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静 《文教资料》2011,(4):19-20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和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有共同之处,更有许多不同,论文结合费雯丽的演艺生涯,重点论述《乱世佳人》、《欲望号街车》中女主角在性格、爱情、欲望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恋父情结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小女孩儿自幼年形成的亲近父亲、疏远憎恨母亲甚至与母亲竞争抢夺父亲的一种复杂的情感。《飘》的主人公斯嘉丽在其特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恋父情结使其对父亲亲近依恋,对母亲则是一方面敬畏崇拜,另一方面极力反叛的复杂且矛盾的情感。斯嘉丽幼年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其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的情感和关系,是斯嘉丽的恋父情结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情结对斯嘉丽的性格和爱情婚姻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两个不同的颂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以女人们的“争宠”为切入点展开矛盾冲突的 ,但两者所遵循的法则是截然不同的。由于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与审美情趣的改变 ,小说与电影中 ,分别形成了同一命运、同一姓名、同一环境但却不同性格的两个人物。  相似文献   

4.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却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最终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方面对造成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万辉  祖洁 《文教资料》2010,(14):18-19
《苔丝》和《嘉丽妹妹》分别是英美两国两大文学巨匠哈代和德莱赛的代表作。两部小说的女主角都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小说都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男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坎坷曲折的命运。然而,虽然她们有着相似的出身。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时代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她们相似的开端却截然不同的命运铭刻着英美两国不同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的《还乡》都属于环境和性格小说的范畴,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因不满现实环境而进行激烈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爱情婚姻冲突模式、悲剧类型以及悲剧成因三方面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希望让读者对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作为玛格丽特·米切尔传世的一部佳作,《飘》中成功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斯嘉丽一角色.主人公的性格转变无疑是该著作中的一大写作特色,也是增强作品阅读吸引力的重要内容,对斯嘉丽的性格进行分析是深化读者对著作理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宁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123-127
《红楼梦》和《汤姆·琼斯》分别是代表18世纪中国和英国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两部作品。二者都以爱情为主题,却分别展示了中、英两种文化下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种是在家族制影响下的个体力量薄弱,另一种是个体本位影响下的个体意识强烈。正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部作品中截然不同的爱情结果。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歌中对爱情的吟唱回旋往复,不绝如缕。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爱情诗感情基调和表现手法却有着不同的风貌。本文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拜伦的《雅典少女》为例来探讨,发现他们因为相似的人生经历而造就了诗歌相似的创作背景和他们对爱情共同的执着与热望,以及在表达爱情上委婉与直白的不同手法所造成的诗歌意象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飘》是一部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女主人公斯嘉丽曲折人生的小说,其中,尤以斯嘉丽的爱情最引人入胜。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围绕斯嘉丽的爱情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一个人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2.
李富乐 《文教资料》2010,(19):28-30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同时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伟大作品从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是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正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父权制价值体系对婚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月牙儿》与《棉花垛》以主人公母女两代人相继为娼的命运,为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男权社会中女性不可避免的性别悲剧,尽管两篇小说中主人公性格不同、堕落的主客观因素不同,但结局却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飘》自上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小说主人公斯嘉丽勇敢、坚强的性格一直为读者所称道。由于受出生家庭和时代的影响,斯嘉丽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逐渐从一个性格叛逆的少女成长为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在小说人物的形象塑造上,斯嘉丽身上所具有的生存意识、进取精神以及独立人格等对新时期的现代女性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笔者主要分析斯嘉丽的角色定位和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其独立人格对现代女性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析《名利场》中女性的性格与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洋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27-128
通过对《名利场》中艾米丽亚和蓓基对待爱情、婚姻和孩子的不同心态和行为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两位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并揭示其深层社会原因,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主题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许多国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乏相通、相似之处。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通过以中国作家萧红的《小城三月》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的《厢房客人和妈妈》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小说的爱情悲剧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联系两位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两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并带给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许多国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乏相通、相似之处。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通过以中国作家萧红的《小城三月》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的《厢房客人和妈妈》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小说的爱情悲剧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联系两位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两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并带给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飘》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真实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明、清晰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爱情、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形象,探究人物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爱情双璧”,二者都是以青年男女大胆主动追求美满婚姻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为主题。他们的敌对势力异常强大,尽管杜丽娘与崔莺莺、柳梦梅与张生、春香与红娘在性格上千差万别,但他们最终都通过共同的奋斗与合作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以绅士婚恋题材写作而著称。《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分别为二人代表作。本文重点研究两部其中的绅士形象:费兹威廉.达西与爱德华.罗切斯特。本文通过对两人性格(伦敦蝴蝶与帝国鹰)、阶级立场(保守者与开拓者)及爱情观(爱情勇士兼男性引路人)异同点的探析,旨在说明两位绅士性格迥异,拥有不同的理想追求,但在爱情方面却一致充当着女主人公的男性引路人。他们绅士形象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