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高三物理教学中,磁感应强度矢量B是这样定义的:“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跟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即B=F/IL,且认为:“把通电导线垂直放入磁场中的某处,无论怎样改变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度L,乘积IL增大多少倍,F增大多少倍,……”我认为上面的讲法是不恰当的。第一,磁感应强度矢量B是描写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在非匀强磁场中,磁场中各点的强弱和方向是不同的。当一根通电  相似文献   

2.
胡艳繁 《物理教师》2009,30(9):37-37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安培力磁感应强度”这节中,给出的演示实验在演示电流I、通电直导线长度L对安培力F影响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并且不能定量说明I、L对F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学斌 《物理教学》2010,(3):30-30,63
当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垂直放置在磁场中时,它受到磁场力的大小F与电流的大小I成正比、与通电导体长度L成正比、还与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为了能通过探究手段得出上述规律,本人自制了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探究仪,通过本人与同校物理教师的多次使用,教学效果非常好。下面就把该探究仪向大家介绍一下,望各位同行予以指正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B=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与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 B.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相似文献   

5.
徐羽 《中学理科》2008,(4):17-18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B=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与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 B.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流天平是研究磁场对载流导线相互作用特征的仪器。目前采用的电流天平是根据统编教材高中《物理》下册第3—24图而设计的,按其结构只能研究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而不能测定永久磁体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空间的磁感应强度,无法研究电流方向IL跟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成交角时F=BILsinα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慧敏 《物理教师》2009,30(9):17-18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2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只能定性的演示安培力F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B、通电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说服力,所以本人设计了一个利用物理天平来定量测量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下面本人将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F=IlBSinθ是高中物理的重点教材,高二、高三课本都有涉及。课本主要以定性演示和理论推导来揭示这个规律。教材无法定量演示:①“当导线方向与该处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线所受的力最小,等于零;当导线方向与该处磁场方向垂直时。通电导线所受的力最大。”②当“……成任一角度,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但比相互垂直的情形要小。”③“安培力F的大小与Il的乘积成正比。”④“安培力F的大小与Sinθ成正比”等等,使得教材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常常用“我们知道”或“通过实验会发现”或“实验表明”一代而过,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孙顺洪 《物理教师》2002,23(6):29-29,31
在“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 ,演示实验应有两个 :“实验表明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 ,所受的安培力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实验发现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也越大 .”前一个实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没有提供相应的办法 .后一个实验 ,新教材中改进了旧教材的实验 ,但保留了“…  相似文献   

10.
对教材中《磁感应强度》一课的影响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因素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将定性实验改成定量探究实验,将不易测量的磁场力直接用数字化仪器进行测量,再利用手机内部的传感器通过磁感应强度的测量进行验证,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磁感应强度是中学物理电磁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磁感应强度的测量,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人教版,2003)既没有安排学生实验,也没有列入课题研究,而只是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观察到的定性关系,附加说明导出了公式:B=F/IL。公式中B——磁感应强度、F——导线受到的安培力、I——导线中的电流、L——通电直导线长度。可见,要精确地测量磁感应强度B,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Φ/△t入手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相似文献   

12.
定义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导线的长度l、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磁感应强度B以及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安培力F=KlIBsinθ。安培力是《上海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编制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教学内容。该内容在上海课标中被置于"拓展型课程Ⅰ",在教育部课标中被置于"选修三",均定位于专业理工科学生培养所需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利用传统的实验器材无法定量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因素实验,用数字实验系统优化该演示实验,可以定量探究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力与电流大小、通电导线长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F/IL与磁场强弱有关,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方道余 《物理教师》2008,29(5):25-26
新课程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选修3—1中第3章第2节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3块相同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有电流通过时导线将摆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通电导线的长短,获得角度的大小的变化情况;由此获得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进一步建立磁感应强度概念.  相似文献   

15.
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是电磁场部分的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对磁场力的性质的深入研究,它的研究架起了力学和电磁学联系的桥梁.弄清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方向的空间关系是该节难点.因此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归纳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它还能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1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1.1电流问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 人教版的物理课本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两条导线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F =IlBsinθ是高中物理的重点教材 ,高二、高三课本都有涉及 .课本主要以定性演示和理论推导来揭示这个规律 .教材无法定量演示 :①“当导线方向与该处磁场方向平行时 ,通电导线所受的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该处磁场方向垂直时 ,通电导线所受的力最大 .”②当“……成任一角度 ,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但比相互垂直的情形要小 .”③“安培力F的大小与Il的乘积成正比 .”④“安培力F的大小与sinθ成正比”等等 ,使得教材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常常用“我们知道”或“通过实验会…  相似文献   

18.
我校多媒体教室讲台安装了电控锁,这种电控锁的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根据右手定律磁力向上推动锁舌离开锁扣。它的计算公式:F=nILBF,式中F是力,n是匝数,I是电流,L是导线,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长度B为磁感应强度。断电后,磁力消失,在弹簧弹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锁舌自动弹下,锁住抽屉和柜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出问题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83页,有一个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在磁场强弱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磁场力和通电导线长度及电流的关系,定义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导线摆动的角度确定磁场力的大小。在教学中发现,该实验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导线摆动后不容易平衡,往往存在横向不停的晃动,两侧摆动的角度不相等的情况,致使无法比较准确地测量其摆  相似文献   

20.
“几种常见的磁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1第3章“磁场”第3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本节课重点放在电流周围磁场分布的探究方法、探究过程上.教学中运用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法,学生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的研究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等过程得出规律,然后再用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推广到其他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可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