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开你以后     
假期里,我骑着那辆破旧的捷安特去了学校———我以前的高中。校园里没几个人,只看到几个住校生抱着成堆的书离开,这让我想起以前我在这儿,放假时也总是发愁地抱着堆起来和人一样高的五颜六色的书,或抱回家,或抱到寝室放到不回家的同学那儿,在路上给累得腰酸背痛了,就发誓下次再也不搬它了,但下次却要搬着更多的书上路。整个校园空荡荡,我站在自己以前的教室的外边,里面居然有人在上课,记得这段路的路灯以前总是时亮时暗,疯子一般,我们就很喜欢说:“你不是能吹吗?有本事把那路灯吹亮。”后来真有一人,他经过路灯时灯就亮,即使当时不亮也一抬…  相似文献   

2.
一秋风习习吹过,卷起马路上的落叶。又是一辆公交车到站,人群蜂拥而上,离站。安小葵拉住裙角,发丝在风中轻轻飞扬着,明眸凝视着对面的站台,带着一丝迷茫和困惑。对面站台的长凳上坐着一个男生,蓝衬衫,干净斯文的模样。安静地坐在那个角落里,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似乎很入迷。小葵,对不起,我来晚了,我们走吧。一个妇女气喘吁吁地跑近,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超市购物  相似文献   

3.
栀子花香     
今天晚自习下得很晚,米米不在的日子,我总是一个人回家。路旁高大的梧桐树寂寞地站着,在昏黄的路灯下,它的影子斑驳支离。一个人行走时常被我想象成流浪,我总在安静的夜里唱着歌,然后把一只不知名的小石子不知不觉地踢回了家。  相似文献   

4.
缄默的你爱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沉默的,而他的爱,也都是默默无声的。小时候,我一天中最期盼的时光莫过于站在家门口等待父亲的归来,因为他总能给我带回惊喜与欢乐。于是,在每个晚霞如锦的傍晚,你会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小男孩安静地倚在门框边,身上洒满了柔和的霞光,当小男孩的父亲出现时,他就会无比雀跃地向父亲跑去,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简单得像一幅简笔画,没有多少色彩.所以我总是一个人一遍遍地数自己的寂寞.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简单些,再简单些,这就是生活.我不喜欢热闹,只想自己安静地学习,以后安静地上大学,安静地工作,最后安静地老去.因此,我除了学习以外,经常做的几件安静的事就是看天、看书、散步、上网、写信、回忆、做梦……  相似文献   

6.
咱哥俩     
【正】我,一本书,一本破旧的不能再破旧的书,皱黄的书页留下了无尽时光飞逝的脚步与历史的沧桑,被丢弃在图书馆最昏暗的角落,无人问津。他,一个男孩,一个安静得不能再安静的男孩,沉默的脸庞上充满孤独的气息与迷惘的烟雾,总是独自一人出现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寂寞沉思。  相似文献   

7.
离开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常沾着泥土的裤子和那刮不干净的胡子都显示了他是一个平凡的粗人。我有时也幻想着自己的父亲是个有钱的人,这样子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大手大脚地享受我的生活。然而,当我今天又从父亲手中接过生活费时,我看见父亲是那么的真实,心里不由得好难过,这时的我好想把书读好。我知道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用汗水换来的,我看见了他强健的经受了生活中风吹雨打的身板,看见了他有力的像树皮似的手掌。我低下了头,我看见的是如此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我的站着的父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那沉静的蓝,那么我就是那雀跃的红。你总是那么安静,像一抹温柔的蓝,装点着我的天空。而我总是那么疯狂,一路奔跑,散落一地欢笑。  相似文献   

9.
袁建波 《湖北教育》2009,(12):61-61
“安静,安静——安静一点!”老师的声调一次高过一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硬。这样的场景,我一次又一次地碰见。但结果安静总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又会嘈杂起来,于是老师再一次地维持纪律:“安静,安静——安静一点!”对不守纪律的学生。老师几乎要愤怒了。在高压之下。教室里可以安静。但这只是表面的.也许,部分学生心里并没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0.
遇见离开     
离开总是挥霍着遇见的童话。那些童话里的几个小人儿,突突地走在钢丝上面,下面是摩天楼间狭窄却深邃的过道,他们那么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再后来,他们不见了,只看到过道上有一群小人儿在尖叫——刚刚钢丝上的小人儿已经躲在了血泊里,静得像熟睡的婴儿。就这样,童话结束。已经过去的一个小人儿站在楼顶的风中,忧伤地看着下面距离他很远的小人儿,目光冷艳而张扬,没有泪。他们离开了彼此。于是,快要成为现实的未知,又恢复了未知。#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因为明白自己无法从容,所以宁愿可以是墙壁上故作放荡的涂鸦。无论Leave是在故作勇敢,还是不敢…  相似文献   

11.
消逝的风景     
高之萱 《新读写》2011,(6):53-53
那里,曾有一条河。河很长,很宽,却从没见过它波涛汹涌。记忆中,它总是安静地、温柔地流淌。无论是谁站在河的岸边,向它的来源望,都望不到头;若是向它的去处望,也是望不到头的。  相似文献   

12.
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书,可是脑海里总是浮现着门天的画面——那天,我捧着儿本书,偷偷地从教室后门溜走?我想去买冷饮解渴,路过池塘边时,看见一个穿着闩衬衣的少年,正安静地望着池水。阳光把少年的身影扣得很长,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倘若少年的眼中没有忧伤,那该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  相似文献   

13.
我是我们班的"锁门长",身负早上开门、傍晚锁门的重任,每天来得早走得迟,从来没有误过事,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我。那天,同学们相继离开教室之后,我起身收拾好书包,检查窗户关严实了没有,正打算锁门回家的时候,一只小鸟从后门误打误撞地飞了进来。我站着没动,希望它自己进来再自己出去。谁知这只小鸟好像在哪里受到过惊吓的样子,在教室里横冲直撞,一下又一下地对着有亮光的窗户撞,它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微风习习,暖暖的阳光被树叶间的缝隙切割成细碎的金子,轻轻地铺在我的身上. 总是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窗边,沐浴着夕阳残存的暖意,远望着落日渲染的云霞,感受宁静.翻阅着小时候温情脉脉的照片,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回忆往事. 我的童年很平凡,很简单,很安静.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住在一个宽敞的、用青石板砌成的小院里,院里盛开着紫色和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简单却不失温馨.那时,总爱尝试爬上院角那棵老槐树,居高临下地看风景,却总是爬不到高处.老槐树就那么站着,在阳光下以一种历经沧桑的姿态,默默看着我一遍遍地尝试.终于,我学会了安安静静倚靠在树旁,看四时交替,花开花落.  相似文献   

15.
每天走进教室,我都习惯性地看看那个座位,每次都发现他来得很早。这个孩子让我心疼也让我着急。他总是安静地坐着。上课时,他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下课时,别的孩子早就欢呼雀跃地冲出了教室,他却总是留在教室;班级开展的活动,他也多半是听众。  相似文献   

16.
冯冉 《早期教育》2009,(6):50-50
洋洋是个好动的孩子,他没有一刻安宁过,不是蹦,就是跳,再就是跑……为了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总是直接监督他的行为。在一次故事课上,洋洋安静地听着,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亲切地称他为“安静宝宝”。  相似文献   

17.
流言袭来时     
黄以进 《广西教育》2013,(24):63-63
我在乡下初中担任班主任已有16个年头,这些年来,我一直以满腔热情对待教育教学,然而那一次我却好心办了"坏事"。静宜两年前成为我的学生。她是一位肌肤洁白如雪、发黑如漆的女孩,头发很长,一直垂到腰际。我一眼便记住了她,也记下了她极有诗意的名字:静宜。静宜不是凭美丽而张扬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总是安静的:安静地听课,安静地看书,安静地思考。可不事张扬的她却能用电子琴弹奏出震撼人心的音乐,轰动了全校。  相似文献   

18.
问,不丢人     
刘嘉言 《中国德育》2014,(19):78-79
正寒假、暑假,我都会挑出一段日子到姥姥家写作业。姥姥盘腿坐在床上看报,我也盘腿在小炕桌上写字演算。家里少有声音,比图书馆还安静。有时窗外传来一声"收破烂唻——",我就不由自主地望出去,而姥姥还是弓着腰,戴着花镜,用手指比划着,读着,我惭愧地赶紧收回目光,继续聚焦到书山题海。小半天一晃就过,水果、午饭是姥姥早就准备好的,我一边吃美食,一边忍不住地"白活"。姥姥总是趁着这个时候问我问题,不知不觉中,我成了姥姥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罗日新 《新读写》2023,(12):51-52
<正>黄石的初冬,阳光总是显得异常珍贵也异常和煦,尤其是当它把窗外斑驳的树影映照到我办公室的时候。我总是很享受这样的时刻,愿意安静地在窗前站一会儿,看着窗外天新花园的松林,在茶香、书香中感受自然悄无声息的恩赐。这天下午,手机响了。屏幕上是一个一时让我感到陌生的名字:小荷。我犹豫着接起来,是一个小伙子羞怯又有些激动的声音:“罗总,我是小荷!您还记得我吗?四年前,天新花园的百鸟展上您给我的电话。”  相似文献   

20.
是何时喜欢上你的呢?记忆模糊了。你就那样理所当然地闯入我的世界,游走于我的生命间,时而从我眼前打马而过,时而安静地站在某个离我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