:35,地震发生仅7分钟后,第一个灾区网友描述地震情况的帖子发到了"百度贴吧"的地震吧上. 14:46,新华网发出第一条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赵博 《新闻天地》2008,(6):63-63
汽车、火车、舰船的汽笛鸣响、防空警报鸣响……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汶川地震发生整整7天,中国人集体默哀3分钟,向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志哀。  相似文献   

13.
陈婕 《新闻实践》2008,(7):73-73
面对5.12汶川大地震,新闻媒体从中表现出的开放姿态、人文理念、技术手段都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在中国灾难报道史上,这都是值得纪念的一笔.从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一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与时间赛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国家级媒体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快反应。至今,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已持续一个多月,整个报道尤其是初期报道的组织开展对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和检验。报道现场展现画面力量5月12日14:28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马上作出应对部署。30分钟后,经过认真核对,新闻频道口播发出消息,50分钟后开播特别节目。在紧张调动各方力量的同时,新闻中心梁  相似文献   

15.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8,(4):13-16
统一部署 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广电总台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启动宣传应急机制;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全方位高密度地进行抗震救灾报道;打破常规节目版面,进行特殊编排;加强对中央电视台的供稿和发稿工作。截止6月4日,新闻中心共播出相关新闻1600多条,总时长5000多分钟,中央台共采用190多条次,名列全国省级台前茅。  相似文献   

17.
抗震报道中广播媒体的功能回归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琼 《新闻实践》2008,(6):12-13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传统主流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透明地报道了这次地震的消息,并持续不断地提供灾情最新信息和抗震救灾丰富信息。灾难降临时,广播凸显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在灾后坚持直播100分钟,发出了当地媒体的第一个声音。市民在广播节目中互通消息、互相安慰,市政府震后第一号公告也通过广播节目传达到社会;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国际各大媒体就纷纷把中国地震作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对地震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作为公认的美国报界国际报道最具影响力、对美国其他主流报纸的新闻决策起引导作用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对这一重大事件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9.
我的目光     
拜湃 《报林求索》2009,(4):29-29
<正>因为我们的栏目是"读城记",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有关汶川这座城市的信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甚至在地震发生后的数个小时里,第一次听到汶川的名字时,  相似文献   

20.
文洁  邓晓蓉 《中国广播》2008,(7):105-10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强烈的地震波使位于重庆闹市区的重庆广播大楼晃动起来,正在紧张有序工作的重庆电台6个频率的职工们传出阵阵惊呼。2分钟后,撤离大楼的人们远望着大厅里还在不停晃动的水晶吊灯,终于意识到——地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