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刘娜 《教育探索》2021,(11):67-7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追星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名为"饭圈"的"粉丝"群体.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为自己的偶像应援,逐步形成了"饭图文化".而担负未来社会发展重任的青少年俨然成为饭圈的主力.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风气的不良影响,如价值观的扭曲、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潜在助长以及对学校校风及班风的负面引导.要想因势利导,发挥"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媒体优化宣传内容、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家长注重沟通交流并给予感情空间,社会、家庭与学校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女"作为称呼语呈现泛化的趋势.本文初步分析"美女"泛化这一现象,并从语言内部、社会历史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关养牲畜之所"义语义场中的上位词"牢"、"栏"、"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以长江为界,江北多用"圈",江南多用"栏","牢"则留存在闽方言中.共时分布基本反映了这三个词的历史层次,"牢"反映了上古的词汇现象,"栏"、"圈"反映了中古和近代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4.
"饭圈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并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饭圈"消费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青少年在符号互动下的社交需求、消费社会中的自我身份追寻以及社会结构限制下的宣泄与反抗。不当的"饭圈"消费行为会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应加强青少年消费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关注同伴影响;破除结构束缚,鼓励青少年勇敢追梦。  相似文献   

5.
以晋南方言异读现象为例,指明异读现象的成因及规律,总结出"社会的发展是语音变化的根本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剩--粥、剩--饭、剩--菜汤!"用南通方言吟来,有着独特的韵味. 这是一长期从事语言研究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沉潜反覆"[1]、"因声求气"[2]时爱用的例子.在南通话中,入声的"粥"与阳去的"饭",一短一长、一抑一扬,配合起来,抑扬疾徐顿挫,极为和谐.新派南通话已诵不出这样的苍凉、抗坠.  相似文献   

7.
“饭圈”暴露了青少年的精神异化问题。分析“饭圈”精神异化所表露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涵盖的特征,可以看出其实质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受到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及消费主义形成的一种畸形文化。由此,“饭圈”祛魅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唯有从个体、群体、社会、国家四个层面探究其破解路径,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主旋律加以引领,才能建构良好的“饭圈”环境。  相似文献   

8.
据《北京青年报》2021年6月16日A02版报道:中央网信办决定,6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鼓动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以及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刷量控评等行为.  相似文献   

9.
四川方言里,在表达到达或靠近一个地点的时候,人们说"拢+地点名词".有人认为这只是四川方言中的"土话",而在普通话里也有这样的说法,且四川方言中的"拢"就是普通话中的"拢"字,只是在用法和使用范围上有所不同.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样本分析,并指出这是方言词的引中与分化,提请人们注意辨析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在词义和用法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科研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认识和泛化现象,本文分析了教育科研的泛化现象及认识根源,阐述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性质与规范,并结合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指出教育科研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中小学教师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参与和胜任"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1.
东北方言词缀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东北方言词缀"挺"的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语音方面的同化和经济原则机制双重影响下,形成"挺"后缀.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娱乐产业和移动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偶像崇拜衍生出一种新样态——"饭圈文化"。"饭圈时代",青少年偶像崇拜呈现出单一性、娱乐化,非理性、完美化,消费性、商业化的特征。愈演愈烈的饭圈乱象,使"饭圈青少年"价值观偏失、成功观错位、是非观扭曲,引发道德危机。这些问题既源于榜样教育的失效,也与偶像产业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在教育层面构建偶像教育新模式,即偶像——榜样教育;在社会层面建立包括政府、大众媒介、偶像自身在内的全社会综合导向机制。以此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走向正轨。  相似文献   

13.
因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媒介科技的推动,及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传播,"审美泛化"现象不仅是当下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也是生活美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本文将"审美泛化"现象置于较为宽泛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探讨"审美泛化"现象在生产生活领域所形成的"好用"与"好看"的特征,美食、美服、美宅在消费领域的呈现等具体表征进行论述,并对"审美泛化"现象在经济力量、媒介科技、消费文化等成因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常德方言男性亲属称谓词的泛化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常德方言里,部分男性亲属称谓词的称谓对象出现泛化的趋势,从而使常德方言的整个称谓系统发生重要变化,呈现出新特点,这一泛化趋势出现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泛化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目前,这种泛化在常德方言里还未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15.
“饭圈”主要是以明星艺人的粉丝为主导所形成的一种圈层化人群。他们高度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创生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圈层文化。当前国内饭圈呈现出年龄低龄化、趣缘圈层化、行为组织化和情绪极端化等特征,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较大冲击,亟需加以正确引导。饭圈作为一种边缘的亚文化群体,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为:消费主义盛行、流量至上逻辑、网络暴力恣肆、境外势力渗透、价值导向虚无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能够规避饭圈文化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主导性、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姐"称呼语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的特点,说明"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交称呼语.  相似文献   

17.
"转型语言"是指由藏语言"转型"到汉语言的一种特殊汉语方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母语和当地汉语方言的共同影响,了解其现状并进而提出解决途径对这类汉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语言现象,在桂柳方言中,特别是在桂北地区,"爽快"一词的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意义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爽快"有两种意思,一是舒适痛快;二是直爽.但是下面这些桂北方言中的用例,其中的"爽快"一词好像不是这两种意思,例如:  相似文献   

19.
"人儿"[z?r24]是晋北第三人称代词,与"人家"[z??24?ie21]共存,用法特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人家"使用普遍,在诸多方言中都存在,但"人儿"较少见.本文以平鲁方言为例,分析"人儿"和"人家"的句法语义功能,并探讨二者的来源."人儿"是"人家"的一个变体,即"人家"在使用过程中"家"省略脱落,之后儿化,最后形成了"人儿"和"人家"的共存.相较于周边方言,各地"人家"用法不同,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20.
王宁 《班主任》2023,(1):60-63
<正>追星是偶像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偶像崇拜是人类产生于远古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近代社会的伟人崇拜,偶像崇拜的类型和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偶像崇拜现象在人类社会的代际间不断传递、轮回,从来不曾消失过。随着影视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影视歌明星成为大众仰视和追逐崇拜的对象。近年来,随着一些综艺节目的兴起,资本也乐于开展一些“造星”活动,形成一种影视歌明星+粉丝的“饭圈文化”。这种“饭圈文化”近些年有低龄化趋势,许多中小学生卷入其中,有些不健康的“饭圈文化”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也需要对学生追星行为予以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不会在喧嚣的盲从中迷失自我。那么,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盲目追星到理性选择偶像崇拜对象,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