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报纸地位和作用也将引起重要变化,报纸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宣传工具转向既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第三产业特性信息服务传媒的转变。报纸在我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同时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采制新闻,传播新闻,读者接受新闻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  相似文献   

2.
蒋颖 《新闻界》2003,(6):59-60
“文好题一半”这句老话的意义在当今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分量日益加重。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信息的浓缩,更是新闻的门户和眼睛。为了快速抓住读者眼球,为了更多地提供信息,编辑不仅突出标题来强化新闻信息,而且大量地直接运用标题新闻的形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且流动疾速,读者更注重阅读标题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更倾向于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这就从形式上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传媒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标题越来越凸显特定报纸的独有形象,并由此影响着读者对特定报纸的偏好和忠诚度,因此,报纸编辑们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标题的创新。一…  相似文献   

3.
芦晓娟 《新闻窗》2006,(6):78-79
在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一张纸质媒体想要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读者的视线,最终产生阅读欲望,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原因是读者接受和选择信息时都是在瞬间予以取舍。就报纸而言,什么样的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的目光?新闻图片就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有无特色,有无市场占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报人的新闻思维。面对一张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其版式、发行方式等可以模仿,但独具的新闻思维不是能模仿来的。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必须走出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读者的最大特点是生活节奏加快、读报时间缩短、对报纸的忠诚度降低。营销的核心思想是: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消费者,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在一个信息堆集的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处于同一城市的报纸,可以说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公开的,每家报纸都可以在同一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三题余焕春一、新闻属性的再认识80年代《人民日报》一版登了一条新闻,题为《长途贩运不是投机倒把》。当时从事贩运的农民争相购买那天的报纸,他们知道这条新闻对他们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花钱买这张报纸是划得来的。新闻和报纸又是新闻从业人员经过...  相似文献   

7.
《博尔塔拉报》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三贴近"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宣传报道中,以"创新版面编排、创新报道视角、创新副刊"为突破口,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增强了党报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受到了多方好评。创新版面编排丰富党报新闻宣传手段版面是报纸的感性外观。新闻稿件以版面为刊发形式,版面则以新闻稿件为其内容。版面作为报纸的外部形态,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有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果版面令读者生厌,读者就不愿去接受它所传播的信息;反之,读者就会乐于接受它传播的信息。在信息日益丰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受众希望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报纸的编排设计尽可能为受众提供方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卖点”就是读者的需要。人们看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当今社会中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广播、电视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因特网又接踵而至,人们可以从多媒体上获取新闻信息,报纸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势逐渐减弱。在  相似文献   

9.
翻开一张报纸,不管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都应该充满鲜活的新闻,使各个层面的读者得到他们要看的东西。报纸不是杂志,不是理论和文学或其他专业刊物,快捷的新闻应是它的主体和骨干。现在我们国家已步入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也是商品,它要靠大量的鲜活的新闻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占领读者市场。相反,一张报纸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失去读者,也就谈不上什么政治和经济效益。 《扬子晚报》是一张四开四张十六版的报纸,有要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2,(4)
现代报纸版面的发展趋势是——报纸图片化,图片彩色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读者越来越喜欢在大幅的彩色图片中获得直观的信息。根据内容选择色彩,可以为新闻营造特定气氛,渲染新闻内容。研究显示,彩色有导读作用,读  相似文献   

11.
简约,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意识和概念。具体到报纸版面上是指版面在编排设计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简洁大方、一目了然、方便阅读。报纸版面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字体、字号、线条等版面语言,把诸多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递给读者。因此,报纸版面设计的简洁大气,可以让读者最直接地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一、简洁明快的版面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清爽简洁、一目了然的阅读可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让读者用最少时间获得最多的新闻。随着社会信息的日益丰富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也在悄然改变,读者更希望能够用更少的…  相似文献   

12.
王莹 《新闻窗》2006,(5):87-88
新闻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副刊历来是报纸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副刊文化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以往那种纯文学的老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现代读者的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他们不仅需要获得外在的感官审美愉悦,还对报纸副刊多了一种“获益”心态,他们期待从副刊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版面编排 ,不仅要方便读者阅读新闻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新闻 ;不仅要吸引读者阅读标题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正文。从目前情况来看 ,读者对报上的标题大体都要浏览一下 ,而比较仔细地读正文的可能不很普遍。这种“标题读者现象”的出现 ,与报纸版面和大众传媒的增加有关 ,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 ,与一些新闻的内容不够精彩也有关 ,但看来这些还不是全部原因。据观察 ,现在有一些新闻 ,上海不少报纸都登了 ,但登在《新闻晨报》上的 ,却往往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什么道理呢 ?琢磨了好长时间 ,觉得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该报对这些新闻…  相似文献   

14.
英国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意思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但要使读者对这张报纸产生持久兴趣,则要依靠副刊对他们的吸引。以副刊“留客”,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眼球,让读者积极参与,做好与读者的良性互动,这是报纸副刊肩负的越来越重的任务和使命。一、充分了解当今读者对副刊的期待长期以来,出现在读者视线里的报纸副刊,往往是纯文学的面孔。如今,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工作步伐,愈来愈多的文化娱乐,愈来愈多的消闲去处,要使读者认真、长期关注一大堆报纸中的一个版面,已显得困难。如今,读者对副…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各报对文化娱乐新闻的重视前所未有。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尤其需要放松,文化娱乐版块也确实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眼球、增加卖点的一张好牌。我曾在辽沈晚报工作了八年,一直从事文化娱乐新闻采访的一线报道工作。2009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对于读者来说,购买报纸,不仅购买信息,而且购买报纸的判断力。大至整份报纸,小至一个版面、一篇稿件,都反映着主编、编辑以及记者对新闻的价值判断,读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其实也是被动地在接受报纸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因此,在琳琅满目的报刊亭,能够让读者第一眼就挑中,并且在接下来的阅读里留下特别印象的报纸,才是一份成功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张琦 《青年记者》2012,(35):44-45
新闻标题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一字千金,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在新闻作品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信息量供过于求,读者更注重通过阅读新闻标题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新闻内容,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对新闻标题语言的发展态势有着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报纸新闻标题语言出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体现了人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报纸掌握更多的信息,把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了解得更多、更深和更透。而报纸的视觉新闻专版,报道的图片主题集中,情节生动,信息量大,新闻立体感强,正好迎合了读者读图心理和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吴文婕 《新闻窗》2014,(5):39-40
一张报纸要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媒体传播力,必须是既好看又好读的,二者合二为一才是一张具有品质和影响力的报纸。特别是近年来,报纸不仅要在传统媒体里竞争,还要和新兴网络进行抗衡,双重挑战下,在新闻资源"渐同"的背景下,只有将报纸办得与众不同,让读者们与报纸"结缘",才能够区别于同类报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西方报业“发行螺旋”的理论激发了人们对报纸发行无穷的想像和冲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一张报纸生存的关键因素是广告,而广告主看重的是一张报纸所承载的信息必须到达受众以及产生的于己有利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效能要通过报纸的读者拥有量来体现,而报纸的读者拥有量又从哪儿来呢?是报纸发行。可以这样说,一张报纸的采编质量再高,如果不通过发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