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对策,对建议新对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促进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轰然倒下以后,武术散打的职业化进程仿佛遭遇了一股旷日持久的寒流,始终萎靡不振。本文对有关武术散打赛事的电视转播、普及、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体育经纪人、体育赞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据此,提出了促进武术散打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竞技武术职业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竞技武术职业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武术职业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竞技武术职业化的对策及建议。发放问卷193份,回收问卷128份。结果与分析:1.我国竞技武术职业化发展现状(1)竞技武术专业队基本情况目前,全国武术专业队分为套路和散打两种,各有30多支队伍。武术套路专业队一线运动员共有224人,二线运动员共有181人,一线运动员占运动员总数的比例为55%;散打专业队一线运动员为205人,二线运动员123人,一线运动员占运动员总数的比例为63%。被调查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散打赛事发展现状与困境,寻求武术产业化背景下散打赛事现实发展策略。搏击赛事市场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散打项目比较优势不足;赛事运营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性赛事品牌;市场培育不足,群众社会基础薄弱;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高,上升渠道不通畅;传统文化表现力不足,项目特色不明显。提出以下对策:以武术散打项目+产品的双向思维引领散打赛事的发展;引入赛事运营人才,打造赛事竞争品牌;建立散打职业化发展体系,引导优秀运动员转型;发挥中国武术协会的作用,整合项目发展资源;推广武术散打段位制,提高项目普及水平;挖掘传统武术文化;重视新媒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对现代武术散打30年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揭示武术散打30年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根据发展分四个阶段论述:即散打的起步探索阶段、独立与发展阶段、改革与创新阶段、深化与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成就.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民族性、体育性、多学科性、整合性等特征.存在的问题:认识不统一、不能用辨证的看待散打的发展;使用名称混乱、影响散打发展的推广;理论技术滞后、传统武术技法与散打技术应用脱节;管理推广落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发展的方向:武术散打朝多元化、科学化、职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武术散打分为试验探索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基本完善阶段、成熟发展阶段.剖析当前我国武术散打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对策:发展定位--制定武术散打奥运发展规划;发展手段--全面推行武术散打段位制;发展方向--繁荣武术散打竞赛市场;发展基石--促进武术散打走进校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部分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武术散打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调查研究方法,深入思考了高校武术散打的发展,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促进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如今、中国的男子散打运动赛事频繁、火爆异常,正在大步地走向世界,走向职业化、产业化的道路,而女子散打运动则刚刚起步。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上,女子散打终于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的武术散打运动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信息专递     
武术要走向职业化本刊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李杰说,我国的武术运动只有走向职业化,才能更快地提高知名度,提高水平,进而进人奥运会。他指出,中国的武术运动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但在各项运动大搞职业化之际,中国的武术运动落在了后面。目前,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在着力研究武术职业化问题。’98全国职业搏击大赛,便是我国武术职业化的一次尝试。鉴于武术自身的特点,将成立“中国武术开发总公司”,对武术的无形及有形资产进行开发利用,另外还要选出运动员参加国内外的职业比赛,主要是散打项目。他说…  相似文献   

10.
武术散打运动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散打运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最大贡献不在于运动项目本身,而在于运动实践所引发的我们对武术理论问题重新认识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唯物史观对武术散打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试验过程的技术因素进行回顾;对武术散打的理论基础包括概念的定义、分类、本质特征以及技术规范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与总结;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加速武术散打发展的战略措施——包装与宣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论述了武术散打的包装理念及宣传方法,提出了完美包装、大力宣传对加速武术散打的发展尤为重要,它们是加速武术散打发展的基础。以为制定武术散打发展计划的有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散打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积极吸收西方体育思想的基础上中外融合的产物。它包括竞技武术散打和商业武术散打两种样式。纵观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三次加速、两个徘徊期。武术散打的四个发展阶段又可视做两次融合:第一次是自身的积淀、融合;第二次是中外(主要是中西)的融合,迄今为止,这种中外融合共发生了三次。三次中外融合依次递进,武术散打可以说是中外体育思想融合的高级阶段,并将预示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分析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并结合目前武术散打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态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武术散打应大力推广普及"武术段位制",并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武术段位等级的教学内容体系与考级升段的考试体系。文章旨在能够为武术散打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提供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武术始终是通过展现它的“技击性”来凸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竞技武术散打是徒手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离不开规则,可以说规则对整个竞技运动具有导向作用,而竞技运动的发展又为规则的修订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两者互相促进,互不分离。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大体经历了“打擂”阶段的前期探索、“拳脚门”时期的“雏形建立”和新中国成立后“散手”阶段的“逐步定型”、“散打”阶段的“渐趋完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竞技武术散打运动逐渐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对抗性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温岭市7所中学武术散打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武术散打专业教师很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武术散打所需的器材不健全,都制约着武术散打在中学的正常进行.但值得高兴的是,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证明了武术散打进入中学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武术馆校散打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各省市散打队的优秀后备队员很大部分来自武术馆校的输送,为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馆校散打运动水平,武术馆校的散打教练员是关键,教练员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运动员的发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国优秀武术馆校散打教练员现状,找出不足之处,为武术馆校散打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后奥运时代,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个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主管部门对武术散打和散手两个名称进行了统一。名称统称为散打后,将为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与国际化进程迈出坚实的一步,对武术散打运动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武术散打项目现状进行相关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广西武术散打的快速良性发展及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献计献策;为广西武术散打项目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武术散打竞技水平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各市水平差别较大;教练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低是影响广西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裁判队伍、经费等问题也是制约广西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5年中国功夫VS世界极真空手道争霸赛和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探寻目前我国武术散打市场营销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散打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营销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