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积累运用(20分)请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佳句(8分)1.,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3.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4.,则不复也。5.潮平两岸阔,。6.,千里共婵娟。7.门前流水尚能西,。阅读短文,完成8 ̄11题(12分)“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组成的体态平衡,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勇敢地站立起来。“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真、善、美”和“德、识、才、学”的完美统…  相似文献   

2.
甲骨丈的“人”字笔画很简单,只有一撇加一捺。孩子启蒙读本,第一句便是“人手足刀尺”,人字放在首位。“人”字的这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就像人生存在社会中,要相互支撑。不相互支撑,只有一撇或只有一捺,那成不了人,连“一”也不如。“人”字就像分开两腿,脚踏实地,站得稳稳的。这一撇一捺,要分开,但当中的尺度要把握好。分得过于大,...  相似文献   

3.
你别看一撇一捺只有两画的"人"字如此简单,可他身怀绝技,武艺超群。这不,他独自离开了舒适安逸的城市,去寻求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了……"先一撇,后一捺,一撇一捺只两画。两画组成一个人,悠闲自在走天下……""人"字像一位武艺高强的侠客,边走边吟,来到了山谷中的一条小溪边。他蹲下身子,一边双手捧起溪水洗脸,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多么清  相似文献   

4.
一撇一捺就写成了个“人”字,但这一撇一捺写起来很有讲究:通常在米字格或田字格中,一撇插笔要执中求正,行笔要稳,一捺与撇的搭配要匀称,这样写出的“人”字才端正。历史上很多人没有把这个“人”字写端正,如秦桧、汪精卫都把它写歪了,留下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5.
温志标 《师道》2023,(5):46-47
<正>有人说,人字有两笔,字简寓意深,撇捺互搀扶,左右相支撑。也有人说,“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是传承,一捺是创新,正是这一撇一捺支撑了人类的前行与发展。于我而言,一撇是“教学”,一捺是“教研”,正是这一撇一捺的理念支撑着我数十年如一日在杏坛耕耘。时光荏苒,弹指瞬间,十八载悄然而过,万物更新,我也由稚嫩走向成熟。回顾过去,正是捧着一颗心来,怀揣梦想,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让自己在十余年“课改”大潮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相似文献   

6.
刘雪  杨圣利 《师道》2008,(5):48-49
一、学会合作 一撇一捺构成“人”字,如果拆开便不成字了。这个“人”字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分开,我们要学会合作。尤其是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的一捺则是支撑整个人格大厦的支点——精神。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但我们不能没有精神的支点,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倒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和要求有较大变化。明确各类材料作文的特征并掌握其审题方法,很有必要。一、定向型材料作文。这类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提炼观点或叙事记人的依据,考生阅读这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其本质含义。如果考生的审题立意偏离材料所定之向,则会造成偏题。这类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限制较多,考生发挥空间较小。例如2005年苏州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该题提出的要求是:“根据上…  相似文献   

9.
做人为先     
王光 《中国德育》2010,(1):51-52
我们祖先创造的“人”字,共有两笔,一撇一捺。这两笔虽然简单,但却有着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人”字一撇一捺虽简单,但却 有一番特殊的含义。 “人”字上面一个头,下面是两 只脚,告诉我们人活一辈子,做一个 正直的人。“人”字同样是上窄下宽, 却蕴含着“有容乃大”的深刻道理。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提出的“人字结构理论”(下图为“全面育人图解”)认为,就像“人”字是一撇一捺组成的,人也可大致分为有形和无形两部分:物质载体和上层建筑,或者说硬件和软件。育人就要从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百里溪 《成才之路》2011,(32):3-I0001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笔画虽少,却不好写。 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越难写。 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两笔,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祖先擅长文字游戏,时常将人类最难为的事情化简为最易为书写的字,释书写之麻烦,给人感观以警觉的。 你瞧,“人”字一撇一捺,可你做起来容易吗? 大自然赋予人类以双脚,铸造人永远离不开大地;同时,大自然  相似文献   

14.
灵性汉字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2,(10):38-39
汉字充满灵性,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警示。"人"字最简单易写,只有两笔,一撇一捺。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阳刚之美;一捺象征女人,体现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好像“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样,“人”字的一撇象征无形的上层建筑,一捺象征有形的物质载体,“○”象征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环境信息,活生生的人和环境信息构成了人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共同组成了素质教育○人结构。在素质教育○结构相标中,道德是灵魂,智能的根本,体质是基础,在素质教育○人结构重点中,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素质教育的两条“腿”。在素质教育○人结构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影响素质教育的环境信息链条,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着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所带的每一班学生 ,都听我开过这样的系列班会 :《写好几篇文章 ,创造人生辉煌》。这班会一开 ,往往会对学生形成很大的情感冲击波和震撼力。班级的班风、学风都能按照我的意愿发展。那么 ,应该写好哪几篇文章呢?我告诉孩子们 ,我们第一篇应写好的文章是《写好“人”字 ,不要让它倾斜或倒下》。我告诉孩子们 ,“人”字虽只有一撇一捺 ,笔画简单 ,但这一撇一捺必须配合恰当 ,必须是直立的。人是有脊梁的。“山无脊梁要塌方 ,虎无脊梁莫称王 ;人无脊梁莫做人 ,做个饭袋装米粮……”这脊梁一方面指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要做光明正大的…  相似文献   

17.
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遇见一农夫肩扛锄头,故意逗趣地问身边大臣张玉书:“这是个什么人?”张玉书回答:“是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是怎么写的?”张顺口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  相似文献   

18.
人从呀呀学语到成长为中学生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使用“语言”是人类的特征之一,而文字则是突破“语言”时空的载体。我们从小学第一次走进教室,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那时,在我们幼小稚嫩的心灵上就打上“一撇一捺”这个“人”字意念的烙印,语文真和我们息息相关。初中生要学好语文,一要有学习兴趣,二要有好的读书习惯,三要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我现在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还得从小学说起。1982年,我在辽宁阜新市上小学  相似文献   

19.
宣沫 《上海教育》2024,(1):42-43
<正>教育是研究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核心理念离不开“人”。“人”字有两笔:一撇是传承,一捺是创新。一撇指向过去,代表要传承前人经典的智慧,即要遵循学科内在的逻辑属性,让学科知识得以代代传递;一捺指向未来,代表要养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智慧,即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得以形成。从学科育人的维度来看,“以人为本”的根本任务就是科学传承与激励创新。基于此,一所学校既要回眸过去,更要面向未来,教以载道、学以致远,方能让学生真正站在学校的中央,站在学校课程、书本和舞台的中央。  相似文献   

20.
"人"字虽有两笔,一撇一捺,但却不好写。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suì)。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