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青海玉树的那场大地震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当人们为废墟中的遇难者伤心落泪之时。也为一个名字和他的故事深深动容:14日那个噩梦般的时刻降临玉树的时候.在玉树孤儿院当义工的黄福荣已安全地跑到院中空地,当得知教学楼里还困着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时,他义无反顾地两次冲进教学楼救人。不幸在余震中罹难,他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孩子和老师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2.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丽的巴蜀大地,时间指针凝固在5月12日14时28分,历史必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一瞬间,绿水青山变得满目疮痍,城镇乡村化为一片废墟,被埋,被埋,数百万百姓家在何处? 救人!救人!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14日早晨7点49分,玉树刚刚苏醒,新的一天在人们的祈祷中即将开始。忽然,大地震颤,房屋摇晃,霎时美丽的生活被撕碎,一瞬间玉树县结古镇成了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废墟,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国,传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4.
4月,青海玉树的那场大地震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当人们为废墟中的遇难者伤心落泪之时,也为一个名字和他的故事深深动容:14日那个噩梦般的时刻降临玉树的时候,在玉树孤儿院当义工的黄福荣已安全地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美丽的玉树在瞬间成为废墟,无辜的生命刹那间陨落。玉树的灾情深深牵动着每一位中华民族同胞的心。连日来,河南高校广大师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一系列恬动,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10,(7):49-49
玉树地震时,人称“阿福”的港人黄福荣(46岁)正在玉树县一家孤儿院当义工。本来已及时逃离的黄福荣,为营救被困的孤儿及教师,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拯救了4名孤儿及教师,自己却被倒塌的瓦砾击倒,不幸罹难。  相似文献   

7.
会飞的房子     
2008年,我国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地震;2009年,玉树也发生了地震。两次地震,使许多房屋变成了废墟,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在脑子里构想了一种未来的房屋……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地震一线记者亲历的故事。与汶川相距不到百里的绵竹市,同样是一片片的废墟,到处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慌乱的奔跑者……救援队发了疯似的救人。  相似文献   

9.
学海泛舟     
《老年教育》2010,(7):50-51
晴天霹雳,看青海玉树,废墟一片。断壁颓垣狼藉处,失所灾民无限。遍体鳞伤,几多遇难,古寺钟声咽。山摇地动,把我华夏震撼。  相似文献   

10.
在夺去2000余条生命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位于巴塘草原废墟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全部生还。校园“零死亡”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10,(6):F0003-F0003
面对灾难,玉树广大干部教师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投入到生命大救援中,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英勇救人的英雄群体。他们用行动描绘出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劫难中树起一座座不倒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河风 《青海教育》2011,(4):10-13
强烈地震后的玉树,一片废墟。在抗震救灾现场,在飘扬的红旗下,胡锦涛总书记那一双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抚摸在强卫书记身上,抚摸在骆惠宁省长身上,抚摸在藏族女中学生卓玛身上,同时抚摸在玉树人民和青海人民身上,抚摸在灾区师生身上。阳光般的温暖在乍暖还寒的三江源大地流动传递。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教育》2011,(4):4-8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地动山摇、房倒屋塌。突如其来的7.1级特大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往日书声琅琅的校园也在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惊魂未定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①4月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现在救人是最紧迫的问题,一个人也不要放弃,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15.
4月14日清晨7时49分,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顷刻间使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玉树如同抽了筋骨的大虾一般瘫软在地,四处废墟让美丽的玉树草原容颜失色,呜咽悲泣。然而,天地有大灾,人间有大爱。地震灾难发生后,我省各高校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于第一时间向灾区同胞送去战胜灾魔、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为“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筑起了…道信心与恒心的城墙,展示出了我省高校广大师生博大、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12,(4):1
雷锋,离开我们50年,他的名字被人们铭记了半个世纪。今天,从南国椰林到北国草原,无数人都在寻找自己心中的雷锋。人们高兴地看到,汶川、玉树地震中,大学生伸出的援助之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志愿者展露的动人微笑。扎根大山支教的徐本禹、跳进冰窟救人的徐伟、15年如一日资助老人的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好青年、好少年,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雷锋。  相似文献   

17.
大爱无疆     
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下午,大地震后仅2个小时,一支500余名师生组成的救援队即开出了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按照绵竹市政府的部署奔赴灾情严重的最前线,从废墟中救人、转运伤员和搬运遇难者遗体.  相似文献   

18.
我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获得过各种竞赛的优胜。我还知道,你们当中有申办青奥会的形象大使,有玉树灾区英勇救人的藏族小英雄,还有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得天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位地震一线记者亲历的故事。与汶川相距不到百里的绵竹市,同样是一片片的废墟,到处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慌乱的奔跑者……救援队发了疯似的救人。一所学校,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可以看出,地震发生的时候,当时正在上  相似文献   

20.
“重中之重”诠释“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听到党中央领导讲得最多、也最撼人心魄的话语便是:抢救人的生命是"重中之重","救人是第一位的任务","不惜任何代价抢救伤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机会,就要用百倍的努力","废墟下哪怕还有-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倘有一线希望,决不轻言放弃"……认真执行胡主席、温总理这些命令,使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及时挽,救,使数以百万计的灾民赢得生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