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五一○四一部队报道组刚成立三个月,就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稿三十多篇,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与报道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但深知内情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篇篇稿件都凝聚着政治处主任王大喜的心血。去年,该部原新闻干事下连担任指导员后,王主任亲自选调了一名从院校毕业的学员负责新闻工作,又从连队筛选一名文字基础好的战士担任报道员。报道组成立那天,土主任亲自去连队接报道员,并送给他们」大操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给他们订了*新闻与成才*、<解放军报*、*战友报*和地方一些报刊,还为他们安装了电话,购买了采访用的自行…  相似文献   

2.
54853部队在科技练兵热潮中,注重抓好报道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每年新兵下班后,他们都挑选思想素质过硬、文字基础好、懂电脑、爱好新闻报道的战士作为苗子,轮流到团新闻中心培训。(王泉财、孙文磊)4月上旬,54853部队报道组举办了一期以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主题的“我要上学”摄影展。200多幅图片既是报道员业务技能的切磋,又展现了报道员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强烈责任感。南京军区某测绘大队积极邀请报社编辑、记者和上级新闻干事来大队传授新闻采写知识和经验,具体指导大队的新闻报道工作。近两年来,该大队已在《…  相似文献   

3.
在济南军区某“双大功团”,政委黄元宰、主任韩建平以及宣传股长迟建忠都曾从事过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如今,这些老报道员又与报道组的新手们结成了对子,展现了新的风采。政委撑腰杆。报道员小李思想活跃,尤其对在部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敢于反映、敢于曝光。有一次,他的一篇写问题的稿子由于触及到一位连队主官而受到非难,对方还扬言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这之后,小李遇到类似有价值的线索也因有顾虑而不敢动笔了。为此,黄政委亲自找到小李鼓励他:“不要怕,只要是对部队建设有好处、不失真,你就大胆去写、大胆去投,有我为你撑腰。”…  相似文献   

4.
严国辉走马上任通信团政委岗位时,由于干部紧缺,团报道组没有新闻干事,只有两个兵报道员。“其它单位报道队伍都由专职干事、大笔杆子组成.咱团就那两个小兵,成不了多大气候。”当严政委着手抓报道时,有人这样说。小人物也能钓大鱼严政委开始物色报道员,壮大报道队伍。或许应了他那句“小人物也能钓大鱼”,陆续到报道组来的都是兵,报道组也成了兵们的“天下”。连年来,通信团的新闻报道工作一直走在集团军团级单位的前列,多次受到军政治部门表扬。两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这群兵们写出了“港澳区徽区旗”图案设计者肖红的人…  相似文献   

5.
某仓库主任王本才总爱给报道员出难题,从而逼着报道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向高标准迈进。该库先后有4人在他精心“修剪”下成长为过硬的报道骨干,并调入上级机关工作。报道员李兵文笔不错,写报道近半年,先后有多篇小诗歌、小散文见诸于报端。李兵为此而沾沾自喜。有天晚上,王主任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一些《条令》、《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及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中的部分内容,小李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看着小李为难的样子,王主任说:“上级的规定和要求是用来指导部队工作的,这些起码的东西都没掌握,怎么能写出有分量的…  相似文献   

6.
某部连续3年被第二炮兵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们为何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来告诉你。报道员都是本科生提起该部报道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为啥?报道员个个都是本科生!报道组一共有四人,从地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新闻干事带着两名三级士官和一名新兵。报道员小侯是名彝族战士,掐指一算,从军十余载,入伍以来一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发表稿件几百篇,获奖证书一大摞,十多次被军地报刊评为优秀作者和通讯员,4次荣立三等功,几十篇稿件获奖。刚入伍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接触新闻报道工作后,顿觉知识不够用,第二年就参加了…  相似文献   

7.
去年,大队组建报道组,要挑选4名思想素质和文字功底好的战士任报道员。一时间,到大队领导面前讲好话、说人情的络绎不绝,甚至有关系者还让上级领导打电话、递条子,都想进报道组。不久,报道组正式成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请客送礼的我居然榜上有名。欣喜之余,顿感真才实学的重要。 我只是普通一兵,凭借在学校打下的一点文字基础及对文学的爱好,来到部队后,没有放弃业余写作,抓住点滴时间见缝插针进行学习。我每天坚持写日记,无论多么苦、多么累也没有耽搁过。为了学习,我有时甚至边干工作边看书报,此举动虽…  相似文献   

8.
空降兵某师今年半年多来,仅在中央级报刊就上稿 60多篇,还推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爱国奉献的重大典型王亚林,新闻报道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提起这些,报道员都说,高科长抓报道,招招抓到点子上。 减 负   以前,报道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进报道组三个月上不了稿就得打道回府。今年,小王从连队调到报道组当报道员,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自己上不了稿,而被退回连队,让人笑话。所以他一心扑在了写稿上,几乎每天都要寄出 2篇稿件。高科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首先肯定了他写稿的积极性,但同时指出,搞新闻工作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高科长坐…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某炮团新闻报道工作在师里一直位居下游,而两年后的今天,该团报道工作却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并在集团军报道工作中有名。是什么缘由促使该团报道工作走出低谷、快出成效的呢?报道骨干们说:是因为有一位支持和关心我们的领路人。报道员说的领路人是指团政委赵广民。两年前,政委赵广民上任伊始,听说团里还没有报道组时,立即着手下连队选人。团报道组成立时,没有自行车,采访不方便,赵政委批示从生产收益中解决购买;没有电话,联络跟不上,又是他指示通信股立即安装电话……桩桩事,浓浓情,浸透了他对报道工作的重视。他深…  相似文献   

10.
提起武警某部政治处主任王营涛,机关干部都亲切地称他为“三优”主任。究竟“三优”优在哪里,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王主任认为,要想马儿跑得好,就得让马儿吃得饱。去年年底,政治处政工经费紧张,给报道组订报时,只订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4种报纸,主任知道后,立即指示负责订报的干部给报道组补订了《中国青年报》、《新闻与成才》等9种报刊,还购买了多种新闻理论书籍,报道员再也不用为没报看而发愁了。为了让报道员多了解上级精神,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他经常将上级指示精神优先传达给报道员;在下基层检查工作时…  相似文献   

11.
第二炮兵某部特运团是“军中独子”,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通讯报道的面窄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团里的报道员常感到束手无策。自从今年团领导成了报道组的“智囊团”之后,报道员们再也不为写稿发愁了。团长就是‘粮报国”团长高庆峰在很强的新闻敏感性。无论他从哪回来,只要是有新闻价值的事,他都会跑到报道组“通风报信”。一次他得知团里一名战士去地方执行特装车检修时,因地方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使特装车受损。地方人员想塞给该战士2000元钱将事援平,可那位战士不干,打电话汇报了团里。团长知道此事后跑到报道组汇报情况。报道员立即动…  相似文献   

12.
济南军区55301部队的干部战士发现,上任不久的大校政委甄再远手中有一个小本本,经常在上面写写划划,那上面都是记了些啥?只有报道组的同志最清楚。甄政委曾当过战士报道员。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因写稿的机会少了,就特意设立了一个新闻线索本。他下部队蹲点时,一已发现有好的线索,他就详细记下来,返回提供给报道组。一次,他去某医院检查工作,得知当地一位优秀教师原是退伍伤残军人,身患急性肾炎,生命危在旦夕。该院获悉后将这位教师接到医院,为他进行了换肾手术,使这位教师获得了新生。甄政委把这一线索记在本上。报道员将他…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孙一军调到这个大队任政委时,大队的报道工作处于低谷。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他先是指示政治处尽快拿出新闻报道奖惩措施;其次是改善了报道组的办公条件,配齐了传真机、打字机、照像机等设备;尔后又专门为报道组批了必要的经费,还亲自把关,从基层连队选调了两名报道骨干。几件事情一办,大队的报道工作便有了起色。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我们成长在爱的苗圃…”济南军区某团报道组墙报上的一首由报道员自己编创的“园丁颂”,传颂着该团领导关心培育报道员的一串串感人故事——谈团长:献医服务报道员在报道员小孙的记忆里,时时珍藏着团长谈桂林为自己推拿、按摩治疗脚伤的那段日子…今年1月初,部队进驻太行山进行实弹战役演习。报道员小孙始终追随大部队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跟踪采访。当“战斗”正式打响时,他只顾抢拍镜头,却忘了脚下坡陡路滑,一个趔趄,脚腕扭伤,疼得他直冒虚汗。晚上,正当小孙疼得难以入睡时,谈团长推门走了进来:“听说我…  相似文献   

15.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副政委刘国江曾多年从事宣传工作,这使他深知报道员的疾苦。担任领导职务后,刘副政委对报道工作更是看高一眼,深爱一层,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报道组的编外“总编”。对于报道员来说,要想写出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好稿子,就得深入基层进行认真采访。海防团队点多面广,连队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往返一次需要好几个小时,有许多新闻线索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抓到而失去了新闻价值。报道员反映的“活鱼”变成“死鱼”的情况让刘副政委皱起了眉头: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济南军区某炮兵旅政治部.有一支过硬的报道员队伍。10年来.他们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发表各类稿件4000多篇,先后有4名战士报道员荣立二等功.2名战士退伍后走上了中央级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岗位……一提起这个报道组,那可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而发生在报道员之间的小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成立新闻报道办公窒今年2月,张国廷到某团任政治处主任职务后,首先询问新闻报道情况,当听说政治机关没报道组时,他立即建议成立一个3人新闻报道组,并亲自到连队挑选人才。听说通信连战士小张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又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张主任便与有关部门协商,把他调进报道组。张主任又指示腾出一间房,成立“新闻报道办公室”,配上办公桌,并安上了电话。买书今年5月,张主任要到军区开会,临行前,女儿楠楠要他买个“七巧板”。会后,张主任想起前几天报道员小吴因找不到新闻书籍而发愁的事,便一头扎进新华书店,为报道员买了一大…  相似文献   

18.
“报道工作要对外展现国门卫士风采,树立海防官兵形象;对内鼓舞官兵士气,促进团队建设。这副担子既光荣又沉重,我全力支持你们。”在团政委中国清对新闻报道工作关心和支持下,该团新闻报道工作红红火火,连续几年在青岛警备区独占鳌头,成为基层政治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心“育苗”。“有了人才不培养,等于种了庄稼不浇水。”这是申政委在报道组常说的一句话。去年10月,新战士小李从海防二连调到团报道组,刚开始,小李的干劲很足,就是两个多月没见报一篇稿子,压力非常大。申政委了解事情的真相后,主动找到小李,让他拿出以…  相似文献   

19.
某高炮旅政治部主任秦树堂重视报道是有了名的。要问他是怎么抓报道的,这里只讲几件小事。一、房子。奏主任是前年3月份调高炮旅任职的,上任的第三天,他就到报道组转了一圈,当他看到报道组四名报道员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趴在两张破办公桌上写稿时,很是难过地摇了摇头。他当即向报道员们表态:“明天就给你们解决房子问题。”当天晚上,秦主任就和副主任进行了协商,决定把政治部的一间仓库腾出来,作报道组的办公室。说干就干,第二天早操后,秦主任和副主任就上了办公楼,两个人忙了整整一早,连早饭也没顾的上吃。8点钟上班时,报…  相似文献   

20.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