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陈伟 《新闻传播》2005,(9):64-64
目前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正在启动。所谓制播分离制,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我国电视业原有的体制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由各级电视台负责,他们既是节目的生产者,也是播出者。这样的体制成为制播合一制。而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相似文献   

2.
由制播分离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制播分离,是相对于制播合一而言的,通俗地说,即指实行适度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相分离,除了新闻、社教等发挥导向作用的节目由电视台自己制作外,其他一般电视节目则放手由社会力量制作,电视台负责对节目进行规划、评估、审核、收购和播出。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有效地完成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播出程序。而如果把传输网络看作是电视节目得以播出的设备硬件,把电视台看作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的话,那么现时广电业正着手进行的网台分离可看作是广义范畴的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3.
制播分离是国内电视界一直追求的目标,学界对此讨论很多,广播电视系统内的改革实践也在摸索中前行。目前普遍公认的“制播分离”的概念为:“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节目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单靠电视台自身的制作实力已不能满足节目播出的需求,从今年四月份起,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频道)、八套(文艺频道)节目实行“制播分离”,这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体制改革的一场重头戏。 “制播分离”的基本特征是:除了主体新闻等发挥导向作用的内容由电视台承担制作,其它一般电视节目则放手由社会上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承制,电视台只管节目的购买、审查把关和播出,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电视台日益增大的成本投入,同时也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更激烈的竞争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酝酿之中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正使越来越多的人动心。  相似文献   

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视台实行的节目运作体制一直是制播合一,即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主要依靠电视台自己采编,这一格局在中央台和省级台尤为突出。而制播分离,就是把节目制作功能从电视台基本剥离出来,改由社会专业电视制作公司完成,电视台只负责电视节目的设置、收购、审查与播出。近年来,关于加快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呼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近两年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投入,还是制作,都可以说是"又叫好又卖座",但是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节目并不是浙江卫视自产自销的节目,它的幕后制作团队是在隶属于星空卫视的上海"灿星制作",也就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和播出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机构,不少业界人士把《中国好声音》誉为"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的节目。一、我国电视节目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电视台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制播分离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专业分工,是规模经济的产物,是信息化社会中资金集约、技术集约和人才  相似文献   

7.
制播分离是针对电视台内部节目的采、编、播而言的,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而自己则负责对节目进行规划、评估、审核、收购和播出.①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制播分离模式来制作高水平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视剧制片人制被推广引入到电视台的节目管理模式中。全国部分省、市级电视台开始在专题、文艺等可以向外发行的电视节目中,试行栏目制片人制;有的电视台同时开始试行制片人制,如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的大部分栏目,山西电视台的《黄土地》、《花儿朵朵》等。专题、文艺等可以向外发行的电视节目实行制片人制,解决了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两张皮的问题,使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走向了市场,其运作模式与电视剧生产相接近。在不能向外发行的节目中实行制片人制,在提高节目质量和栏目收视率,增加节目经费投入和…  相似文献   

9.
王朋进 《视听界》2014,(5):31-35
作为市场主体的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机构如何适应制播分离推进这一政策变化,如何在这一新的市场机制中运作有利于己的方式,以实现有效的制播分离?本文以欧美节目市场为例,分析完善的节目市场需要什么、节目市场如何形成"人才蓄水池"、节目制作流程如何规范等问题,指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实现有效的制播分离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肖叶飞  栾颖 《传媒》2010,(5):51-53
正根据电视节目的制作主体和播出主体之间的关系,电视制播模式可分为制播分离和制播合一两种类型。其中制播分离包括内部分离和外部分离,内部分离指播出机构把电视节目委托给隶属于自己的节目制作公司制  相似文献   

11.
周鸿铎 《视听界》2010,(1):34-35
制播分离的原义是“委托制作”,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行业“制播分离”概念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但十多年来,往往流于形式,搞了许多假制播分离。许多电视人不了解什么是制播分离,将之理解为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电视节目播出机构相剥离,  相似文献   

12.
凭借电视剧实行“制播分离”的成功经验,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理论上的探索到实践上的操作。一些敢吃“螃蟹”的电视人纷纷组建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专事节目制作,如由民间机构制作的电视栏目“中国娱乐报道”、“影视新干线”、“中国流行音乐雷霆榜”等,因为质量较好,形式活泼,与主国几十家甚至几目家电视台签约播出。近闻中央台“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夏骏也已离开央视,准备自行创办公司,制作节目。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实行市场化的运作,自制节目、自行发售是电视业的现实需要,更是电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电视剧制播模式变革制作和播出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大多数国家,"制播合一"和"制播分离"是两种基本的电视剧制播模式。所谓"制播合一",是指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4.
章姝晋 《报刊之友》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15.
章姝晋 《今传媒》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电视剧的制作播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电视剧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制播关系而言,近年来在中国电视剧制播分离已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广电改革的宏观大潮中已经作为常态的电视剧制播分离呈现了一种趋势:从完全的市场购买到广电机构纷纷开始生产自制剧、独播剧,似乎电视剧的制播分离又出现了制播融合的趋势。电视剧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制播分离的新生力量:一是以各省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剧生产,二是以省级台为核心的电视剧制作。其中,南方电视台以扎实的业绩进入电视剧产业,令业界同行瞩目。  相似文献   

18.
电视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业务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即将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报道服务,新余电视台决定构建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与现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联网,实现制播一体网。以便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时代之前,各级电视台是独一无二的高品质节目源头,其内容生产水平代表了行业最高标准.在媒体融合共生的今天,内容依旧为王.不同的是,随着制作主体日趋多元化、不同平台的内容流动提速,制作团队和播出平台的组合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如果说制播分离提出的初衷是去除封闭式生产的桎梏,那么媒体融合语境中的制播分离则更多意味着电视作为生产主体、播出主体的身份被再次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克服现有电视台节目播出质量不理想、可靠性不强、节目制作不流畅、管理不严密等问题,实现电视节目制播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播出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