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建华 《新疆教育》2012,(14):34-3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教师所教的知识被理解,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双培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职业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两部分构成 ,包括适应职业要求的文化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等。摘自《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9年第11期《以能力为本位深化教学改革》叶卫红文·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而“培养质量”和“人才价值”的关键在于“创新”。摘自《中国大学教学》1999年第5期《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叶取源文·创业教育是适应多种经济成分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开业能力 ,为发展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条件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激发未来职业者、无固定职…  相似文献   

3.
邓运发 《课外阅读》2010,(10):161-16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世纪。与之相适应,学校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马克思说过:“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去创造。”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的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微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开发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更好地应用于生物教学领域,先后设计和开发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神经调节》教学软件。在这几年的试验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相当重要。《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教学软件,主要设计思想还是将计算机教学软件作为教师上课的“教具”,由教师操作,着重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学习之邦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之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国政府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创新能力体现在职业教育上 ,就是创业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掌握了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 ,不仅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而且也会不断开辟出新的职业领域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第8期《知识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刘春生文·要实现技工教育的市场化 ,就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做到适者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竞争 ;生存的条件是质量。要树立大职教的观念 ,走职教一体化的道路 ,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摘自《中国培训》1999年7期《对技校改革发展的思考》张春林文·课程开发要以学生全面素…  相似文献   

7.
2003年2月13日上午,在教育部四楼会议室里,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记者一起参加了教育部办公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全书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外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探讨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勾画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并提出发展教育与开发人力资源的若干重大制度创新和政策建议。本文是该课题组在会上介绍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前,我们贯彻落实《决定》,在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就是要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创新教育理论的探索,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和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新观念目前,作为反映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和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向政府提出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战略构想与具体行动方案。虽然有些构想变成决策尚需时日,但它无疑为今后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本刊摘登《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共同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优先开发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育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科研兴教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科研兴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科研育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切入点,科研育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转变为创新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创新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如何通过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与创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赋予素质教育的新内涵,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前瞻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地区、学校在多年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鲜活、有效的经验。尽管各地的实验探索称谓不同,如称“创造教育”、“创新学习”、“创新教育”,等等,经验和体系也不尽完善,但其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与实质是共同的、一致的。这就是: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变革;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方面;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为了加强交流,本刊特推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辑”,介绍重庆市和山东省的经验,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 本专辑有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基础教育与创新》,重点阐述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不要创新”和“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的问题。 第二,《创新学习:教育领域新视野》,主要内容有: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教委的领导对“创新学习实验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创新学习的目标;学科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就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指出,要重建公共治理结构模式,建立“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和“公共政策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6.
应用信息技术处理资料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新知识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也是基本的条件。这种能力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去培养。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而是培养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棗摘自韩国“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指南” 韩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并把它能动地、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韩国的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确立了“国家信息化促进基本计划”,以此为契机,其…  相似文献   

17.
朱瑛 《湖北教育》2000,(3):12-13
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人说,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这种评论虽不全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基础教育忽视创造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大力提倡教育创新,积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学生本位观念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学科本位”,即每个教师关心的是他所教的学科,而不是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新世纪。与之相应,学校的教育也必将由传统的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的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它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我们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造性人才指明了方向。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同创造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负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前研究生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多种不适应问题,实行多主体协同的产教融合是培养国家战略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通过创办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团队、融合双方优势、订单式培养人才、联合攻关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纲要》并进一步提出应“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主要从事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级人才的中专学校和职工大学来讲,《纲要》的上述论述,无疑是对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