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态智慧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课堂而言的。传统的知识灌输课堂是适应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课堂,生态智慧课堂是适应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课堂;传统的知识灌输课堂重视知识的灌输,生态智慧课堂强调品格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知识灌输课堂以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生态智慧课堂以促进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2.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智慧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当然,智慧和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但智慧毕竟有别于知识。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智慧的淡忘,从而保有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教师也必须以高智慧应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才能完成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代。它是学生们在掌握人类基础性知识 ,从而为从事高层次科学研究、在社会和自然的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作必要准备的同时 ,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简称“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 ,学校总是把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三观”教育相结合 ,并放在重要的地位 ,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 ,该如何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或者说 ,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中学政治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我们知道 ,中…  相似文献   

5.
郭晓琴 《孩子天地》2016,(6):257-258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的教师要懂得怎样爱学生;智慧型教师是学习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智慧型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第一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原始形态是简单的"‘子’的旁边站着手持教鞭的人的灌输驱使",此过程无需智慧参与。若将教育视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完整而健康的师生生活,则呼唤智慧的加盟。当我们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当我们从书中寻找教育的智慧,当我们  相似文献   

7.
章向东 《考试周刊》2010,(39):64-64
教学是教和学,学是主,教是为学。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解为"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这种理论视学生为容器,教学是把知识往容器里注入,忽视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而未来教育的视野是智慧,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本文从当前语文课堂智慧的缺失,语文课堂要以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为己任,回归智慧的语文教育呼唤"智慧型"语文教师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呼唤让智慧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而未来教育的视野是智慧,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本文从当前语文课堂智慧的缺失、语文课堂要以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为己任、回归智慧的语文教育呼唤"智慧型"语文教师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呼唤智慧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而未来教育的视野是智慧,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本文从当前语文课堂智慧的缺失,语文课堂要以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为己任,回归智慧的语文教育呼唤"智慧型"语文教师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呼唤让智慧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论“灌输”与灌输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许多学者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灌输"原则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之所以对"灌输"理论产生质疑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等同于灌输式教育方式,没能搞清楚什么是"灌输","灌输"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区分它与灌输式教育。由于对"灌输"的认识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从"灌输"这一基础理论出发,纠正对"灌输"的错误认识,并对"灌输"和灌输式教育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建设性思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种拓展形式,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各种校内外活动才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外活动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要坚定不移地将这一活动贯彻落实好,使其真正起到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一、价值观的形成要从"渗透"走向"生成"我国学科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曾经走过这样一条道路:最先提出的是"灌输说",也就是教师把所要教授的内容和知识通过课堂向学生灌输,让学生去接受。"渗透说"是在"灌输说"的基  相似文献   

13.
灌输,作为知识教育的一种基本途径,历来遭到人们的批判、否定。然而,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过系统而深刻地批判的陶行知先生,对于"灌输"却不仅没有批判,反而当作传授文化知识的一种基本途径。一、灌输是文化知识教育的基本途径陶行知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过灌输问题,但是他多次使用"灌输"一次,作为文化知识教育的基本途径。例如:1918年5月,陶行知在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做的题为"师范生应有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把知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知识凌驾于一切之上。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考试就是考知识,评价就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张海志 《考试周刊》2011,(51):176-177
传统教育在许多方面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向学生的知识灌输为中心,遵从"知识输入→知识储存→知识提取"这一不变主旋律,把学生仅仅看做是知识的储存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反而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追求并践行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的教育境界,是促使教学功能从"知识"到"智慧"转化以及从"智慧"到"成人"转化的桥梁。教师教育智慧又是一个内涵丰富、和谐互补的完整系统,倘若把教师教育智慧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对学生的爱就是智慧之树滋生的土壤,广博的知识就是为其输送水和无机盐的根系,宝贵的实践经验就是支撑其巍峨身躯的枝干,勤奋的教学反思则是那能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茂盛绿叶。  相似文献   

17.
范军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3):116-116,122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电子演示文稿及各种CAI课件、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和整个网络教学体系的帮助下把计算机课程讲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并适时更新和增补学术前沿的最新内容,吐故纳新,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智慧属于意识活动的两个不同层次。知识告诉人们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智慧能够把人引向好的生活。智慧来自于知识,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现代大学以培养人为目标,它的使命中必然包含着"转识成智"的内容。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教育在"转识成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大学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哲学教育,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作文惰性产生的原因 1 传统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惰性.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填充,僵化了他们思想,他们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也不愿知道"为什么",作文只能停留在"素描"或"照相"的低层次上.灌输,也养成了学生惟命是从的性格,走别人走过的路,说别人说过的话.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