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以“己之诚实”,换“他人之信任”。一个主体若长期诚实、守信,就能形成自己的信誉。对于企业、个人的生存、发展,信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会计工作和其他经济类工作,其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及本人的信誉。  相似文献   

2.
日本名古屋的一家工厂里,挂着一条新奇而又醒目的标语:100-1=0。这家工厂的厂长回答参观者提问时说:“100”指的是全部产品,“1”指的是次品,“0”指的是信誉;这3个数字联系起来的意思是:只要出一件次品,整个企业信誉全完了。 日本企业这种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对信誉的重视,正是其取得显著效益的重要原因。在三四十年代时,日本的产品质量低、效益差。二战后他们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当成日本复兴的一场产业革命,经  相似文献   

3.
中文速读力     
叶心心 《大学生》2013,(1):65-65
由于十几年的大学教师和企业面试官的双重身份,经常有人问我:“当下,我们(大学生)最值得培养的一项技能是什么?” 我会亳不犹豫的回答:“中文速读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乡的一家企业因屡次拖欠巨额移动通信费,上了 “黑名单”,去银行申请业务贷款时遭到拒绝。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信誉既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对企业而言,信誉一旦失落,必然会损害顾客的利益,进而丧失市场,最终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反之,讲究信誉,以信誉感动用户,以信誉赢得人心,就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宝贝     
一次给低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讲到“宝贝”一词,孩子们都很兴奋。我随机让孩子们用“宝贝”一词说句话,课堂上立刻热闹了。“我是爸爸的宝贝!”“我是妈妈的宝贝!”“我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姥姥经常喊我宝贝!”  相似文献   

6.
一、“经常”、“跟”的重要意义“彭总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我经常跟他到海防前线、边防前线,检查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这一段是全文开篇的一笔总述。其中的“跟”是“跟随”的意思,常常表示由它连接的前后两个名词的主从关系。讲清“跟”能帮助学生认清本文的主要人物。“经常”写出了彭总常常深入实际而不是偶尔一两次。因此,这扰使以下写炮兵阵地上所发生的事具有了必然性。“我经常跟他”是从“我”的角度来表现彭总的工作作风,这样显得真实而亲切。在教学中,“经常”、“跟”这两个词不能忽略,它对初步揭示彭总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高等教育评估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评估对学校的信誉保证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社会上,一个产品的信誉决定该产品能否取得消费者的信赖;而一个企业的信誉则直接影响到对其产品的信任度。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品之一是学生,学生的质量是获得社会(雇主)承认和认可的基础,这种社会的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延续就会产生信誉。对一所大学来说,信誉的获得和保持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学校自身的“过硬”,二是学校外部对学校质量的认可。由此可见,评估是核实和确认学校质量和现状的必要程序。不经过评估程序的学校,是无法确定信誉的,而信誉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实践告诉我们,好校长应当是“学校建设的协调人”、“学校团队的领导者”。最近看了一些国外直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撰写的管理方面的书,我受到一些启示——人本管理,其实就在我们工作中,有些细节应该是我们经常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刘芹 《高中生》2009,(12):47-48
(一) 快乐藏在自己的内心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我和我的孩子便围在台灯下学习。由于望子成龙心切,我也经常教他们习文练笔。一次,我让那个读中学的孩子用“老生常谈”一词造句。他写道:“爸爸是个老生常谈之人,经常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事,教育我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相似文献   

11.
老师的宝贝     
孟祥菊 《辽宁教育》2005,(12):29-29
一次给低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讲到“宝贝”一词,孩子们都很兴奋。我随机让孩子们用“宝贝”一词说句话,课堂上立刻热闹了。“我是爸爸的宝贝!”“我是妈妈的宝贝!”“我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姥姥经常喊我宝贝!”……一开始,孩子们还守规矩地举手回答,到了后来干脆站起来就说  相似文献   

12.
某日,笔者路过一建筑工地,老远就看见施工脚手架上高挂四幅标语:“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信誉第一、安全第一。”我思之良久不得要领,弄不清这家建筑公司究竟想把什么当“第一”。 琢磨一下,其实这种宣传是不科学不切实际的。质量、效益、信誉和安全,的确是样样重要,如果分开来讲,各自都可称第一。但是,倘若把四者放在一起比较,就有主次之分。我看,对施工单位而言,安全就该是质量、效益和信誉的保证。试想,如果一个施工现场频频发生伤亡事故,隔三差五地出现人心惶惶的安全隐患情况,那么,还奢谈什么质量、效益和信誉呢!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对儿子说“真笨”这个词,尽管很多时候是无意中说的,甚至是带着爱意说的,可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我还会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有时,在朋友、外人面前还有意表现得很谦虚:“我儿子不行,挺一搬的,不能和那些好孩子比。”结果,经常淹没在这些负面的信息里,  相似文献   

14.
吃饭掉饭粒     
<正>我吃饭的时候,经常会掉饭粒。你听了也许会大吃一惊或者觉得可笑——我都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吃饭还会掉饭粒。没错,这是我的缺点。为此,爸爸妈妈经常批评我,说我“遍地撒珍珠”“碗底有洞”“下巴穿孔”……可是不管他们怎么批评我,我的手、嘴和碗筷还是经常“闹意见”。吃饭掉饭粒,好像成了我改不掉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口头禅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是胡烨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天胡烨来我家玩,看到我的小玻璃瓶便惊叹道说:“我的上帝,好漂亮呀。”接着她又翻开我的练习一看,“我的上帝,你都上六年级了,还用铅笔写作业?”“你就不能  相似文献   

16.
我经常写错别字。妈妈为了改掉我的这个坏毛病,给我请来了一位小“老师”。我的小“老师”个子很矮,长得很胖,经常穿着红上衣,打着白领带,穿着黄裤子。虽然貌不出众,但是他的知识可丰富了。一天,在写作业的时候,“埋”字我不知道该怎么组词,也不知道“埋”字是什么意思,我便去找妈妈。妈妈让我去请教小“老师”。我沿着“M”路线走到“老师”家,“老师”笑着迎了出来。我问老师:“‘埋’字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组词?”“老师”说:“你走到‘i’门,到第328窗口就找到它了。”我这才发现老师家的人可真多呀!我打开“i”门,到第328窗口按一下电钮…  相似文献   

17.
在毕业以前,我知道的面霸是没钱时候经常吃的一种主食,毕业以后,面霸多了一层含义,它成了大家对我在找工作那段时间的“谑称”。因为念的是中文这种“万金油”式的专业,到哪里都好使,所以我已经记不清在那段时间里投过多少份简历,赶过多少场面试了。在面试的过程中,我面对过国家部委、报刊杂志社、企业等等五花八门的考官,一次一次在这口面试“锅”里炸,慢慢的炼出油来,成为了公认的“面霸”。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我们北京商学院职业道德教学组一行5人曾赴天津华联商厦中原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我们看到,这座在天津市现代化设施程度最高的大型综合零售商场,自1986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先进企业”、“市级重合同守信誉啦位”、“物价计量双信单位”等63个先进称号。1991年,在天津市商业零售企业中,他们是唯一获得  相似文献   

19.
我选择,我喜欢记者:吴校长,您好。在人的思想深处,经常会有一种“寻根”的意识——“我从哪里来?”您是江苏省名校长,一坐  相似文献   

20.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