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正规的竞技钓赛始于1985年的第一届全国钓鱼比赛,后经1989年海峡两岸钓鲫对抗赛的推波助澜,竞技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直至今天竞技钓赛的火爆场面。我本人从1990年学习台钓以来,也有过几次参加省级及以上钓鱼比赛的经历,从中获益匪浅。在耳闻目睹今天的竞技钓赛以后,又发现目前的竞技钓赛存有某些弊端,现就这些弊端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汤昕东 《垂钓》2008,8(2):8-10
从字面上理解,手竿竞技钓法理所当然是应用在竞技池钓赛中的。其实不然!目前,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都已将竞技钓技术灵活运用于休闲钓中。掌握了竞技钓基本功课。不论是竞技比赛,还是休闲垂纶,都能使你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化绍新钓鱼学校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  相似文献   

3.
宿聚生  昕东图 《垂钓》2011,(2):39-41
操练“悬坠钓法”已近二十年,虽痴迷竞技钓术,但对竞技钓赛却并没到“发烧级”专业境界,所以我参加竞技钓赛并不指望挑落多少高手拿名次,心态放得很好。玩笑话说——生命在于折腾!我觉得钓鱼比赛就是折腾。为了生命健康,我倒也乐于折腾一番……  相似文献   

4.
张雨 《钓鱼》2014,(18):22-23
随着我国竞技钓鱼比赛的频繁开展和竞争的激烈化,为应对垂钓中复杂的环境和鱼情,新的钓鱼技术和新型鱼饵在竞技比赛中不断产生.前两年在竞技钓鱼比赛中开始流行的“拉拉糊”钓法,就是竞技钓手面对竞技池里的猾鱼畏惧各种味大的饵料越来越难钓的窘境,在饵料和垂钓技术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想出的速钓高招.拉拉糊钓法一经问世,便迅速在大江南北竞技赛场普及开来,同时也成了一些竞技高手在钓鱼比赛中摘金夺银的秘密武器.经过两年的沉淀,经历各种禁用和开禁的风波,到今日也算拨云见日,毕竟,哪怕是国家赛也只是限定公饵,不再单独限制某种钓法了,笔者介绍一下拉拉糊,供广大钓友斟酌使用.  相似文献   

5.
程宁 《中国钓鱼》2003,(6):44-45
一、引子首先要说明的是:“手竿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手竿竞技钓则是目前最适合钓鲫比赛的方法。当然,它不光能用于比赛,也可以在休闲钓中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6.
王鉴 《垂钓》2013,(11):77-77
黄杰,湖北黄石市人,是典型的80后,自幼酷爱垂钓,先后参加过多场竞技钓鱼比赛,且获得了不俗的战绩。2006年,黄杰开始潜心研究竞技钓法,同年6月首次参加竞技钓鱼比赛便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为提升竞技钓法,黄杰拜邓刚、徐银舟为师,在师父的指导下,黄杰的竞技钓法得到大幅提升,2009年正式参加全国各类竞技钓赛,并在大赛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5,(19):20-20
袁永耀,1953年1月出生,上海市人,全国三级垂钓大师。1972年开始学钓鱼,后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投身股市,成为股海弄潮儿,而将钓鱼搁浅了。1992年初,重操钓竿,师从廖心阳高徒学习悬坠钓,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日积月累,他的钓鱼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在全国竞技钓赛中崭露头角。近几年,他虽然淡出一些钓赛,但他依然热心于钓鱼活动,在上海举办“耀耀杯”钓鱼比赛,为推动本地区钓鱼活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浮钓鲤鱼     
小风 《垂钓》2006,6(9):22-22
钓浮是竞技钓手在竞技比赛中经常用到的钓法,但大多只是在钓取鲫鱼、草鱼或鲢鳙时用到。很多钓鱼人都没注意到,其实不论是比赛还是平常休闲钓鱼,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用钓浮来钓取大物——鲤鱼,下面就我个人的垂钓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浮钓鲤鱼。  相似文献   

10.
金洪生 《钓鱼》2005,(4):19-19
看了罗钓友的文章数遍,我也不知道你是针对竞技钓法,还是针对竞技比赛。你是反对“标准池”,还是反对“标准池”所带来的后果呢,君不见大师们比赛之余也在野外垂钓中展身手吗,目前众多的“野钓高手”不也一样用的也是竞技钓法和装备吗?况且“世锦赛”虽为野外水域垂钓,但对垂钓水域也制定了定的规则,在国际钓法中对垂钓方法也有定的限制,同样都是标准,只是我国与国际稍有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垂钓》2005,5(8):34-35
2005年6月12日,我和朋友们一起乘车到武汉市,参加龙王恨公司举办的“武汉市春季钓鱼比赛”。比赛地点设在武汉市常青花园,赛前我只知道这是一场传统钓和竞技钓结合的比赛,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在千湖网站上查了一下,也没有看到准确的比赛情况,于是我就去问龙王恨鱼饵公司的刘定龙,刘定龙说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传统钓法用长竿、竞技钓用4.5米短竿,传统钓和竞技钓混合在一起比赛。  相似文献   

12.
湖北王先生问:竞技钓说的是钓鱼比赛;休闲钓是不是除了钓鱼比赛都可叫休闲钓呢,这两者都是钓鱼,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把所有的钓鱼比赛都笼统地称作"竞技钓"也未尝不可,因为在各种比赛中,要想取好的成绩,必须有好的技术作支撑。所以把比赛称作"竞技"应当是可以的。对垂钓中的"技",要作较广泛的认识,不仅是指对钓具的操  相似文献   

13.
钓鱼无国界     
刘强 《钓鱼》2007,(11S):1-1
10月20日,首届亚洲钓鱼交流赛在深圳坂田举行,这届盛会邀请了中日韩和港台地区的钓鱼高手同场竞技,各国各地区钓手共同切磋,交流亚洲钓技,也为明年拟办的更大规模“亚洲杯”竞技垂钓赛做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东山 《垂钓》2001,(12):8-8
9月16日,盘锦山河钓鱼俱乐部主席孙有德、群星钓鱼俱乐部主席张旌以及盘锦高手肖斌、施德祥,在盘锦市兴隆台山河钓鱼俱乐部垂钓基地鱼塘联合举办了“辽宁省钓鲫高手轮赛盘锦赛区比赛”,来自沈阳、抚顺、盘锦、朝阳、锦州五城市的46名竞技高手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第7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钓鱼比赛要“百花齐放”》的文章,引起反响。近日,全国各地的一些钓手各抒己见话“钓赛”,他们就现今钓鱼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钓鱼比赛越办越好,更好地为钓友交流切磋钓技提供平台,推动我国钓鱼运动的发展。有的钓友的意见和建议虽然言辞激烈,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钓友们热爱钓鱼、热心钓赛、关注钓鱼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其精神可嘉。时值春暖花开,全国各地的钓鱼活动也渐入佳境,比赛亦将风起云涌。愿广大钓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给各类钓赛的组织者以启迪,更好地办好钓赛,让钓赛越办越精彩!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4,(9):39-39
冉冀原,河北省保定人,1965年出生,9岁开始追着大人的自行车去白洋淀偷着钓鱼。1995年在深圳见台湾商人用“悬坠钓”法钓鱼,依葫芦画瓢学会了这种钓法,2000年接触竞技钓鱼,曾获河北省钓鱼比赛第6名。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14日,由北京市瑞桑文体传播中心举办的周日“差点”钓鲫赛,在上地垂钓园如期举行。 何谓“差点”赛?原来,瑞桑文体传播中心的钓迷们,在多次参加竞技比赛后,发现不少水平一般的钓 一手,因获奖得名次 无望,渐渐失去了 参赛的兴趣。怎样 使广大的钓鱼爱好 者不再视竞技钓为 畏途,进而使他们喜欢参加竞技钓,使竞技钓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呢?他们设计了一种计分、奖励办法与众不同的“差点”赛。这种比赛方式,可以为新手鼓气壮胆;为参赛失利的钓手再参赛提供实际的支持,对参赛获奖的钓手想再次获奖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05,(24):55-55
11月26日~27日,江苏省第五届“渔人岛杯”钓鱼高手赛在苏中重镇——泰兴圆满落幕,来自该省十余个县市的82名垂钓高手欢聚“塘”,相互学习、切磋钓技,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术。冬日的刺骨寒风点也没有驱走钓友们火热的“痴钓”之心,比赛的成功举行为2005年度的江苏竞技钓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0.
温和 《钓鱼》2007,(3S):9-10
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钓鱼比赛于2006年7月2日落幕,这次钓鱼比赛分为竞技钓和传统钓两大项目,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