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保持昆明烤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昆明地区2009~2013年烤烟种植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5 a当地烤烟种植区域、种烟收益及烟叶等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当前烤烟生产发展形势,提出烤烟生产应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和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思路,并从基本烟田建设、特色品种种植、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有机烟种植方式的可行性,2008—2010年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拉乌乡开展了有机烟叶生产试验示范.2010年进一步对拉乌乡有机烟农户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在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下的有机烟与常规烤烟田间的生长情况、病害发生和产量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不仅影响烤烟生长、烤烟产量与品质,而且与烟叶中后期病害程度直接相关;有机种植的初烤烟叶较常规种植的产量平均减少18.7%.因此,发展有机烤烟种植,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模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毕节市赫章六曲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的实验,结果发现:套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对照相比,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且套种并还田的种植模式下,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山地烤烟的特点表现为农事操作时限性强、灵活性大、难度大,种植经营投工收益比例高、土地收益比例低,一点多户种植与单户多点种烟并存,种植主体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山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投工收益比例高、土地收益比例低、交通条件差影响适度规模化进程,关键环节集中用工造成烟农愿意入合作社不愿意加入专业队,土地租赁价格影响空闲土地的流转方向.山地烟区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应采取优化区域,调整布局;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稳定品质,打造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系统收集和整理了近20年来我国和津巴布韦烤烟质量方面的文献,对两国烟叶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国烤烟烟叶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就今后烟叶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烤烟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优质烤烟产区贵州省的烤烟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化学成分相关系数矩阵表明,烤烟多种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四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8.309%.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四个主因子.  相似文献   

7.
<正>商洛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烟草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烤烟产业,经过最初的试种推广、初步发展、发展提高和突破发展几个阶段,现已成为年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以上,产收烟叶30万担以上的全国重点产区、陕西省第二大烟叶产区。商洛烟区主要分布于丘陵和山地,烤烟移栽后低温、干旱是影响烟叶前期生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烟草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出现病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棉所系列品种引入新疆种植的表现情况,结合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产生的差异,客观的论述了中棉所系列品种在新疆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作用,并指出中棉所系列品种在新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于艳玲  滕妍 《教育探索》2007,(12):13-14
民办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法律法规、保证教育的公益性、明确合理回报等四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电子政务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状况、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对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利用 195 3- 1993年全国烤烟单位面积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资料 ,将全国视为一个大区 ,划分全国烤烟高低产值、丰歉和优劣质年景 ,研究高低产值年烤烟产值与产量及上中等烟比重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高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2 70 3 .0 3元、产量 16 0 8.75kg、上中等烟比重 49.77%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17.92 %、11.2 4%和 3 .92 % ,由于气象条件有利使单产增加和上中等烟比重提高而增加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49.71%和 5 0 2 9% ;低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15 2 4.90元、产量 10 75 .71kg、上中等烟比重 42 .5 6 %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的绝对值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2 9.97%、18.6 9%和 2 .87% ,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使单产减少和上中等烟比重降低而减少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5 2 .91%和47.0 9%。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烤烟品种施用"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比较"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诱导不同烤烟品种抗TMV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AHO+多肽保"组合剂诱导不同品种抗TMV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红大的诱导效果最好,云87次之,再次是K326,对云97和KRK26的诱导效果最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移栽前发病率和苗期带毒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大田移栽后病情指数与苗期带毒率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统计学方法揭示凤阳烤烟生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4月份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7月份降水量是影响烤烟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7月份太阳总辐射能、8月份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能是影响烤烟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麦茬烟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远不及春烟优越。  相似文献   

14.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近年来漂浮育苗研究结果和大田示范应用情况,指出漂浮育苗技术4方面的优势及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低纬高原气候下,将3个不同原产地的12个烤烟资源进行种植,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分析其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根据其生物学性状的差异初步可分为Ⅰ,Ⅱ两个大类.美国引进与云南自育的烤烟种质资源同属第Ⅰ类,又包括I1,I2两个亚类.两个亚类相比,主要差异表现在生育期的不同,株高、茎围和叶长仅从平均值的对比上有差异,而叶数、节距和长宽比则几乎没有差异.从生育期来看,与Ⅰ1亚类相比,第Ⅰ2亚类(包括GL939和RGH4)表现为,大田移栽至烟株各个生育期均有提前,移栽至团棵提前1-2 d,现蕾期以后每个生育时期都提前8-12 d,整个大田生育期提前约8 d.津巴布韦引进烤烟种质资源属于第Ⅱ类,其生育期表现为大田移栽至烟株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较晚,团棵期推迟1-2 d,现蕾期以后每个生育时期均推迟10-15 d,整个大田生育期推迟10-15 d.其农艺性状表现为高秆、多叶、节距稀,叶片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金圣方”生物有机肥进行田间不同施肥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降低烟碱、总氮和蛋白质等不利于烟叶评吸质量的指标,能有效增加云南低氯、低钾烟区的钾、氯质量分数等,改善烟叶燃烧性的指标,还可改善施木克值.但是,该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与烟叶糖质量分数呈现正相关性,不利于改善糖(碱)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开始,云南烟草企业从美国金叶种子公司引进美国选育的高抗病毒病优良烤烟品种NC102,NC297进行试种.针对这两个烤烟新品种在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过程中发现的良区良法配套问题,就新品种布局、配套栽培与烘烤技术、原烟外观质量与收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做到良种、良区、良法,为今后这两个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烤烟品种K326和烤烟新品系DL01不同磷水平的试验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烟株长势有增强的趋势;施磷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同,施磷对K326中前期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后期则无差异;施磷对烤烟新品系DE01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促进作用明显;不同磷水平下,两个烤烟品种(系)的产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施磷的高于不施磷的;施磷对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无影响;不同磷水平下,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 (DArT) is a microarray-based marker system that achieves high throughput by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genome. A DArT chip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for tobacco. In this study, we genotyped 267 flue-cured cultivars/landraces, including 121 Chinese accessions over five decades from widespread geographic regions in China, 103 from the Americas, and 43 other foreign cultivars, using the newly developed chip.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polymorphic DArT makers were selected and used for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267 access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ubgroups, which could each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2–4 sections. Eight elite cultivars, which account for 83% of the area of Chinese tobacco production, were all found in one subgroup. Two high-quality cultivars, HHDJY and Cuibi1, were grouped together in one section, while six other high-yield cultivars were grouped into another section. The 330 DArT marker clones were sequenced and close to 95% of them are within non-repetitive regions.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for Chinese flue-cured tobacco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program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