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文题偏大 ,缺乏明确的聚焦点所谓文题过大 ,指的是题域过宽 ,题目外延偏大。如《素质教育浅谈》、《谈谈语文单元目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即是。这样的题目所界定的是某个研究领域 ,而非具体的研究成果 ,它们都定位在庞大的“面”上 ,而没有指向某个集中的“点”。以这样大的文题行文 ,要么泛泛而谈、浮光掠影 ,要么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产生这样毛病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错把“征稿内容范围”当作文章的题目。报刊编辑部或论文竞赛举办单位所列举的“内容范围”,规定了征文的大方向 ,为征文划了一个大…  相似文献   

2.
选题是微型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选题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如果选题不当,研究就有可能“流产”,或没有多大价值。那么,选题该如何进行呢?选题宜新。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缺少新认识、新角度和新材料,是很难写出新意的。因此,题目必须新颖。这里的新颖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主流教育媒体的新动向,把握新热点,选准新角度,此谓“锦上添花”。二是针对原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的解决之道,此谓“旧瓶装新酒”。选题宜小。微型课题题目一般不宜大,即切口要小。选题…  相似文献   

3.
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题目:“把1/8、0.88、0.8、875%、八成七,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目,学生做起来往往出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仔细,观察学生做此类题目的过程,发现他们拿到题目后,总是在那儿一个个地挑,挑一个排列一个,一不小心挑花了眼,看错了数,就会弄得一错皆错。针对这一点,我给他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五步法”,即“一看、二排、三化、四比、五写”。 一看,看要求。即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 二排,竖着排。即把题目中所给的数抄写在演草纸上,依次排成一竖行。 三化,化小数。把题目中所给的数全部化成小数。循环小数也要还原成至少写出两个循环节并带有省略号的形式。书写时要求数位对齐,便于比较。 四比,比大小。运用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进行比较的方法,把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认识小数”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涂色表示0.42。大部分学生要么横着涂4行再加2个小正方形,要么竖着涂4列再加2个小正方形。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共涂了42个小正方形。如图1。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应用题”的练习课时,设计了一道“猜猜看”的题目。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题目“小明有12元钱,小红有8元钱。________?”让学生“猜”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兴趣盎然,都想猜中老师的问题,个个动脑筋,急不可待地举手发言。 生A:“小明和小红共有多少钱?算式为12 8=20(元)。” 生B:“小明比小红多多少钱?算式为12-8=4(元)。”  相似文献   

6.
戴友夫 《现代教育》2004,(10):38-39
2003年下半年高教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作文的题目和要求是:“以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宇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分值为30分。这与以往的作文题目和要求相比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目单一。以往的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给定一个判断句或词组的题目,让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标题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提供一个或数个材料,让考生根据所提供材料的性质和范围,自己拟定一个标题,确定主题写一篇“给材料作文”;或者是在试卷上既提供了一定的材料,又给定了题目的“标题与给材料相结合的作文”。而2003年的作文题虽  相似文献   

7.
能巧算吗?     
万里 《数学小灵通》2003,(12):29-29
学习了多化数乘法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3080×4800+308×52000 小林分析这道“两头乘、中间加”的题目时,见算式中两个乘法因式没有相同的因数,觉得缺少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条  相似文献   

8.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事故屡有发生,小到擦破皮,大到摔伤骨折,家园纠纷也多因此而起。这些事情最终如何解决,结果又如何呢?记者很想就此进行一番深入的采访。一位业内的老朋友听说我有这样的意图,便劝戒说:“你怎么定了这样一个选题?幼儿园不会接受采访的,没有人愿意去揭自己的旧伤疤。”果不其然,提起这个话题,园长们要么三缄其口,要么说:“那件事我们不想再提。”要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偶翻《思维与智慧》,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题目为“不得要领”。全文如下:“救人!救人!”电话里传来了紧急而恐慌的呼救声。“在哪里?”消防队急救部门的接话员问。  相似文献   

10.
晓文 《早期教育》2001,(20):2-3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事故屡有发生,小到擦破皮,大到摔伤骨折,家园纠纷也多因此而起。这些事情最终如何解决,结果又如何呢?记者很想就此进行一番深入的采访。位业内的老朋友听说我有这样的意图,便劝戒说:“你怎么定了这样一个选题?幼儿园不会接受采访的,没有人愿意去揭自己的旧伤疤。”果不其然,提起这个话题,园长们要么三缄其口,要么说:“那件事我们不想再提。”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中的关键句 ,在题目中体现不一 ,一般有三种情况。下面以具体题目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抓关键句进行应用题教学的。一、关键句是题目中的问题例 1 饲养小组养 1 0只黑兔 ,1 6只白兔 ,一共养多少只兔 ?本题中关键句就是所求的问题 ,即“一共养多少只兔 ?”问题中的“一共”指“兔”之总和 ,而“兔”又指白兔和黑兔 ,这样题目中的“一共养多少只兔” ?就是求白兔和黑兔的总和。求白兔和黑兔的总和就是把白兔和黑兔的只数加起来。经过这样引导分析 ,学生就会很快列出算式 :1 0 1 6=2 6(只 )。二、关键句是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例 2 饲养小…  相似文献   

12.
四(1)、四(2)班两位老师在校门口上数学课,要求学生统计10分内经过校门前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四(1)班让学生“各自为政”,独立记录。看到这一场景,我的第一思考就是:假如来往车辆特别多该怎么办?不出所料,两分过后,就有许多学生提出记录不下来,要么漏记,顾了这里忘了那里;要么来不及记,乱记……于是有学生建议:应该分组记录。当学生依靠个体的力量解决不了问题时,就会产生合作的强烈愿望,这样,无形之中就将学生“逼上”了合作的“梁山”……孩子们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合作带来的好处,经历合作的过程,也体验合作带给他们成功的快感……有强…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命题作文,许多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个字———“怕”。究其原因:一方面题目过于死板、陈旧,脱离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就是写作指导方法教师“统得过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注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以自由空间,增加灵活性,让他们能自由发挥,多样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一、化大为小,多侧面表现学生往往对大范围的命题作文感到束手无策。对这类题目,我引导学生“化大为小”,在大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另定小题目,有助于学生多侧面表达,把文章写“活”。如写《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指导时我启发学生多方面选材…  相似文献   

14.
祝旭 《贵州教育》2022,(8):29-31
<正>受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量存在着浅表化教学,要么是教师上演“独角戏”,教学中教师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答案”,决不允许学生“节外生枝”;要么是学生上演“背多分”,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压缩具体内容,只讲结论与算法而不讲道理;要么是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学中教师精雕细琢,完美无缺,“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这样的浅表化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感悟,重形式轻实效,致使学生的学习止于表面、表层、表演,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这是数学教育的悲哀。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浅表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有多少个数     
小红说:“军军,同学们都说你是数学大王,我出个题目你算一算。”“好!让我试一试。”数学大王军军说。“先看一组数:,,,,……按这样排列,100以内共有多少个1361015这样的数?”军军默想了一会儿,说:“有13个数。”“不错,你真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大王’!”小红大声夸赞起来。小朋友,你说是哪13个数?有多少个数  相似文献   

16.
提起小学体育课,有些人的脑海里马上会蹦出这样的想法:“不就是在操场上哄孩子们玩吗?”“体育生没个成绩好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无怪乎,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解,确实,我们平时的很多体育课,由于过于随意,或者过于重视体育技巧的传授,基本上上得要么散漫,要么折腾,家长看着不满意,孩子们也没多大收获.  相似文献   

17.
教万以内的数时,先安排这样一段猜数游戏:学生甲说:“我想好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谁能猜中?”学生会踊跃发言——2000、3600、7400……显然,由于甲说的只是几千几百,没有规律,很难猜中。学生乙提了几个问题:“这个数比4000大吗?”“对!”“这个数比6000小吗?”“对!”“这个数比5700小吗?”“对!”……乙这样一步一步地向甲提出问题,最后猜中了甲要同学们猜的数。  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在生活中又常常用到的。比如,我家到学校大约1500米,这个1500是个大致估计的数。我们要估计某个数目比较大的量时,常用的是逼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教学亦复如是。在这篇课文的题目和内容中,就仔在着诸多的“疑点”,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质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切实解决学生的阅读疑惑,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4)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命题中的“三自”,而其中的“题目自拟”又是最直接的体现。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作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  相似文献   

20.
作文客观失分是指因卷面因素而失去分数。中考作文客观失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关于题目一是无题目。中考作文评分等级“说明”中明文规定“没有题目的扣1分”。这样白白的丢失1分,多可惜呀!因此,同学们写考场作文时首先应看清作文要求,如果是命题作文,先把题目抄好;如果是半命题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果是自拟题目作文,先要仔细拟好一个题目,再根据题目进行作文,万一来不及拟一个精彩、简洁的好题目,在交卷时匆忙写上一个挨边的题目也行,总比没有题目好。二是题目不确切,或题大文小,或题小文大。题目是展示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