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地理在当今英国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衰落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认为造成地理教育衰落的直接原因是二十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地理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大.内部因素在于地理教师,外部因素有官方的教育政策、中央政府的集权、国家地理课程的文本以及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等.文章还从课程标准、地理教师专业化、课程内容更新等角度阐述了对我国地理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国中小学的地理教育当前"正处于危机时期."调查研究表明,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在于地理教师,外部因素分别为:官方的教育政策、中央政府的集权、国家地理课程的文本以及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全国100多所非师范院校共同提出挑战教师教育的宣言;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恢复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日益紧迫的教师教育新需要,将讨论已久的教师教育专门化及高等师范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等问题,推到了非系统解决不可的前台上来.教师教育专业化,除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专门"性外,关键是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专门"课程和教学.建构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及以此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体系",是打造教师教育专业性,占领教师教育制高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明智之举.作为连接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中端的"教学技术类课程"的建设,是其中最大难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部委     
《教育》2013,(19):12
教育部: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体系"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此后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表示,将同时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界定了高职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高职教育师资匮乏是"软肋", 财力不足是"通病", 设备短缺是"硬伤", 政策制约是"命门", 封闭办学是"瓶颈", 课程错位是"怪圈"的资源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师能水平、优化人力资源, 健全分担机制、扩充经费资源, 完善制度环境、创优政策资源, 组建职教集团、共享校际资源, 深化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 实施课程改革、重构课程资源, 举办民办高职、扩大增量资源等高职教育资源生态环境优化配置与重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角色要求.新课程改革需要校长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有效能的领导.校长要想真正承担课程领导责任,必须从领导者自身、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因素及课程自身因素,受到来自课程内部与外部、宏观与微观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师资、社会舆论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情感培养的要求,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也非常注重情感教育的素材。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教育类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职业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既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术学",也不能体现教师教育的"师术".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考证,对他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借鉴都是解构职业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单纯的教育系统内部和学校内部的教育改革,更涉及整个社会的教育的全面改革。因此,只有消除教育外部和内部体制的障碍,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才能确保课程改革达成目标,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回归工程",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代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以我校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对两门研究生课程<机床与机器人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进行优势整合,形成了适应新形势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确立"工程"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逐步过渡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索合理的课程目标考核体系,引入评审制度考察实验报告或大作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中提出"校本课程",随着改革深化,校本课程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并应用在基础教育的各个领域,于是"园本课程"产生。然而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中总是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尤其是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剖析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以及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受到的一点启示,旨在帮助农村幼儿园更科学地开发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学科本位"、 "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三次较大规模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对三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三种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既能体现高职教育"双重属性",又能兼顾学生就业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理念指导的课程开发和设置新模式,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落实教育标准、支持教师教育一体化形成和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现实问题三方面论述构建教育学科课程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阐述教育学科课程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构建包括"学习者选课指导系统"、"教师资格分级认证系统"、"教育学科课程管理子系统"和"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系统"在内的教育学科课程管理系统。并对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分为国家课程和高校校本课程进行设置的设想。探讨教育学科课程管理系统的管理与运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伴随着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程不只是"制度课程""文本课程",还是"体验课程".课程与教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依凭,是课程内容的主要"展示平台",借助教科书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系统主义"和"能力主义"教育课程改革为视角,分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在公立小学导入"教科担任制"的必要性。明确在教育课程改革方针的影响下,以儿童"学力向上"为主要目标的"教科担任制"曾盛行一时,并经历从对"学级担任制"的"辅助",到与"学级担任制"的"协作"这一指导组织形式的转变,从强化教师指导能力的角度为当时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影响教师教育改革的因素很多,课程是一个关键因素.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与社会背景基本一致,社会环境与教师社会角色的变化促成了课程的变革.当前欧美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经历范式的更替,相关改革以"融合"为主题并呈现出增加实践知识与内容、淡化学科界限、整合教育技术、增强课程的文化内涵等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依托"幸福教育工程",以营造幸福教育环境为主题,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以高尚的校园文化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为重点,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突破口,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疆47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提出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基准线",构筑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风向标",创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度量尺",打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立体网格"。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改革同其他任何教育类型的改革一样,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在课程改革中必然遭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或开发和理想课程的教学可能性等问题,在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基本依据与技术方法、理想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可能性等一系列关系中,存在着: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为"与"难为",课程开发符合课程规律的"应为"与"难为",理想课程与教学可能性的"应为"与"难为"等问题,处理好课程改革的"应为"与"难为"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