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孙承泽《水利书》是目前所知《水利书》的唯一传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因"此书未见著录",以致误其为伪书,且误认与孙承泽所作《九州山水考》为同一部书。经我们研究发现,此本为孙氏后人所抄,且与《九州山水考》并非一书。《水利书》是孙承泽在水利建设方面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京图书馆藏明洪武刻本《书史会要》是迄今仅存的几部洪武刻本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因为洪武刻本刊印不精,所以不同批次的印本均有独立的校勘价值,南图藏本对现今《书史会要》的最佳版本逸园影刻本具有很高的参校价值。  相似文献   

3.
《涵芬楼烬馀书录》著录的张隽刻本《近思录》为“正德刊本”,实为明崇祯九年刊本.《贩书偶记续编》著录的李文炤集解《近思录》为“乾隆间四为堂刊”,当为雍正十二年四为堂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嘉庆十九年王鼎校刊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著录不妥.江永《近思录集注》同治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清光绪八年应宝时特刊本”,有误.蔡模《续近思录》十四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著录的书名、卷数皆误.  相似文献   

4.
明刻郎瑛《七修类稿》五十一卷本传世甚少,清乾隆时周綮在重刊此书时已说:"惜其书镂版散佚,藏弃家购觅旧本珍如拱璧",可知此书明刻在两百年前已甚为罕见.此后著录明刻《七修类稿》的仅数家,且多浑称明刊,没有交代究竟是何年代所刻,这是因为明刻本序跋中没有直接提到此书的刊行年代问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有明代同一书版印本《七修类稿》两部,从其版框、字口上看,可知是近于同一时期刷印的.一部原是清内府藏本(下简称甲本),有朱文"乾隆御览之宝"、白文"天禄继鉴"等印;另一部是我馆王贵忱同志捐献的(下简称乙本),存三十四卷,书末有白文"山阴刘石夫鉴藏书"等印识.乙本有嘉靖间  相似文献   

5.
《大戴礼记》传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述《大戴礼记》传本源流,兼论各本优劣异同,主要发现:卢辩注可能作干北魏之末,其原 本只有三十九篇、注二十四篇,实为《大戴礼记》原书之节选本;《隋书·经籍志》所著录即卢辩注原本,"十三 卷"亦卢氏自厘;世谓《大戴札记》之"佚",当自卢辩始;隋唐传本与今不异,惟尚未分出《明堂》篇;今本即卢 本之旧,惟误分《明堂》为篇;今《明堂》篇为北宋仁宗嘉祐以后人从《盛德》篇分出;今传本可考之最早者为宋 韩元吉本,元明以下传本基本上全是韩本的覆刻或重刻本,无大异同,惟武英殿聚珍本及《四库全书》本因戴 震校正而多异字,然于文则最善。  相似文献   

6.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7.
余阙集明清二代屡经刊刻,题名卷数多有不一,其中九卷本为现存最早传本系统,题为《青阳先生文集》,然而诸家书目和研究对其版本的著录多有误判。本文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的五部九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版刻实物比勘与文本分析,揭示出上海图书馆藏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的原刻、翻刻关系,并论证历来被视为余阙集现存最早版本的正统高诚本当为弘治徐杰本。在重新鉴定九卷本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又考察了诸本之相互关系,进而推导出已佚高诚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叫作"版本"书之称本,始于汉刘向.刘向《别录》云:"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这里所谓持本,即持书本的意思.到南北朝,颜之推著了一部《家训》,其中有一篇《书证篇》,举了许多本子,有:江南本、河北本、俗本、江南旧本、江南古本、江南书本等等,书之称本,便很通俗了.颜氏所举的许多本子,都是写本.自中唐前(近  相似文献   

9.
《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是一部"乡谈"与"正音"相对照的词语类编,国内没有传本,古代典籍中也未见记录,作者不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刻本一部,日本藏有多种古代日本人的手抄本。本文对该书的版本、作者、内容、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本《明皇杂录》是在清张海鹏《墨海金壶》本、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的基础上辑录整理的,然该本的辑佚工作并未臻于至善,尚有散落于宋代类书《绀珠集》、明末清初《钱注杜诗》等文献中的佚文.此外,类书、诗话、丛书等文献对《明皇杂录》的征引多与今传本不同,因此本文将对这些文献和今传本进行比勘,亦可以参订差异,校正讹误.  相似文献   

11.
尊经阁文库藏校本《白氏文集》是江户初期天海大师在那波道圆本上校注加点的版本,其主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惠萼、宗重、邦光、性全等人的奥书,对研究白集版本流传有所俾补;其次在于天海所校诸本文字与金泽本、《文集抄》《管见抄》等古抄本颇相近,以上版本所不存之诗文,天海校本有不少独特处,可纠正白居易作品传本误文,提供更优之抄本异文;天海还抄录诸本所无之注释,其中一部分可能为白居易自注阙文,另一部分为日本学者所注。日本所藏此类珍贵那波校本尚有十余部,应为我们校勘《白氏文集》及研究白集流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出土文献,特别是有传本可以对照的出土古书,对于校读传世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新近发表的竹简本《武王践阼》来校读传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校正了传本的一些文字讹误,对个别字词的释读也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蒙古秘史》是一部反映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文献资料.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它不易为读者理解,人们都称其为"天书".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特·关布扎布、阿斯钢译)的策划者,大胆地承担起把"天书"变成普及读物的任务,使此书在出版后的第十二天就开始重印,迄今已重印3次,创造了几十万册发行量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印刷工业出版社八四年出版的魏隐儒先生所著的《中国古籍印刷史》内容很丰富,颇有参考价值。然第十三章第四节:“释道藏的刊刻和传本”论及明刻《嘉兴藏》开首一段有数处不妥之处,兹摘录原文  相似文献   

15.
一、选题的理由所谓"帛老",是指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为什么专门研究帛老之犯罪学说?理由是:帛书《老子》与传本《老子》在句意上颇有出入,据统计,有歧异的句子超过一百。另外,帛本中有的句子传本中无,传本中有的句子帛本中无,此种情况亦不在少数。例如:今本有"无为而无不为"一语,学者们往往认为此语最能代表老子的思想,但帛本没有"无不为"三字,可知老子只讲"无为",不讲"无不为",由此可以纠正老子思想研究中的误说。"无为"思想是老子犯罪学说的核心,"无为"的前提是无欲,无欲指无贪欲,无贪欲  相似文献   

16.
《广弘明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弘明集)是唐释道宣编撰的一部佛教思想史料集。全书选收魏晋至唐初有关佛学的各类文章二百八十多篇,作者一百三十余人。《广弘明集》的版本,据唐宋以来的各种官私书目著录,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十卷本,一为四十卷本。来、元和明吴惟明刊本《吴本即《四部丛刊》所据印之本》等单刻本,宋、金、元人《大藏经》本,如北宋《开宝藏》、南宋《资福藏》、宋元《债砂法》、金《赵城金藏》和据《开宝藏》翻刻的《高丽蠢》、据来元明诸款刊刻的日本《弘教渐、《大正成》以及据《弘教藏》排印的《频枷黝本等,皆为三十卷本。明《洪武南藏》、《…  相似文献   

17.
《辩学遗牍》,明天学初函本,十行二十二字无栏,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辩学遗牍》(以下称《遗牍》)由两部分组成:前编是利玛窦与虞淳熙往还书信,即:《虞德园铨部与利西泰先生书》(以下称《虞书》)及《利先生复虞铨部书》(以下称《利书》),二氏辩论天佛二教事;后编是旧题《利先生复莲池大和尚竹窗天说四端》(以下称《复》)。此《复》录一端《天说》,有一段辩驳,凡四节。书末有李之藻跋。虞淳熙是佞佛的名士,自号德园居士,在士林中很有影响,晚年归隐。他做过吏部稽勋司郎中,故人称虞铨部。利玛窦《天主  相似文献   

18.
现存赵万里(斐云)先生致徐鸿宝(森玉)先生一函中,述及天禄继鉴旧藏宋本《经典释文》之购藏情形.今即以此函所述为纲,就该部《经典释文》于近代之流传状况,为之考核,借以知晓天禄旧藏近世遭际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明代《南京户部志》在明代官修国家机构衙门志书编纂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所知仅存两部,一部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两部《南京户部志》进行仔细比对、辨别,可以知道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初刻本的一个残缺本,而尊经阁文库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经过10次续修增补的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的另一部《南京户部志》。这两部《南京户部志》的存在,充分证明了清修《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代《南京户部志》有关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南宋余仁仲万卷堂刻<春秋公羊经传解诂>,为<公羊>重要版本之一,今存两个传本.本文考察了两个传本的递藏源流及文字异同,指出两本之间的文字差异,源自初印本与修订后印本的差别.希望借此为宋刻本的修补版研究提供实例,并为研究者利用该重要版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