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素香 《考试周刊》2011,(87):192-19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依据。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遵从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他们是社会成员。但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从业者自身所独有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所以,讨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参照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又要从教师职业群体的角度,依据特殊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既要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要求,又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基于这样的前提,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并阐述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是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发生多起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伤害他人的悲剧,更凸显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对山东省17地市40所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教中心385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6-15年教龄段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初级及以下职称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县(区)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教师性别、类别、学历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霄 《教育探索》2003,(2):85-87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本人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产生原因以及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提出一些见解.以期对教师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既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成才。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是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当前应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原因,采取转变教育观念、将心理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及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搞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洛克在他经验唯物论哲学和绅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健康及健康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教育漫画》一书中,对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途径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重新解读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健康教育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心育”密切相关。结合“心育”开展德育,不仅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趋势和需要,而旦能促使学校德育工作上台阶、出实效。本分析结合“心育”开展德育的原因并着重探讨结合“心育”开展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存在着"沿袭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混淆了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被误定为学校教育中的边缘教育者"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充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者和潜能的开发者,充当大学生的真诚倾听者和引导者,充当大学生经验的分享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6.
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角度来谈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实现心理教育课程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相互结合;注重修身教育、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一般的心理特点,也有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殊的心理矛盾与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民族院校要建立一个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机构并逐渐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开设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培训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等方式构建起一套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心理、情感心理、个性心理和择业心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焦点。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正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自觉适应时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之符合教学要求。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三、给予适当的激励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欣赏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发展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性特征,学校应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统一认识,规范标准,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