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见奇 《云南教育》2002,(10):25-26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阅读的质量和数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要大力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使小学语文教学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一、爱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是认识、情感和行为对阅读的倾向。只有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对阅读产生认识和情感的共鸣,这是推动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这种动力能使学生把阅读看作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新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其落脚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动机,促使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的事情,把阅读看作是…  相似文献   

2.
把阅读落实在教学目标研制中,纳入教学设计之中,是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举措。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学习新课标精神,把数学阅读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谋划之中,通过细化引导,让阅读渐成习惯;优化指导,让阅读助力思考;结合问题,让阅读助推探索;关注变通,让阅读诱发创新等措施,给予学生必要的数学阅读学习引导,让他们掌握好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得智慧学习、深度学习自然发生,让学生学习质量日益攀升,数学综合素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那么该如何张扬学生个性、优化阅读教学呢?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浅谈对个性阅读的教学的一些看法,以便于在今后长期阅读教学中更好的对待个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给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技巧,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必经之路。只有把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平时课教学中,学生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体现基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素质,而阅读能力是基础,没有阅读的提高,就没有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开放语文教学,扩大阅读面,课内外相结合,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并把课内获得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再就是把阅读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赵秀莲 《学语文》2007,(2):18-18
从现代教学理念看,批注教学奉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激活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课堂 阅读理解课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场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阅读者。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8.
田惠琴 《山东教育》2004,(32):34-3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名著阅读提到了语文教学的日程上来,语文的实验课本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阅读能力,有序地推出了每学期三部的名著篇目。阅读是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检测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阅读是获得综合、复杂、深刻信息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说明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阅读理解以及被人们称作缺词阅读的完型填空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之大.更体现了高考着重考察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倾向。故要下大力气做好阅读理解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笔者在长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常把评点法运用于阅读理解教学当中.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刘学文 《语文知识》2014,(11):67-68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一篇经典课文,即使教材修订多次,它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历久弥香。为了把小说阅读上升到鉴赏的层面,为了把阅读课上得有广度、有高度,真正提高学生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我摈弃了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作了一次比较大的革新。即运用比较鉴赏法,设置三个主要教学板块,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既温故知新又触类旁通,既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如何使这个主体达到优化的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几年来,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尝试着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中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课程改革具体要求,探讨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的阅读统一起来,扩大阅读范围,加大阅读量,不再把阅读范围缩小在课本所局限的文章内。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精神。强调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老师看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关系不大,两者之间很难找到契合点,更少有老师主动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训练,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揣摩写作的技巧,然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阅读自学学习方式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提出以学生阅读自学为主的“阅读自学+指导”教学法,并与传统教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课内外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彭小华 《甘肃教育》2010,(10):20-20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回顾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阅读课,教师或环环相扣地提问,或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总是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阅读模式中。这样的阅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何摆脱这种束缚,  相似文献   

17.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再次是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优化阅读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教学中该引导学生怎样进行阅读呢?下面介绍三种阅读形式。一、扫描式阅读扫描式阅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学生阅读作品时,像电子扫描那样,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扫清阅读障碍。同时借助工具书,将“扫描”出来的生字难词识形,理意,正音。扫描式阅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二、咀嚼式阅读阅读中的咀嚼是把读物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在这一步里,教师应循循诱导学生以默读或微声朗读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去细心地咀嚼读物。…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思路 把激发读书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了教学重点。通过共同阅读,总结方法,再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汲取知识的同时.打开心灵之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数学阅读是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之一,教学中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把课前阅读纳入正常的教学环节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