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近几年来,北京日报一直比较重视采用新闻照片,恰当突出形象新闻,特别是扩版两年多来,见报新闻照片的数量成倍增加,1993年以来,8个版每天见报照片平均14幅,1993年全年见报照片4500幅;1994年头10个月见报的照片近4000幅,其中头版头条24幅,几乎都是5栏照片;同时照片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新闻摄影越来越受报纸编辑和读者的重视了。表现为照片用得多,用得突出。用得多,拿北京日报来说,现在每个版至少用一幅,多则两三幅。每天照片用量少说也有十几幅;用得突出,一是刊登的篇幅大,一幅照片可以占半个版。好照片,不惜版面。够分量的照片可以上一版头条。这种情况过去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过去仅仅是用照片来装点、美化版面。版上先空出位置,然后找照片来填充。现在则认识到照片同文字一样,也是信息传播手段,也是新闻的一个兵种。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报纸真心实…  相似文献   

3.
甘露 《新闻实践》2006,(11):54-55
在报纸编辑过程中,能直接左右色彩运用的版面编辑、美编和组版技术人员等是导致报纸色彩运用失误的主观原因。本文从操作者的角度分析造成版面上色彩误区的人为因素,并试图提出修正方案。问题一:组版者与版面编辑  相似文献   

4.
作为报社新闻版的编辑,我每天都在等待着那种看一眼就被抓住的新闻照片。如果在摄影部送来的稿件中能找到一幅这样的作品,我便觉得对整个版面的筹划有了一半的信心;如果一天里能有两三幅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我就真有点喜出望外了。 在我的案头上积压的照片有几十幅之多,都是失败之作。“矮子里拔将军”,已发表的一些照片也仍然是见了报的“矮子”。面对这些以反映企业活动、职工生活为主要题材的经济新闻照片,我想到了这  相似文献   

5.
吴国方 《新闻实践》2010,(10):50-50
近来,笔者选了杭州4张都市报一周的新闻版面,对照片的刊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4家报纸的新闻版大致差不多,平均63.5个,其中配有照片的版面平均为45.8个,而刊用记者的独立照片平均只有5.8幅,仅仅占所用照片的7.3%。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都强调了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问题。对于报纸来说,新闻报道的正面宣传,既指正面宣传的新闻内容,也包括报纸版面的正面导向。因为一条新闻只有通过版面设计安排之后,才能见报,才能使读者接受新闻影响。版面编辑通过选搞和编排手段,可以强化或弱化新闻内容,从而影响读者去选择和阅读新闻,直接影响社会效果。这就是版面导向。例如,把一篇新闻安排在一版头题与放在一版右下,其宣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前者强势,后者就显得淡化。版面还可以通过制版题、线框、标题等多种编排手段来强化或弱化新闻。由此可见版面导向是报纸新闻宣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任阿一张报纸,读者接触它的第一感知是它的整体形象,即它的版面。好的版面,往往是以一张优秀的照片,一行奇特的标题之类首先吸引读者;同时,因为这些照片新闻、标题等等排列得恰到好处,促使读者顺着编辑的组版意图,兴味益浓地读下去。可见,一个版面有无好的个体——即新闻、图片等等,以及这些个体按怎样的方式统一、组合在一起,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1995年初夏,我赴美探亲访友期间,经常翻阅当地报纸;今年奥运会期间,旅美友人又多次寄来很多报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图多、图大、图的色彩。重视图像已成为美国报纸版面发展的一个趋势。照片:创造瞬间的吸引力照片,它为一天的新闻制造气氛,它诱使人们去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略的报道,它刺激视觉吸引读者去买一份报纸。在美国报纸组版编辑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忘记图片的价值。”因为照片在版面上可以造成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新闻改革的需要,我们对一、二版(新闻版)的编排作了几次改革。这里所说的改革,主要是恢复和发扬了“文革”前的组版传统,并根据当前新形势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在美化新闻版面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风格。版式布局一块版面好比一幅画、一桌酒席,安排得好,能引人入胜,韵味无穷。文汇报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报纸。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要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发展和报业的竞争,要求摄影记者改变旧的思维定势,不断地冲破取景框的束缚,拍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人物照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报刊版面的需要。 凡是以人物为主体进行新闻报道的都可以认为是人物新闻摄影。关注的重点在于寻求人物新闻摄影的突破。因为摄影记者最看重的是拿出什么样的照片去打动和感染受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记者和通讯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如何让编辑部喜欢,尽快采用见报;而编辑部又常常会为面对一大堆来稿,挑不出对路的稿件而犯愁。怎样解开这个不等式?从我们编辑《解放军报》二版宣传的实践来看,一条重要的体会就是:下笔之前多想想如何让稿件适销对路。采写时头脑里要有点版面意识采写稿件与版面上稿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这就如同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一样,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卖出去,才能产生价值。记者和通讯员写的稿子只有见报了,才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在采写稿件时,头脑中一定要有版面意识。因为版面是整…  相似文献   

12.
阅读报纸,时常有编辑与读者玩捉“迷藏”的感觉,现举一例。笔者手头有一份都市报,一版除了头题和导读,便是一幅“公安民警勇擒歹徒”的大照片,应该说版面处理得很能吸引读者“眼球”。当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看照片说明时,却见下转某某版。这份都市报分为ABCD叠,有50多个版,费了好大的劲,总算在A叠五版的《社会新闻》中“捉”到了这篇新闻。仔细一看,最多不超过100个字,还夹在其它几条社会新闻中间。这“谜”也藏得太深了。据说,这种一版用大照片,说明转其它版的现象,对读者既有冲击力,也有吸引力,是如今报纸发展的一大流行趋势。现在的报纸…  相似文献   

13.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版面设计是否精彩、能否吸弓版者,直接影响到报纸整体水平和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份量。 一个优秀的版面上,照片是不可缺少的。照片在报纸版面上起着重要的形象展示作用,它可给报纸版面带来纵深感。如今的报纸往往以大照片、多照片为时尚,使版面活泼丰富,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好的照片在报纸版面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照片在版面上的运用 编排:有了好照片还须有合理的编排。在设计制  相似文献   

14.
程丽 《青年记者》2007,(14):78-79
读者每天都会阅读到许多报纸,每当手中拿到一份报纸后,最先吸引他们眼球的莫过于版面中的新闻照片,有些照片新闻性强,生活气息浓,有价值且富有冲击力,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好的照片被读者认可,给版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见报后既有影响力,又有吸引力;既能留住读者的视线,又能对版面起到美化、衬托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程丽 《青年记者》2007,(14):78-79
读者每天都会阅读到许多报纸,每当手中拿到一份报纸后,最先吸引他们眼球的莫过于版面中的新闻照片,有些照片新闻性强,生活气息浓,有价值且富有冲击力,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好的照片被读者认可,给版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见报后既有影响力,又有吸引力;既能留住读者的视线,又能对版面起到美化、衬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在,作为视觉媒介的报纸,逐渐意识到为读者提供详细全面的视觉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国内许多报纸都为成组的专题照片提供了较多的版面。其中,素以重视新闻图片著称的中国青年报,其摄影专题版以直观生动的多幅图片和独特的版面语言尤为读者青睐。本文结合中国青年报的实践,谈谈我对专题照片的看法。 题材的选择:软硬皆宜、重在两点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对于专题摄影影来说极为重要。在去年中国青年报评选出的五个专题摄影报道佳作中,有反映克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遍布祖国各地的人民日报驻地记者形象地比作排球场上的“一传”。“一传”并不是把稿件直接传到版面编辑手中,而是传到“二传手”———记者部编辑组,由他们编辑并经部领导阅改,输入稿库,供版面选用;重要稿件则送相关领导直至总编辑、社长审阅。“二传手”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却少有机会外出采访,名字也极少见报;他们是人民日报编辑,但并不是版面责任编辑,不能决定稿件是否上版。然而驻地记者的每一篇见报稿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都凝聚着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明知相当数量的稿件将要“牺牲”,仍善待每篇来稿,…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需求,在"5·12"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几乎所有平面媒体都特别重视图片的使用,它们纷纷使用大幅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许多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大幅照片,有的还运用通栏大标题,图片占版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然后才是文字稿,进而突出图片的重要性。在此期间,众多纸质媒介都采用了以图片为版面视觉重心,以图片新闻为版面中心的方法,有的甚至实行了报纸封面化,用半版、整版的大幅图片来吸引读者眼球,每幅图片都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进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11月29日,湖南日报除在A1版刊发"聚焦长株潭"大型报道的开篇之作——《长沙,昂起"龙头"》长篇通讯之外,还精心策划,强势推出了"聚焦长株潭"特刊。纵观这个特刊,其显著特色有三:一、版面气势如虹。8个整版,数量之多,为当天省会平面媒体"聚焦长株潭"报道之最;从T1到T8版,8个主标题,都是通栏大标题;T1版反映长沙市区新姿的彩色大照片,足足有半个版,其他7个版刊发在主标题之下的照片,也多是6至7栏宽、约30行高的大照片。这些,构成了其版面的大气与恢宏,视觉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追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典型郑培民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二版配发了郑培民同志的照片和简历,并在一版配发了由我撰写的评论员文章《坚持执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第二天(10月15日),人民日报又在第二版发表了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摘抄。十六大召开前夕,在指令性稿件多,版面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对郑培民这一典型突出处理,形成了一定声势。通讯见报后,受到有关领导、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一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