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认为借鉴和提取资本主义积极成果对社会主义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占有和发展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现实通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的对立同一。同时,邓小平资本主义论也存在悖论性结果:邓小平资本主义论在现实中没有界定什么是资本主义,以发展为逻辑起点的邓小平资本主义论没有实现发展的成果和生活质量有机对应,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站在中国和世界相互联系的高度,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中国为什么和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两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改革也是革命、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否认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承继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而言的, 它着眼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 着眼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的中国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二者一脉相承。邓小平不仅继承而 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的哲学教学要充分吸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因素,结合现时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加大专题讲座力度.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些专题讲座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1.社会发展哲学。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中时期,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变化,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生产力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所提出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在中国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允许部分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从未论述过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从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两个层面对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性作了深刻的论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途径,阐明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条件特别是生产力条件,并领导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的成功跨越.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历史使命是巩固和发展制度跨越的成果,对已进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正确定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晚年的研究视线逐渐转移到东方国家问题上来,从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观点入手,仔细分析了东方国家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前景,特别是根据俄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提出俄国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至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饱经沧桑的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并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1992年6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学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重要论断。学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由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前提决定的;其次,必须学习资本主义,还在于当今世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有着不容置疑的显优势。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就是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进程。学习资本主义而不搞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而又学习资本主义,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既准确地分析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又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所论述,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所分析,从而形成了他关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指出经济、政治、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是公有制经济的帮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意愿,在实践中逐步肯定了新时期的资本主义———私营经济。两位伟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辉煌篇章。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区别,邓小平在对商品经济、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方面以及决策的思想特点方面超越了毛泽东,经过了实践的充分检验,更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落后国度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根本条件。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但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却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运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中国继续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具体途径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论证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必然性,把当代中国社会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与资本主义共时态的“跨越式”社会主义,不同于与资本主义历时态的“替代式”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主体社会主义,还要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奠基于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的.它开始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突破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审视,着力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破解,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现理论突破,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本世纪的拓展和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科学的认识指导下向前推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这一理论。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首先表现在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这三个方面;其次,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还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没有在理论上完成创新,人们仍然用"五种社会形态说"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果使"左"的理论至今仍然支配着一大批人的思想,成为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创新的滞后,使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使改革出现了一些失误。解决的办法,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深化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分配不公和腐败分子有机可乘的问题,同时剔除传统理论中"左"的、不符合实际的成分,消除传统"左"的思想理论的影响。文明类型研究已经初步实现了对"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突破和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科学解读,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资本主义不可能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而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开辟了克服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兴起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全球金融危机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更需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明类型、不同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的重新磨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一种比较优势,是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模式,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对立统一中存在,在不断的竞争较量中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传统社会主义而言则是一种创新模式,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其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