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0年航空工业档案工作会议是成立军工集团公司以来的第一个档案工作会议。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航空工业两个集团已经明确了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保持了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各集团公司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上还在逐步理顺,航空工业两个集团公司是走在前面的。今天借这个机会从两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早晨,一架波音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徐徐降落,从舷梯上走下来一对普通的中国农民。然而,他们却成了轰动法国的新闻人物。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围着他们忙个不停,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时刻追随他们的身影,录音话筒不时地伸向他们的嘴边。他们是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的一对农民夫妇,男的叫马德良,女的叫何文丽。老早就在机场等候的法国电视一台记者雅宛丽娜·杜波娃快步迎上前去,和他们热情地握手。她非常高兴地告诉马德良夫妇  相似文献   

3.
循序渐进环环紧扣在这两个理论的指导下,赵氏父子俩运用人体12经脉、365经络的气血、五脏六腑的精气皆聚于头部,针刺可使闭塞的脑血管瑞通这一基本原理,千万次地寻找最有效、最快捷的穴位,创出了震惊中外的药气针;也正是依据这两大理论,从毒能化血栓、虫能蛀坚木中得到了启示,研制出了重用自然界中具有自溶现象的虫类药物、内含大量的血栓溶解因子(BOF).可以迅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供血不足、溶化血栓、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防治中凤冠心病、改善供血不足的“脑心通”。至此.赵教授、伍教授和儿子赵涛从理论到实践,在心脑…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则广为传播的新闻。2月24日,四川雅安市名山县城东乡五里村马在朋夫妇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他们养育了22年的养女马朝琴。马朝琴是非正常人,22岁的女孩,现在还像两岁大的婴儿,专家诊断为遗传性侏儒症。当地政府了解了他们后顾之忧,将马朝琴接到社会福利院抚养。看过报道,我为马在朋夫妇而感动,如果今年央视还要开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我会为这对善良的农民夫妇郑重地投上一票。22年前,马在朋在县城打工时拣到刚刚出生6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马朝琴。几年后,马在朋一家发现养女根本不发育,到处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很多人劝他们早…  相似文献   

5.
共青团中央负责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了怎样对青年进行正面教育的问题,谈到进行正面教育一定要深入人脑。怎样才能深入人脑?一入情才能入脑。“情”包括两个方面:真实情况和真情实感。要真正了解国情、民情、团情,真正了解青年的思想状况,不仅知道箭是直的,也要知道弓是弯的。思想教育既是说理教育,也是情感教育,要注意以情感人。要设身处地为青年着想,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沟通思想感情。这样就能在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中潜移默化,打动人心。二是入理才能入脑。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论的力量去征服和打动人心。理解是窥探青年思想的窗口,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在华北平原的滹沱河畔,有一对“收破烂的记者”夫妇,他们收破烂,写新闻,在顽强拼搏中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前后加起来13年了,他们在中央和省地电台、报刊发表稿件1300多篇,丈夫还多次被评为地区、县模范新闻宣传工作者和优秀通讯员。他们就是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邹村青年农民赵泽民、李肖夫妇。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中期,我国基本上建成了一套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心血管影像学体系。这是20余年来我国放射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从而使心血管病的诊断进入 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主编的《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面貌。刘玉清教授从事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几十年,是我国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专业的著名学者之一。主持编写这本《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耗费了他6年多的心血。他认为,要写好这样一部专著,必须要有相关学科的带头人来参加编写。不仅要写现有技术,更要体现当前该领域国…  相似文献   

8.
采访途中的思索中国青年报是与这样一连串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光辉的名字所代表的精神,伴随着几代青年的心灵发育、成长。人们还记得:50年代的纺织女工郝建秀,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回家务农的新一代农民徐建春;60年代的雷锋、王杰;80年代宣传的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勤奋攀高峰的张广厚,青年的楷模张海迪,向不正之风挑战的陈爱武……人们都还记得这些名字,这也许是历史对青年报人的一种褒奖。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杯揭幕战上,巴西青年朱利亚诺@平托的“脑控机械腿”触球的一刹那,不仅温馨感人,而且酷感十足,它展现了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前沿技术——脑机对接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所谓的“三脑”,是指“内脑”、“外脑”、电脑。“内脑”指社内人员的大脑,“外脑”指社外人员的大脑,电脑指电子计算机。出版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实际是一种脑力作业。众所周知,作为生理学上的大脑,只使用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没有开发。而作为社会学上的大脑,即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同样只使用了一部分于工作,还有一部分使用于别处。即使是使用于工作的这部分,也大有进一步开发的必要。趋利避害和惰性,恐怕是常人的共性。如何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是社会学家和领导人最为关心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学说,无…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这是已经退役的排坛名将孙晋芳对前去采访的某报记者说的话。孙晋芳对记者何以如此反感呢?原来她有难言的苦衷。某杂志曾发表一篇题为《孙晋芳印象》的专访,还配发了照片。可笑的是,照片上说明是孙晋芳爱人的江伟光,实际却是一位她根本不认识的摩登青年。有家小报,还把孙晋芳去年八月生女儿,说成是他们夫妇的精心安排。这不仅使孙晋芳夫妇感到哭笑不得,连读  相似文献   

12.
每当换脑时     
每当换脑时你记得CX年代的Mac是什么CPU速度──68020,无错是20MHz。而今天你买的是200至350MHz。似乎是10倍,你是否因而工作速度更快。有多悠闲时间?而专家更扬言1000MHz亦会在不久的将来(98、99年)会出现在阁下的桌上。是...  相似文献   

13.
阳早(1918-2003)、寒春(1921-2010)夫妇,是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美国专家.2004年8月,笔者赴寒春女士寓所采访,看见书架上摆放着一张阳早与一位中国老人交谈的照片,工作台上另有一张这位中国老人的单独照.阳早、寒春夫妇在中国工作生活几十年,结交中国朋友并不奇怪,但在这个没有装饰的朴素居室里,见不到其他照片,为何却会有同一位中国老人的两张照片?寒春告诉我,那是他们的作家朋友魏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中,《中国青年》被诬蔑为“黑刊物”,“罪状”之一是说,中国青年编辑部办刊依靠“老名专”而不依靠青年群众,走的是“资产阶级办刊路线”。所谓“老名专”,指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理论、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各条战线的著名专家、学者。在经过拨乱反正后的今天来看,这条“罪状”应当说是“莫须有”,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谈录本刊记者文璐,翟跃文,皮钧写在前面的话:新闻工作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如今,80年代以后上岗的青年从业人员已成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主体和骨干,青年新闻工作者怎样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锻炼成长;怎样...  相似文献   

16.
思念韩仲民     
思念韩仲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王仿子我凝视着一张稍稍泛黄的照片,凝视着照片上那张带一点稚气,带一点腼腆的笑脸。他就是1949年的韩仲民,一个刚刚参加革命出版队伍的19岁青年。我比他大14岁,叫他小韩,我的同事都叫他小韩,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走在我的前面作...  相似文献   

17.
蔡志忠,一个初中也没有毕业的的台湾青年,凭着一本又一本深刻玄妙而又令人捧腹的连环漫画,在海外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989年春,三联书店率先在大陆推出了蔡志忠的中国古典文献系列连环漫画,也大受欢迎。争相购阅蔡志忠连环漫画者,并不是孩子们,他的小人书是画给女人的。这些人不是古文献学者,不是古汉语专家,他们没有研读过四书五经和老庄墨子。像别人一样,他们敬慕我们祖先在浩瀚的经典文献中所创造的文化硕果,但面对如此的线装书简和晦涩难懂的文字,许多人只有望而生畏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通之乎者也,不能在晓风残月之中探头晃脑地品味和领悟其中的深奥和韵味,在大部头的中国古典文献原著前,即使是专业学者,也必须青灯黄卷地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然而蔡志忠却为人们画出了一条捷径,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靠着沙发,欣然愉悦而且轻松快捷地了解到庄子、墨子和孔孟。  相似文献   

18.
讽刺与幽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其表现形式是形象的,蕴涵的内容是抽象的。在幽默与讽刺中,形象的与抽象的、文学的与逻辑的,常常融为一体,一些逻辑形式或逻辑要求,往往构成幽默与讽刺的基本框架或基本线索。一、幽默:“反对吃大锅饭”一对刚结婚的青年夫妇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回去对你妈说,明天我们分开过。  相似文献   

19.
台港澳一瞥     
据台报道,一套以图片和编年史方式集辑的《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已由港台出资编印,并分别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时发行。《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全套三册(大开本精装),内含三千多幅图片、一百五十余幅图表,共计五十万字。该书是由上海赴港定居的青年学者杨克林、曹红夫妇合作编著,其中有不少珍贵照片和史料,是他们在  相似文献   

20.
信息之窗     
上师大图书馆与华师大图书馆联合举办演讲比赛2007年1月19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青年学术沙龙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在上海师大联合举办了“我是图书馆人”演讲比赛。上海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庄琦、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慎金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黄秀文、华东师大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印永清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本次演讲比赛的10名参赛者分别来自华师大和上师大图书馆,他们紧紧围绕“我是图书馆人”这一主题,讲述了自己从事图书馆这一职业的心路历程。有的抒发了“甘为人梯也是美”的感慨,有的表达了“我是平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