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县级北流市土地利用利用为基础,探讨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期望对当前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以北流市土地利用利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北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根据可持续利用理论和思路主要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思路和措施。研究结论:(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通俗定义;(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路;(3)北流市全面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莹 《科协论坛》2008,(1):58-59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利用土地市场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该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背景,阐述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目标和影响因素,重点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数量、质量、效率3个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包括内涵型土地开发模式、立体化土地利用方式、主动型土地保护策略和诱致性土地管理机制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地投入水平是最大障碍因子,地均从业人数的影响最大;③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首要因素。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水平障碍度以年均9.66%、1.47%的速度增加,而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障碍度以年均3.00%和1.44%的速度下降。最后,根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提出提升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土地产权安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在诸多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当中,土地产权是至关重要的因子。土地产权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土地资源稀缺是它们共同的形成基础;另一方面,土地产权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统领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接着对评价方法、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遥感信息可以实时、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遥感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方法理论,指出这些方法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土地问题越来越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为了缓解我国用地紧张的状况,建设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必须得到合理利用,政府土地管理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是节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手段。通过政府的土地管理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土地的健康合理利用。本文将对政府土地管理与节约用地的关系作出梳理,以求对土地节约利用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角度出发,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趋势,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从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地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日益贫乏的土地资源,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实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实践工作为基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要点及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分析,运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统计了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大幅度提升,增加了43.22个百分点,但土地利用程度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及其变化率均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区域内部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土地管理之利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充分确立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定地位,完善规划体系,抓好横向、纵向规划,建立"规划-许可-计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土地指标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以及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方式方法等5个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是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当前,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土地整理,是从全面、科学的土地管理要求出发,通过综合整理,对各类零星废弃地和利用率低的土地集约利用。我市依靠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可利用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还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朱新华  钟苏娟 《资源科学》2019,41(12):2262-2273
在“流空间”视角下,结合DPSIR概念模型与PLS-SEM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高铁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的解释框架,解析高铁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高铁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路径是“高铁—生产要素—土地利用状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地方政府响应”,即高铁通过作用于各项生产要素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状态,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推动地方政府采取相应响应措施。以站点数量、线路数量及总里程为表征的高铁因子与包括人、土地、资金及技术等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生产要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状态以及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有正向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正向促进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而土地利用状态对土地效益并无显著作用。基于此,在未来高铁建设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发挥高铁在要素配置上的正向效应,以高铁建设为契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并辅以各项激励措施,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市与牡丹江市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佳木斯市与牡丹江市为例,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值,据此来比较两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得出结论,2001至2010年间,佳木斯市与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呈上升趋势,2001年至2006年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高于佳木斯市,2007至2010年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低于佳木斯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因此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基层环节,要负责为市、县(区)土地管制提供基础依据,与其他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相互参照,实现同步发展,在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以及GIS技术,利用其技术的优势特点,有效的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分解指标以及表格制作等等工作,实现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信息化,使信息及各类数据能够更加直观有效的表达出来,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的优化利用程度是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在对城市土地进行优化利用之前都要对土地进行评估,这对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土地的评估与优化利用对整个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土地评估的方法,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评估对土地优化利用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田九玲  王双美 《内江科技》2010,31(4):128-128,143
以南阳市为例,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集约利用方法,对于南阳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城市而言,只有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才能使城市土地达到最佳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资源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结构不舍理、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资源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