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枫 《母婴世界》2010,(12):78-79
"毛毛虫之死"的启示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之死"的实验。有一种毛毛虫有"跟随者"的习性,它们总是盲目地跟随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花盆周围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  相似文献   

2.
蝉与毛毛虫     
在一棵树上,蝉和毛毛虫为邻居。蝉瞧不起毛毛虫,毛毛虫丑陋,平凡,除了吃就是睡觉。它蝉呢,高高大大的,浓眉大眼,身着黑色皮夹克,多帅气,而且还会唱歌,这说明它有精神追求,毛毛虫无法跟它相比。  相似文献   

3.
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盲目跟随不思突破,必将会导致自己的失败。——毛毛虫效应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喜欢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条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很近的地方,撒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实验  相似文献   

4.
毛毛虫经历五次蜕皮,化蛹为蝶,终于成为美丽的天使,这就是坚韧与理想的力量!有一只毛毛虫,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就伤心难过:我怎么就长得这样难看呢,而我班同学个个眉清目秀,造物主真是偏心眼!毛毛虫总是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弄得好看一些。有一天,毛毛虫外出旅游,在一个花园的花朵上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好生羡慕!毛毛虫心想:我要是长大能和蝴蝶一样美丽那该多好啊!无意间,蝴蝶看见了毛毛虫,说:走开,丑家  相似文献   

5.
说到盲从,就不得不说说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关于毛毛虫的实验:他诱使一条条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结果每条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花盆的边缘前进。令法布尔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第二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边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下课的时候,毛毛虫伸手到口袋里拿餐巾纸。咦?手指头碰到了一样东西!毛毛虫拿出来一看:是一包口香糖。老师规定过不可以带吃的东西到学校里来的,可是因为今天早晨比较冷,妈妈临时拿这件衣服给毛毛虫罩在校服外面的,而衣服口袋里的口香糖,是昨天跟妈妈在超市买的,毛毛虫忘记吃了。怎么办呢?要是让老师知道了她会相信吗?毛毛虫站起来又坐下去,心里想老师知道了一定会生气,一定会认为是毛毛虫故意不听老师的话!毛毛虫的手紧紧捂住袋口,就好像口袋里有一只蚂蚱会自己跳出来。怎么办呢……对,把口香糖分给同学,这样毛毛虫的口袋里就没有口…  相似文献   

7.
毛毛虫的梦     
设计意图: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决定开展“毛毛虫的梦”活动。  相似文献   

8.
毛毛虫之死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只跟一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只毛毛虫住在树上。有一天,毛毛虫出来散步。一只小猴子看见了,说:“你真丑。”毛毛虫听了非常难过,但它什么都没说继续往前走。第二天,毛毛虫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见到毛毛虫说:“你这个小家伙,长得真难看。”毛毛虫伤心地想:我真有那么丑吗?  相似文献   

10.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精疲力竭而亡。其实,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走另一条路,便会避免与大家一起死亡的命运。学别人无论学得多像,也只能成为别人第二。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  相似文献   

11.
活动背景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组织开展了“毛毛虫的梦”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2.
寻找毛毛虫     
金龟子和毛毛虫是好朋友,每天一起玩。金龟子到外婆家,住了好多天。金龟子一回家,就去找毛毛虫。大树底下有一个蛹,就是不见毛毛虫。“毛毛虫——”金龟子大声喊着,没有回应,只好走了。又过了好多天,金龟子在草丛里玩,听到一个声音喊着:“金龟子!”金龟子一看,是一只蝴蝶。蝴蝶飞下来,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毛毛虫呀!”金龟子疑惑地说:“什么,你是毛毛虫?”“我真的是毛毛虫!”蝴碟着急地说,“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幼虫变成蛹,蛹蜕化为蝴蝶。我就是你的好朋友毛毛虫啊!”“原来是这样!”金龟子高兴地拥抱蝴蝶,“找到你真高兴,好朋友!”寻找…  相似文献   

13.
说到盲从,就不得不说说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关于毛毛虫的实验:他诱使一条条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结果每条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花盆的边缘前进。令法布尔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第二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边的毛毛虫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个星期,看得法布尔都不忍心了。终于到了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掉了下来,意外地突破困境,这一群毛毛虫才重返家园。盲从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说到盲从的原因,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也许是因为随大流最少风险、最节省成本等等。有时候随大流可能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家庭教育来说,理智而不盲从却显得更有价值一些。怎样才能做到不盲从?  相似文献   

14.
很多年之后,这个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一条毛毛虫要到河对岸去,可是没有桥,没有船,毛毛虫怎样过去呢?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它飞过河去了。我曾经就是一只近乎绝望的毛毛虫。望着茫茫人海,不知将何去何从……到今日我仍不能忘记,当我不断地脱胎换骨重获新生,化做一只自在起舞的蝴蝶轻轻飞过毛毛虫时代不可逾越的河流时热泪盈眶……以此纪念:我曾经是一只绝望的毛毛虫……  相似文献   

15.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深秋的一个中午,几个孩子在厕所里发现了一条毛毛虫,他们开始议论起来,并很高兴地邀请老师一起来看他们的“宝贝”。第二天来幼儿园的路上,一个孩子又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并将它小心地抓在手心里带到了幼儿园。于是,好多小朋友开始关心毛毛虫,又不断地在草地上、池塘边捉到毛毛虫,老师建议他们将毛毛虫养在小瓶子里。(二)寻找毛毛虫第二天,冷空气突然来临,天气一下子变得好冷,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衣或厚外套。这么冷的天,毛毛虫怎样了呢?它没衣服穿会不会觉得冷?它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寻找毛毛虫的活动。首…  相似文献   

17.
一场大雨过后,蚯蚓、蜈蚣和毛毛虫相遇在一起。蚯蚓和蜈蚣窃窃私语,嘲笑毛毛虫长得丑陋。蚯蚓看见毛毛虫扭着身子走路,就冲她骂道:“丑陋的家伙别学我走路。”蜈蚣看见毛毛虫身上长满了刚毛,大声斥责;“小怪物,不要同我穿同样的衣服。”  相似文献   

18.
毛毛虫的路     
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条随一条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如果有一条毛毛虫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发生。人也是这样,决不能一条巷子走到底,要善于另辟蹊径。毛毛虫的路@艾艾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条毛毛虫正在树上吃叶子。突然,一只漂亮的花蝴蝶落在了它的身边。花蝴蝶看见了毛毛虫,大笑起来,说:“毛毛虫啊!你也不照照镜子,这么丑也敢出来玩儿?你那身绿毛,看着就让人恶心!”毛毛虫没理会它。  相似文献   

20.
angel 《大中专文苑》2004,(6A):25-25
在一个大森林里,一只毛毛虫和一朵蒲公英相爱了。毛毛虫喜欢蒲公英白白胖胖的样子,更喜欢她安安静静的性格。而蒲公英则羡慕毛毛虫可以四处走动,更喜欢听毛毛虫给她讲外面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每一次,毛毛虫给她讲完外面的事情,都会向她承诺.等有一天,他一定会带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