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关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二是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其中,了解社会常识和培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明确地指出:“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极富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开设其是为了使小学生形成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品德与社会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品德观念与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养成良好品德与社会生活基本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品德与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幼儿社会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步了解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长幼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它的任务是:使幼儿掌握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以获得参加社会生活的资格。本文将对幼儿社会化的内容、特点与途径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一些事物和社会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小,社会生活经验少,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常见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入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观察社会,进而认识社会,并初步了解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小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初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7.
黄琳 《四川教育》2001,(3):82-83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转折点.社会课的功能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现象、认识社会规律、明确社会职责、规范社会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8.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规定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明确了社会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笔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形成了立足基础性、渗透教育性、着眼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使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东欧的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新建党”,指的是东欧巨变以后新组建的社会民主党。属于这种情况的有阿尔巴尼亚社会民主党、匈牙利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波兰社会民主运动、捷克社会民主党和斯罗代克社会民主党等。此外,还有一些民主社会主义集团,它们本身并没有正式组成政党而是参加到其它政党或运动中去,以这些政党或运动的左翼面目出现,例如波兰团结工会中的一些集团、匈牙利民主论坛中的一些集团,它们的理论和主张类似于民主社会主义、也应当被包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他的一些社会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据其《政治学》中的阐述,分别从社会起源、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社会冲突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指导大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中接受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三业"能力是指专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它是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的核心能力。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产生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了一些新问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学科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小学社会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 ,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 ;培养正确观察、认识社会 ,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社会课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2 .综合性。小学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具有知识面宽的特点 ,教学内容既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又渗透了一些法律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小学社…  相似文献   

14.
舒玮 《文教资料》2006,(6):126-127
社会课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以社会性为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社会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加…  相似文献   

15.
社会美论略     
本文从社会美的定义、本质、根源、类别及研究社会美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概略考察了社会美,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是对社会美的一次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6.
“重视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学习社会常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是编写小学社会课教材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实践性原则是各科都应遵循的原则,小学社会课更是如此,而教材的编排特点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是由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讽刺的理论来分析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中所体现的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对文本中美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媒体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对美国社会的弊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从而看出绝望的美国人在社会中是多么无助和无奈,他们无力做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是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进一步实践,是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呈现学习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条件、模式,分析阐述了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需具备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社会课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都来自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认识、适应社会能力,只有经过接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某种语言群体里的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语言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一角,还能看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文从英文单词的形式、构词用法等方面浅谈一些和性别有关的单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