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熊猫繁殖能力为何这样低?享誉世界的国定──大熊猫的繁殖力低得惊人。川、甘、陕各保护区以及国内外动物园饲养大熊猫100只以上,而繁殖产仔的雌雄大熊猫不到20只。1980年以来,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野外观察站,对8只戴有无线电项圈的雌雄大熊猫长期跟踪,...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6,31(5):67-67
据东方网11月22日消息,中法联合考古队对重庆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第三次清理工作目前结束。考古队在位于龙骨坡1200米高海拔的地方的一个高8米、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的洞内,发现了大熊猫、野马、犀牛和羚羊等10多种动物的化石,其中大熊猫化石的年代为距今8万至10万年。中国古人类专家、中科院研究员黄万波介绍说,1984年在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小种大熊猫化石,年代是距今约180万年至248万年,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小种大熊猫化石;而小种大熊猫被公认为大熊猫的老祖宗,此次考察成果进一步证明,大熊猫不但起源于龙骨坡,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06,31(5):67-67
据东方网11月22日消息,中法联合考古队对重庆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第三次清理工作目前结束。考古队在位于龙骨坡1200米高海拔的地方的一个高8米、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的洞内,发现了大熊猫、野马、犀牛和羚羊等10多种动物的化石,其中大熊猫化石的年代为距今8万至10万年。中国古人类专家、中科院研究员黄万波介绍说,1984年在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小种大熊猫化石,年代是距今约180万年至248万年,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小种大熊猫化石;而小种大熊猫被公认为大熊猫的老祖宗,此次考察成果进一步证明,大熊猫不但起源于龙骨坡,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的教材简析和教学建议河北高雅贤《大熊猫》记叙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逗人喜爱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因为内容浅显易懂,切合儿童生活实际,深受儿童的喜爱,九年义务教材选为阅读课文。《大熊猫》在现行教材和九年义务教材中的教学要求相同,但所处的位置和...  相似文献   

5.
对于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来说,很难找到比大熊猫更可爱、更迷人的象征了。那小丑似的面孔、蓬松的皮毛、顽皮的动作和几乎像人一样的进食姿态使它轻而易举地成为世界上最逗人喜爱的动物之一。   所以,一说起大熊猫即将灭绝,许多人自然会黯然神伤,而大熊猫融入政治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熊猫皮有时作为贵重礼物用来结交盟友。现代的中国政府也多次利用“熊猫外交” (这里指的是活熊猫 ):把大熊猫送给那些与中国通商交好的国家。自然资源保护组织也利用了大熊猫: 20年前,当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把大熊猫选作会标…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回家     
华也 《儿童音乐》2010,(9):82-82
这里的竹叶有点老,这里的空气实在糟,大熊猫,大熊猫,带你回家好不好?  相似文献   

7.
红熊猫,又被称为小熊猫。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游人都会误认为小熊猫就是大熊猫的宝宝,实际上,它只是大熊猫的亲戚。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5,30(7):74-74
据东方网2004年11月7日援引《北京晨报》消息称,我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初步攻克人工圈养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道难关。2004年人工繁育大熊猫9胎12仔,其中成活9只,死亡3只。  相似文献   

9.
2000年4月26日,在陕西省秦岭中段南麓腹地的佛坪县岳坝乡三官庙村海拔2100米的山林中,该村村民发现了一只体重约lOOkg的堪称“宝中之瑰”的棕白色成年大熊猫。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佛坪县乃至秦岭南麓第9次发现的活体棕白色大熊猫,加上4只死于非命的,迄今为止,秦岭南麓先后共发现14只棕白色和全棕色大熊猫,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3~4%,估计是一个种群。为何秦岭南麓会频频发现棕白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与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课改”以后,笔者陆续听了一些研讨课。如一位教师执教《国宝大熊猫》:多媒体课件以优美的音乐配以大熊猫可爱的图片导入新课,接着请学生说说“我知道的大熊猫”,学生争相发言,拿着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侃侃而谈,从大熊猫的种类、生活习性到它的研究价值、社会作用,足足谈了十五分钟。然后老师播放了一段熊猫爬树的录像,片中熊猫滑稽可爱的动作令人捧腹,老师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上解说词,先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同学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工》2008,(6):27-27
刘定震是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因工作需要,几乎每年都要到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一两次。 5月12日,他再一次来到卧龙开展研究工作。这天午餐后,他便到大熊猫饲养场录制大熊猫的叫声。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文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特别关注濒危哺乳动物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自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以来,十几年中,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美大熊基金会科学特别成就奖、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野生动物保护奖章、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金奖等诸多奖项。潘文石教授的大熊猫研究是从1980年开始的。那年潘文石教授参加了一个国际合作小组,之后,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进行了四年的研究。1984年底,他率领一支他指导的由北京大…  相似文献   

13.
卧龙三章     
王丽 《教育文汇》2005,(8):62-63
大熊猫的故乡在四川卧龙,它的全名应该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翻开中学生物课本,里面必然要提到“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去卧龙野外实习距今已有12载,可是那里的景物却历久弥新,清晰得如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也叫猫熊、熊猫,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南部,喜欢生活在高山中有茂密竹林的树林里。大熊猫是肉食动物,却以吃竹子为生。它整天穿行在竹林里采食竹子,偶尔也吃昆虫和小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5.
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法对平武县白马藏族大熊猫栖息地村民的经济进行了调查。对比两次调查结果。表明栖息地村民经济收入减少,贫困家庭比例显著上升。村民的经济发展活动中,放牧、挖药、采集柴薪以及打猎等活动增加,会导致栖息地退化,威胁大熊猫及其它珍稀动物的生存。而传统的伐木导致栖息地破坏和丧失.对大熊猫及栖息地的直接威胁已不复存在。最后根据栖息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保护工程 从1992~2000年新建14处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4242km~2。其中大熊猫栖息地2479km~2,完善原有13处大熊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总面积5380km~2。建立17条保护区走廊带。在32个县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工程涉及四川、陕西、甘肃3哲的34个县,目的是保护大熊猫及栖息  相似文献   

17.
陕西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的区别率已达到了97%,与国内其他山系的大熊猫种群相比,秦岭大熊猫是一个更古老和原始的新亚种种群,在遗传多样性上更具有研究价值,而野生多、总体数量少的现状,使其更加珍贵。下午,向导王小林刚走出保护站,就发现一只大熊猫蜷在后门外,雪地里这只大熊猫双目紧闭,非常虚弱。保护站养的狼狗“豹子”循声窜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围着大熊猫试探,发现大熊猫无力反击,豹子更兴奋了,围绕着它跑来跑去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18.
假定你是李华,从小喜爱大熊猫,一直通过有关网站关注三年前在美国圣迭哥动物园出生的大熊猫“苏琳”和她的母亲“白云”。现在苏琳即将三岁。请根据以下要点给动物园工作人员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9.
国宝大熊猫     
马瑜蔚 《作文》2023,(17):25-26
<正>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它们的耳朵呈恰到好处的黑色半圆形,毛茸茸的,摆在圆乎乎的脑袋上,十分可爱。大熊猫的眼圈黑黑的,呈椭圆形。它们是不是经常失眠呢?不然怎么会眼圈黑到让人看不清眼珠子呢?再看它们的鼻子,一个黑黑的倒三角,  相似文献   

20.
本依据马边彝族自治县独特的彝族化区位优势和大熊猫、珙桐等珍惜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形象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其整体旅游形象:最北彝家生态明珠。进一步阐述相关含义,如世界最南最优生态大熊猫保护区、世界珙桐故乡。构想了形象标识标志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